APP下载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驼峰控制系统改造方案实例探讨

2011-08-15

铁道通信信号 2011年3期
关键词:丰镇编组站驼峰

张 涛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驼峰控制系统改造方案实例探讨

张 涛*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将愈来愈多地在编组站建设和改造中应用。编组站的核心设备是驼峰调车场。在综合自动化环境下,常规的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更新和改造。新丰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实施过程中,根据总体要求,对既有新丰镇编组站下行驼峰实施了驼峰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更新改造,并于2009年1月15日18点顺利开通新设备。

1 工程概况

新丰镇编组站下行驼峰自动化改造工程主要内容,是将既有的TW-2型驼峰控制系统更换为TBZK-Ⅱ型驼峰控制系统,并将下行驼峰设备纳入SAM系统控制范围内。本着利旧的原则,主要工程安装TBZK-Ⅱ型驼峰控制系统1套,SAM接口设备1套,微机监测设备1套;电源屏1套,室外电缆、轨道、信号、道岔、雷达、测长、测重测速设备核对利旧;分线盘核对利旧。考虑到新丰镇下行驼峰是在用设备,新设备的施工和调试绝不能影响原有设备的使用,在新设备施工调试完成后,需一次倒接开通。

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环境下,驼峰控制系统增加作业实绩反馈功能。当车组开始溜放时,自动报告钩序和脱钩时间;当车组出清最后分歧道岔时,自动报告钩序、进入股道的时间、计划股道、实际股道、计划辆数、实际辆数、发生偏差的原因。驼峰控制系统可以接受集中控制系统下达的指令,自动办理场间联系信号、开始溜放命令等操作。

2 施工方案及实施步骤

在完成室内外建筑安装工程、核线和模拟试验工作后,开通工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1步:大点前,利旧信号设备插入试验。在全站封锁施工之前,利用驼峰停轮点对室外信号机等设备进行插入试验。试验完毕后恢复既有设备。

第2步:驼峰控制系统更换要点施工开通,分2个阶段完成。第1阶段停用Ⅲ场驼峰全场信号设备,停用Ⅲ场与Ⅰ场间场联电路,进行Ⅲ场驼峰头部更换控制系统要点施工。主要内容是拆除安装驼峰控制台、控制机柜、电源屏等新设备。第2阶段进行溜放试验,包括溜放基本功能试验、摘错/溜错峰下摘钩、“钓鱼”等驼峰特殊作业的功能试验。

试溜结束后,驼峰按常规先开通恢复使用。综合自动化新增功能在不影响驼峰正常作业的条件下,逐项试验核对。

3 有关施工方案问题

由于施工方案合理,封锁点前准备充分,实际开通工作完全按照上述计划顺利完成。之所以能顺利完成,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3.1 合理安排封锁点内外施工工作

由于驼峰自动化改造工程封锁时间有限,设备种类多,施工量又大,所以必须将绝大部分工作安排在封锁点前完成,尽可能地减少点内的工作量,否则将难以按时开通。要做到这一点,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制作驼峰信号模拟盘,模拟室外道岔表示、轨道电路状态,对新设备进行充分仔细的模拟试验,消除设计、配线、计算机硬件/软件的错误和缺陷。

2.充分利用驼峰日常的“天窗”点,用新设备与既有室外设备连接,进行有关信号采集及动作试验,如转辙机、雷达、减速器等,检验电缆配线等的正确性。试验完毕,再恢复旧设备。

3.采用保留既有室外分线盘、再设新分线盘的设计方案,解决室外电缆利旧带来的施工困难。新敷室外电缆直接上新分线盘,利旧电缆通过老分线盘与新分线盘对接接入新设备。这样,新的室内设备及配线可以在封锁点前全部施工、校核完毕,点内只剩下老分线盘与新分线盘对接的工作量。

3.2 采用全场停用一次倒接开通方案

通常驼峰自动化改造工程有2种开通方案,即全场停用方案和半场停用方案。全场停用方案,采用全场停用进行设备倒接,完成后进行溜车试验一次开通。其优点是工程和试验易于组织协调,对工程干扰小,缺点是影响驼峰作业范围大、时间长。半场停用方案采用半场停用进行设备倒接,进行半场的溜放试验,而后开通半场进行驼峰作业,再停用另一半场进行设备倒接、试验及开通。其优点是驼峰不完全停用,对运输影响小。缺点是工程和试验不易组织,易受作业的干扰。

根据运输生产形势和施工的准备情况,本次工程采用了全场停用一次倒接开通方案,在充分完成施工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做好车流组织工作,解决了工程施工和运输生产的矛盾,保证运输畅通。

3.3 溜放试验与系统功能性能精调分步实施

与一般车站信号设备开通不同,驼峰改造工程施工完毕并完成静态测试、联锁试验后,还需要进行实车溜放试验和系统功能性能精调工作,如速度控制调试等。

溜放试验内容包括单钩溜放、连续溜放、各种钩车组合溜放、钓鱼、摘错钩、人工干预等各种安全、功能及特殊要求的试验。这些内容是对驼峰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如果不做这些试验,驼峰就不能开通,所以溜放试验内容必须安排在封锁点内完成。

速度控制精确调试的主要内容是针对驼峰的纵断面和调速设备工作状况,对控制软件进行调整,使系统达到设计要求。此项工作需要在积累一定数量的数据后,逐步调整才能完成。如果要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再开通使用,则耽误时间太长,影响运输生产,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先予开通使用,然后再做收集数据、精度调整、功能试验等工作。必要时,可先开通半自动,再开通全自动。

4 小结

对既有驼峰实施自动化改造,涉及的设备种类多,施工复杂。新丰镇编组站下行驼峰自动化改造工程妥善解决了施工和运输之间的矛盾,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其主要经验是施工方案编制要以对运输生产干扰最小为原则,在封锁点之前完成绝大部分施工内容,并做好充分的试验;结合运输生产情况,合理编制开通方案,将溜放试验和系统功能性能精调分步进行。这些成功经验,值得类似的工程借鉴。

*西安铁路局工程管理所 工程师,710054 西安

2011-01-21

(责任编辑:诸 红)

猜你喜欢

丰镇编组站驼峰
“五老”带“五小”,农场乐陶陶
论民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内蒙古丰镇月饼发展研究
驼峰场编发线向到发场交授权电路探讨
驼峰第三制动位减速器夹停钩车问题的改进
SAM系统在哈尔滨南编组站的综合应用
论丰镇月饼
我国编组站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
编组站停车器自动控制开通方案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驼峰里面装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