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岩蜜橘向外传播与发展(综述)

2011-08-15龚洁强

浙江柑橘 2011年3期
关键词:蜜橘黄岩柑橘

龚洁强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林业特产局 318020)

黄岩产橘源远流长,曾是我国最大的柑橘生产县,对我国柑橘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1000多年以前,黄岩筑墩栽橘技术已影响到东南亚地区;500年前,黄岩本地广橘传入日本,经芽变选育成无核蜜橘--温州蜜柑,现已成为世界宽皮柑橘的主栽品种。1936年,在黄岩成立了“浙江省园艺改良场”,即现在的“浙江省柑橘研究所”,为黄岩蜜橘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岩柑橘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黄岩柑橘品种、生产技术以及橘文化不断向外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扩大了国内外的影响,提升了知名度,并推进了我国柑橘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建国以来黄岩蜜橘向外传播与发展作一概述。

1 黄岩蜜橘品种、生产技术向外传播

1.1 柑橘品种资源

黄岩原产地的品种主要有本地早、早橘、槾橘、朱红等。在科研人员和橘农的共同努力下,以及柑橘“948”项目的实施,黄岩从国内外先后引种,引进温州蜜柑、脐橙、葡萄柚等品种品系。同时,又选育出了少核本地早---新本一号和东江本地早、满头红、凯旋柑、红玉柑、刘本橙、“四三九”等品种,极大地丰富了黄岩的柑橘品种资源。目前黄岩的柑橘品种品系有300多个,全区主栽品种为本地早蜜橘、槾橘、温州蜜柑等。

1955年以来,随着中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向国外提供黄岩的柑橘品种资源。如1955年3月,根据中苏、中捷科学技术合作协定,首次由黄岩提供柑橘(早橘、本地早蜜橘、槾橘、乳橘等)品种种子、接穗、嫁接苗和实生苗;同年8月,提供枳种子300g,给捷克和波兰两国试种。1957年1月和3月,提供温州蜜柑接穗(10支)和种子(200g)给捷克,提供柑橘6个品种苗木给苏联;1974年,向日本赠送本地早蜜橘、乳橘、椪柑等苗木各2株、果实各10个。

1.2 柑橘苗木繁育与推广

1953年以来,为发展和建立柑橘生产基地,黄岩柑橘场在头陀建立孙家汇苗圃8hm2,这是全省首次建立国营的大型柑橘苗圃。1956年,又在头陀岙坑建立国营黄岩水果苗圃,面积15hm2,其中建立母本园1.39hm2,1959年出圃柑橘苗63.5万株。1963年并入百丈柑橘场。在1956年,按农业部经济作物局通知,由浙江提供本地早蜜橘苗木给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试种。本地早蜜橘,1964年列入全国十大良种,1975年确定为全国十四个优良柑橘品种,以此加快了本地早蜜橘的发展。至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一系列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了柑橘产业的快速发展。黄岩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推进柑橘苗木繁育与推广。据黄岩农业局植检站苗木调运统计,1984年至2002年期间向省内外提供苗木3970万株。也就是说我国长江流域沿岸、西部、南部各省市都有黄岩蜜橘的栽培。如江西省新余市,引入本地早苗木,并经过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新余蜜橘,现栽培面积达5333hm2。

1.3 生产技术改进与援外

建国前黄岩蜜橘集中在永宁江两岸冲积土和水稻田栽培。1950年,中央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园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果树面向山地、沙荒地发展,不与粮棉争地”的号召,黄岩积极响应,在1952年开展柑橘上山试验示范,1957年开展柑橘海涂试种,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改变了传统只在平原栽培扩展到山地和海涂栽培。同时在柑橘生产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提高栽培技术水平。1954年在全县推行“柑橘采收十大注意”,1959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并应用地面撒药消灭了花蕾蛆的为害;1950~1960年代改“花前、摘后、八月汛”施肥为“芽前、采前、小暑前后”,在保花保果上推行环剥技术,1970年代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果,橘园生草、覆盖法,开始应用生物防治;1980年代推广柑橘专用复合肥;1990年代提出大枝修剪、完熟采收、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优质、安全、省力化栽培的先进技术。全国各地到黄岩参观学习和农业院校学生到黄岩实习的也应接不暇,这些技术措施对国内其他橘区均起了相当积极的借鉴作用。此外,在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初,黄岩积极开展柑橘技术援外项目,先后派了120多位有丰富经验的果农去上海、江西、湖南等省、市和省内各地,帮助和指导柑橘生产的发展。于1952年迁到黄岩的台州农校,先后培养了1500多名果树专业的学生,毕业生遍及新疆、甘肃、青海、山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成为国内果树战线的技术力量。

