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证分析“和”与“中庸”在儒家德育目标的体现

2011-08-15江苏杨晓君

职业技术 2011年8期
关键词:内圣外王中庸儒家

江苏 杨晓君

辩证分析“和”与“中庸”在儒家德育目标的体现

江苏 杨晓君

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是培育“君子人格”,终极目标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在各种儒学要素的修炼过程中,“和”与“中庸”构成了儒家德育目标的“质”与“度”的标准,本文旨在通过研读《论语》《中庸》来领会“中庸”与“和”的思想在儒家德育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儒家;德育;中庸;和;度;质

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是培育“君子人格”,终极目标是追求一种“内圣外王”的境界,无论是基本目标还是终极都要通过各种儒学要素的修炼最终才能达到的,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进行分析,看成是一种辩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和”与“中庸”则构成了“质”与“度”的标准。

一、“中庸”与“和”是达到儒家德育目标的构成要素

儒家德育思想里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基本的道德要素,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中庸”与“和”的要素。“仁”“义”“礼”“智”“信”等基本的道德要素在互相作用中发展到一个互相融会的状态就是“和”的质态,衡量这种质态的标准就是“中庸”。所以说,“中庸”是衡量儒家德育目标的“度”的标准,“和”是衡量儒家德育目标的“质”的标准,各种要素的修炼就是“量”的积累。

“中庸”是衡量“君子人格”的标准的要素之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儒家德育思想中认为只有君子做事才能够符合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中庸的道理,因为,君子会用中庸的标准时时省察自己,随时而异,而小人却是任性妄为,肆无忌惮。所以想成就“君子人格”乃至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就必须注重“中庸”这一“度”的标准。

“和”作为一种处事状态,是衡量“君子人格”的“质”态标准,“君子和而不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都是衡量“君子”的一种“质”态标准,这种标准要求君子在做人处世事时,既要讲求“和”的状态,又要保持自己的风格。

二、“中庸”是衡量儒家德育目标的“度”的标准

来可泓先生从人性论、认识论、道德论、政治论、方法论等方面来解读“中庸”思想指出“中庸”是一种“度”的标准。

在儒家德育目标从“君子人格”到“内圣外王”的形成过程中,唯有“中庸”这个“度”是最难达到的。复旦大学的来可泓教授对中庸之难用了很大的篇幅加以论述。他提出“中庸之难行。中庸之道,非常难行,过与不及都会偏离重用。君子能识中,故其为真中庸;小人不能适中,而自以为中,故实为反中庸。知者、贤者以为中庸位平凡而不屑知,不屑行;愚者、不肖者,则又不及知,不能行。所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民鲜能久矣。”而要成就儒家的“君子人格”乃至达到“内圣外王”就必须要遵循“中庸”标准,否则将一事无成。

在何种情况下何种状态谓之“中庸”呢?《中庸》中这样阐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也就是说不喜形于色,喜、怒、哀、乐在内心中有所感受而不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中,这也是后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追求的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达到不以个人的荣辱而忧心费力,但求为国为民,并且这种忧虑只能有发于内心,而不能张扬,做到宠辱不惊,处事不变的境地。这种境界的把握恰恰说明要掌握一个“度”的标准。

用“中庸”这个“度”去衡量仁义礼智信忠孝勇等要素,更确切地圈定了要素的程度,避免出现过与不及现象的发生,就不会出现“愚忠”、“愚孝”等封建残余思想,可以使民族精华焕发出勃勃生机,而能够把握“中庸”这个度的人就可以达到圣贤的目标了,像舜一样“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成为内圣外王样的人物。圣人无论身处什么境地,都不会怨天尤人,都能做到坦然自若,保持平和的心态。

三、“和”是是衡量儒家德育目标的“质”的标准

“中庸”与“和”是密不可分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达到“中庸”的标准所呈现的一种“质”态即是“和”在“中庸”的标准下所表现出来而合乎法度状态叫做“中”“和”。

度与质的统一则是一种“中和”即为一种“中和”的质态。“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有达到“中和”质态,才能孕育万物。首先要保持内心的平和,需要做到容人、容事、容言、容屈,像《阳光人生》中所描述的“四不”即“不拿别人的荣誉惩罚自己,不拿别人的缺点惩罚自己,不拿别人的优点惩罚自己,不拿自己的缺点惩罚别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平和,舜之所以能够对待后母及弟弟从不怨恨,就在于他内心的平和,从不去计较别人的过错,只会为别人高兴。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成就“君子人格”才能到达“内圣外王”的境界。管鲍之教,相信大家都有耳闻,在管仲病危之际,齐桓公向他请教谁可以替代管仲的职位,管仲推荐的是隰朋,而不是鲍叔牙。为什么呢?管仲之所以认为鲍叔牙不可为相,因为鲍叔牙过于高尚和无私。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自律太严,善恶过于分明,不能容人之过,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有这样的短处,不可以为相。可见过分正直超过一定的度即“中庸”,达到不能容人的地步是不能作为宰相的,所以管仲向齐桓公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管仲认为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关心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他能使上下和睦,万众一心。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可见要达到内圣外王的境地,首要是自己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同时能团结周围的人,追求内和外顺。

四、各种要素的修炼就是达到儒家德育目标的“量”的积累

“中庸”的标准必须时时遵循而不能随心所欲,任心情、凭兴趣去做,这一点很难达到。达不到就不能成就“和”的质态,事物的发展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孔子感叹人们都知道中庸的道理,但是却不能持续遵守到一个月,可见中庸很好理解也是很明确的道理,但是做起来却非常之不易,只有孔子最为得意的学生颜渊,真正掌握了中庸的道理,能牢记于心,并付诸于实践。

“和”与“中庸”这两个要素就成为构成君子人格的“度”与“质”的标准,而达到“质”的量的积累,也就是达到君子人格的途径,我们从小事做起,不到对照标准校正自己的言行乃至心态,不断修炼,最终才能成就“君子人格”甚至达到“内圣外王”。

[1]黄朴民,等.白话四书.三秦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2]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7年1月第一版.

[3]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4]来可泓.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

[5]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编辑 王旸)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内圣外王中庸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尊颜回,抑子贡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