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2011-08-15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7期
关键词:轴索同组分值

陈 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脑外科,江苏苏州 215001

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nal illjury,DAI)是外伤直接引起的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1]。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8% ~ 42%,死亡率高达39.3%,致残率达25.0%,临床治疗尚无明确有效药物和措施,多数患者预后不佳。笔者所在科室2004年1月~2010年月6月收治56例DAI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44例,女1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7岁,致伤原因多为车祸及坠落。临床表现:①意识改变:受伤当时立即出现昏迷,且昏迷时间长,甚至植物生存或死亡。②瞳孔改变: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瞳孔小于正常,或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伴患侧凝视。③伴随症状:频繁呕吐,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呃逆。④生命体征紊乱:呼吸忽快忽慢,有时呈叹气样,甚至呼吸骤停;血压多数偏高,心率有快有慢;伤后短时间内出现中枢性高热或体温不升。

1.2 治疗方法

1.2.1 辅助检查 本组患者,均经头部CT或MRI扫描证实DAI存在,表现为:①大脑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内囊区或三脑室周围多个点状或小片状高密度影;②弥散性脑水肿、脑肿胀、脑室受压或脑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0.5 cm);③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无明显占位效应的硬膜下血肿。

1.2.2 治疗方法(综合治疗) 年龄分组:<40岁32例,其中6例(18.8%)死亡,16例(50.0%)恢复良好;40~60岁16例,其中9例(56.3%)死亡,4例(25.0%)恢复良好;>60岁8例,其中7例(87.5%)死亡,1例重残。急性期:维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甚至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伴有脑水肿者,适当限制液体入量,使用脱水药物治疗;监测体温,中枢性高热给予冬眠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神经营养治疗。恢复期:生命体征稳定后行高压氧治疗,辅以针灸、功能锻炼。将年龄、入院时GCS、原发性昏迷和分型分别于分组后,伤后1个月、3个月给予GOS(glasgow outcome scale)分级。

1.2.3 分型 轻型(DAIⅠ型)6例,CT扫描无异常发现,全部恢复良好;中型(DAIⅡ型)10例,CT扫描仅2例发现脑内点状高密度影,除中残2例外其余恢复良好;重型(DAI Ⅲ型)29例,CT或MR扫描提示大脑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内囊区或三脑室周围多个点状或小片状高密度影,其中死亡13例(44.8%),植物生存3例,重残2例,中残5例,预后良好者6例(20.7%);特重型(DAI Ⅳ型):11例,CT扫描提示弥散性脑水肿、脑肿胀、脑室受压,可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无明显占位效应的硬膜下血肿,9例(81.8%)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

2 结果

2.1 疗效

入院时GCS>8分:4例,全部恢复良好;6~8分:25例,2例(8.0%)死亡,植物生存1例,重残1例,中残7例,14例(56.0%)恢复良好;3~5分:27例,20例(74.1%)死亡,植物生存3例,重残2例,2例(7.4%)恢复良好。

2.2 原发性昏迷

伤后1周内:除18例(85.7%)死亡,3例恢复良好;伤后1周~1个月:3例(14.3%)死亡,1例重残,2例中残,15例(71.4%)恢复良好;伤后1月~3月:1例(10.0%)死亡,2例重残,5例中残,2例(20.0%)恢复良好;伤后3月以上:4例植物生存。

3 讨论

一般来讲,年轻人的预后要明显好于年龄大者,大于60岁者,死亡率占同组病例87.5%,而小于40岁者,死亡率占同组病例为18.8%,恢复良好为50.0%;分型越重,死亡率越高,预后越差,重型的死亡病例占同组病例为44.8%,特重型的死亡病例占同组病例的81.8%,轻、中型无死亡病例,恢复良好达25.0%;GCS分值越高,预后越好,本组分值大于8分者,全部恢复良好,分值3~5分,死亡率达74.1%,仅2例恢复良好,且年龄小于40岁;81.8%的死亡病例在伤后1周内,1周内神志转清者恢复良好。本组患者,随着原发性昏迷时间的延长,预后不佳。本组昏迷时间为伤后1周~1个月,15例恢复良好,占同组患者的71.4%,昏迷时间为伤后1~3个月,恢复良好占同组患者的20.0%。

弥漫性轴索损伤自1982年Adams 等正式命名以来,作为一个独立特殊的颅脑损伤类型, 逐渐被神经外科学界接受[2-3]。多数学者认为DAI 可能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死亡、植物生存或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是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中最严重的损伤之一。 研究发现颅脑损伤伤情与轴索损伤程度有关, 伤情越重轴索损伤越严重[4]。目前对DAI 治疗尚无明确有效的药物和措施, 主要采取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继发性损害等综合处理措施。影响DAI预后的因素很多,通过临床特点(年龄、入院时GCS、原发性昏迷、分型)来判断预后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5-6]。通过本组患者分析发现:年龄轻,入院时GCS分值高,原发性昏迷时间短,分型轻,预后相对较好;反之,则预后差,但死亡患者多数在1周内。年轻人预后较好可能与各组织器官功能旺盛,代偿能力强且组织修复能力强有关。DAI的病理变化为光镜下见胼胝体、脑干上端、大脑白质等部位广泛神经轴索肿胀、断裂,并出现轴索球。入院时GCS分值、原发性昏迷时间、分型与神经轴索损伤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关系密切,入院时GCS分值高,原发性昏迷时间短、分型轻,表明神经轴索损伤程度较轻,范围较小,预后相对较好;相反则表明神经轴索损伤严重,范围广泛,预后差[7-8]。因此年龄、入院时GCS、原发性昏迷与分型均有助于判断预后。

[1] 孙志博,张伟,宋健民.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理改变及临床探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28(3):73

[2] Adams JH, Gennarelli TA, Maxwell WL. Diffuse axonal injury in nonmissile head injury[J]. J Neurosurg Psychiatry, 1991,54: 481.

[3] Mittl RL,Grossman RI,Hiehle JF,et al. Prevalence of MR evidence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mild head injury and normal head CT finding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4,15(8):1583-1589.

[4] Lewis SB, Finnie JW, Blumbergs PC , et al . Aead impact model of early axonal injury in the sheep [J]. J Neurotrauma,1996,13:505-514.

[5] Cecil KM,Hills EC,Sandel ME,et al.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or detection of axonal injury in the splenium of the corpus callosum of braininjuried patients[J].J Neruosurg,2004,88 (5):795-801.

[6] Lee TT, Galarza M, Villanueva PA.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is not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J]. Acta Neurochir (Wien), 1998 , 140 :41-46.

[7] 贺晓生.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轴索内钙超载及钙拮抗剂的治疗作用[J]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0, 15(1): 48-52.

[8] 裘明德.神经外科新的实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31-83.

猜你喜欢

轴索同组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32 例的临床分析
新知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脱髓鞘型和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及电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