2 黄岩蜜橘产品向外交易

黄岩柑橘产区集中连片,产量长期居全国之冠。1949年,黄岩的柑橘面积1466hm2,产量13694t;时占浙江省总产量的84%。1972年,黄岩的柑橘面积3181hm2,产量54995t,时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1996年产量达13.8×104t,创历史最高。橘果远销海内外,黄岩蜜橘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果品,也是家喻户晓的品牌。

建国后,政府为保障橘农利益,着力打开柑橘销路。1951年,中国土产公司台州支公司设立黄岩柑橘收购组(处),从事柑橘经营业务,1968年改称黄岩县水果公司。1953年至1979年,国家把柑橘列为二类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包销。橘农所产柑橘除自食外,全部交售给国营水果公司及其所属的加工场或收购场,柑橘收购及调拨每年均由省主管部门下达计划,黄岩每年调往外地的罐头原料橘有3000~8000t,供应省内外的17家罐头厂,品种有本地早、温州蜜柑、早橘、槾橘、朱红等。鲜果市场供应除省内各地区外,还调往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陕西、河南、安徽、青海、甘肃、湖北、宁夏、内蒙、新疆等省、市、自治区,每年总数1.5×104t左右。1980年代后,国家从实行柑橘派购政策到二类农产品调整为三类,柑橘市场逐步放开,开展多渠道经营,柑橘商品流通更趋活跃。许多生产的橘农投身到流通领域中,将黄岩蜜橘经营到全国各地市场。近二十年来,黄岩区政府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农博会和浙江省农博会,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举办黄岩蜜橘推介会,开展农超对接、设立专卖窗口等活动,推行黄岩蜜橘品牌经营,进一步提升黄岩蜜橘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1993年,在省优质农产品展销会上,黄岩本地早蜜橘获得“最畅销水果”称号;1994年,本地早蜜橘、宫内伊予柑鲜果获省评比一等奖;1995年,本地早蜜橘、宫内伊予柑双双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l997年,本地早蜜橘又被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确认为中国名牌产品;1998年后,本地早蜜橘获历届浙江省农博会金奖,1999年,本地早蜜橘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确认为名牌产品;2000年6月,“黄岩蜜橘”证明商标获准注册,2004年,黄岩蜜橘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入选“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橘”;2008年,“黄岩蜜橘”证明商标重新注册使用,“黄岩蜜橘”牌黄岩蜜橘被评为浙江省名牌农产品;2009年“黄岩蜜橘”牌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黄岩蜜橘”牌本地早授予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橘;2010年,“黄岩蜜橘”获浙江省区域名牌产品。

与此同时,黄岩蜜橘还出口国外市场。1951年黄岩蜜橘由中国土产公司试销苏联获得成功,1952年正式列入国家出口计划。出口地1950年代主要对苏联;1960年开始对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地区;1980年后扩大到加拿大。出口品种,1952年出口早橘、本地早、槾橘,1953年开始出口朱红;1955年出口乳橘;1974年开始出口温州蜜柑。出口量,从1952年至1986年,共出口鲜橘24.68×104t。期间,最高是1960年,出口21159t,占当年产量的60.6%。黄岩蜜橘对苏出口,一吨橘可换两吨钢,从而享有“绿色钢都”之誉。

黄岩的柑橘加工产业起步早、规模大,在世界柑橘罐头加工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第一座柑橘加工企业就肇始于黄岩,1958年建厂的黄岩罐头食品厂,生产糖水橘片罐头,接着又生产枇杷、杨梅、黄桃等水果罐头,其产品远销欧盟、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曾多次获农业部和轻工部的褒奖。1990年代发展为浙江黄岩罐头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橘罐生产量突破8×104t,是中国最大的橘罐加工厂,有“世界第一罐”之称,2002年入选“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进行柑橘加工和柑橘综合利用的重点厂还有蜜饯厂、香料厂、果酒厂等。尤其是198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柑橘加工业兴起,1986年,黄岩有果品加工企业72家。橘果加工品种多,有罐头、饮料、蜜饯、果酱等。至1995年累计出口橘片罐头7.4×104多t。目前,黄岩上规模罐头加工企业为8家,年总产量5×104t以上。其中黄岩第一罐头食品加工厂每年生产橘罐约2×104t。

3 柑橘科学技术交流活动

3.1 国际间的科技交流

新中国建立后,国际间交流日益发展,黄岩与世界各产橘国科技交流更加频繁,国外专家、柑橘界人士纷至沓来。1952年9月15日苏联专家柯鲁索夫赴黄岩考察柑橘经营,16日在全县召开的橘农代表会上作柑橘加工贮运技术报告。1952年11月3日、1956年11月17日苏联专家瓦西列夫和阔菲尔格及茨基吉石维里、果戈拉节先后来黄岩考察柑橘,参观了黄岩柑橘场、土产公司柑橘加工场和橘农丰产户,并进行座谈。1966年11月摩洛哥果树病毒专家夏普夫妇来黄岩考察柑橘病毒病害,并作学术报告。1979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昆虫系教授、柑橘害虫生防专家保罗·德巴哈博士,来黄岩考察柑橘害虫及天敌情况,参观了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和澄江区汇江大队橘园,并采集了一些天敌标本。1978年10月,第一批中日农业技术交流代表团到黄岩,此后日本每年都派团,考察黄岩柑橘品种、交流栽培技术,并深有感触地说“考察柑橘,不到黄岩,不算到过中国”。1988年10月21日,日本爱媛县电视台摄影组来黄岩拍摄电视节目《柑橘之路》。2002年9月19日,“国际友诚媒体采访”俄罗斯联合摄制组来黄岩拍摄柑橘产业。此外,还有保加利亚、波兰、希腊、澳大利亚、以色列、德国、南非、韩国、泰国等外国专家及团体,到黄岩参观、考察、讲学,促进了黄岩柑橘的发展,同时也把黄岩蜜橘宣传、介绍、影响到国外。

自1977年以来,黄岩派出20多批各类人员去美国、加大拿、巴西、澳大利亚、西班牙、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进行访问、考察研修和学术交流。

3.2 国内的科技交流活动

建国以来,政府和学术团体多次在黄岩举办柑橘会议和活动,直接地把黄岩蜜橘传播到国内,有力地推进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1953年,华东地区柑橘座谈会在黄岩召开,园艺界著名专家吴耕民、曾勉、章文才、李来荣、赵修复、陈延熙、韩希莱等教授出席会议。1958年10月15日,中央农林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在黄岩召开全国柑橘现场会。南方8省178人到会,参观汇江社,新前星火社等橘园,会期9天。1966年5月,由轻工部及食品发酵研究所主持在黄岩召开第一次全国柑橘罐藏品种协作会议。1973年10月20~29日,中央农林部、商业部联合在黄岩召开南方水果座谈会,到会的有12个省、市、自治区共180人。代表参观了下洋顾、上辇、屿新等大队,在会上黄岩作了《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实现粮食和柑橘更大丰收》的汇报。1982年10月27~31日,农牧渔业部农技推广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室在黄岩召开全国杀蚜素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和生物防治科研座谈会。1996年10月23~24日,浙江省农业厅在黄岩召开了柑橘省力化栽培现场会议,到会的代表有韩国、日本的专家和国内四川、福建、江西、湖北、江苏、上海等及全省各柑橘产区县市,共156人。1998年9月2~4日,浙江省农业厅在黄岩召开了全省柑橘高接换种经验交流现场会暨柑橘产后技术研讨会,到会共98人。2002年11月26~28日,中国柑橘学会年会和浙江省柑橘博览会在黄岩召开,到会代表200多人,参观了黄岩柑橘基地、黄岩柑橘果品市场、黄岩罐头集团。2009年12月14~15日,浙江省农业厅在黄岩召开了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橘颁证仪式暨全国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和浙江农业吉尼斯柑橘擂台赛,举办了浙江省柑橘产业提升与标准果园建设技术培训会。此外,举办的果树会议和中国柑橘学会年会,黄岩均派出代表参加。

国内柑橘专家学者经常来黄岩开展调查研究。1952年9月15~19日,黄岩首届橘农代表大会召开,240人参加,动员做好柑橘出口和价格政策教育。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教授作柑橘生产技术报告。1953年4月,华东农科所以曾勉、陆培文教授为正付组长的浙江柑橘研究组7人来黄岩,与黄岩柑橘场协作进行柑橘品种、栽培、病虫防治等调查和试验。1954年3~11月,农业部委托北京农业大学俞大绂教授,在黄岩举办柑橘植物检疫训练班,培养新中国柑橘植检事业的专门人才。1969年6~8月,浙江农业大学、浙江省柑橘研究所以及台州农校共派出教师、技术人员23人,在黄岩举办“海涂柑橘栽培技术培训班”,黄岩成为海涂种橘的最早一个县。华中农学院副院长、国际柑橘学会执委章文才教授曾先后四次来黄岩考察、研究柑橘。1990年代后,邓秀新、沈兆敏、周常勇等柑橘专家多次到黄岩考察、研究和讲学,并与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等单位协作,积极推广应用柑橘新技术。近60年来,黄岩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新成果。如埋瓶吸铁在克服海涂柑橘缺铁黄化病上的应用,汤普森多毛菌分离及柑橘锈壁虱防治上应用,柑橘高接换种技术的应用,柑橘完熟延后栽培技术的应用,柑橘黑点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等数十项科技成果。其中,“海涂种橘技术成果推广”项目荣获1982年度中央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浙江省柑橘优化改造综合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荣获200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编印出版和发表专著,向国内外传播黄岩蜜橘的科技、经济和文化。1959年,黄岩柑橘试验站等单位联合编印《柑橘研究十年汇编》,出版《柑橘栽培技术纲要》、《柑橘栽培法》、《黄岩柑橘》等书。1960年,黄岩柑橘试验站、县特产局、台州农校、浙江农业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调查总结,编印了《黄岩县柑橘丰产栽培经验总结》。1989年,黄岩县编印发行《黄岩县柑橘志》,出版了《黄岩柑橘》一书。1997年12月,浙江省柑橘研究所任伊森研究员与区博物馆陈顺利研究员编撰的《黄岩柑橘史话》,由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印发行。1999年,黄岩区编制了《本地早蜜橘系列地方标准》DB331003/T4—1999。2004年,编制了《原产地域产品 黄岩蜜橘》GB 19697—2005。并在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黄岩蜜橘相关的技术论文一百多篇。同时,借助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介绍黄岩蜜橘。1958年,中央农业部来黄岩摄制《柑橘快速育苗》科教片,在全国播放;200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来黄岩拍摄《柑橘果实优质栽培技术》,同年在全国放映;2003年,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来黄岩拍摄《无公害柑橘生产技术》,同年在中央7台播放;2007年,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来黄岩拍摄《柑橘种植技术》、《柑橘树的修剪技术》,同年在中央7台播放。

4 黄岩橘文化之传播

黄岩不仅以其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栽培技术先进而驰名中外,橘文化在国内外也具较大的影响。每到橘花开了、橘子红了,橘花节、柑橘节相继开幕,成百上千的橘农们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喜庆柑橘丰收,为节日带来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大批的国内客人,来橘乡采风,体验黄岩蜜橘文化。1989年11月7日,举行撤县设市成立大会暨首届黄岩柑橘节,至1995年每年举办一届,共七届。后相继在2002年、2005年和2008年举办;2007年、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在柑橘博览园举办橘花节。至今已举办十届柑橘节和四届橘花节。

黄岩积极开展橘文化的创作,采用多种形式传播。撰写黄岩蜜橘文化歌曲、诗画、散文、小说,拍摄与柑橘相关的题材等。如:华君武连作两幅漫画《黄岩蜜橘榜上无名》和《祝黄岩柑橘茁壮成长》,盛元富创作的中国画《澄江两岸尽橘林 年年金秋最佳景》,俞启慧创作的套色木刻《澄江橘红》,沈雷创作的剪纸《橘子熟了》,以及沈鹏等创作的书法作品;在文学方面:黄亚洲创作的诗歌《橘花诗会》,洪迪创作的诗歌《橘乡之歌》,赵征创作的《融进橘乡的神思》等作品;在歌舞方面:舞蹈《橘花吟》在全国企业舞蹈大赛中摘金奖;在电视摄影方面:区内摄影名人金仁贵创作的《澄江两岸柑橘丰收景象》已成为橘乡黄岩标志性广告形象,音乐电视《中华橘颂》;在邮品方面,国家邮政局特发行《中国蜜橘之乡——黄岩》纪念邮折和中国邮政明信片《黄岩蜜橘》一套。此外,2008年,开展了“黄岩蜜橘广告词有奖征集活动”,共收到除西藏、台湾地区之外全国各省、市、区的“黄岩蜜橘广告词”计30827条,这次广告词的有奖征集实质也是一次大型的黄岩蜜橘宣传活动。

中国柑橘博览园的建设为黄岩蜜橘文化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8年,黄岩区政府在断江与凤洋建立“黄岩蜜橘起源地”纪念碑。2002年,在柑橘始祖地澄江凤洋村建起了柑橘博览园,景观设施主要由入口广场、咏橘碑林、橘林观光道、仿古木桥、精品基地、大型橘神雕塑等组成。2005年11月,在柑橘博览园内举行了第九届中国黄岩柑橘节暨中国柑橘博物馆奠基仪式。2007年,在柑橘始祖地头陀断江村建起了黄岩蜜橘纪念碑。2008年,我国第一座以柑橘和橘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占地面积近25000m2,建筑面积8000m2,建筑主体两层,由主楼、辅楼和通廊、钟塔等组成。2008年11月23日主体落成暨柑橘博物馆临时展厅开馆。临时展馆面积为1600m2,分为序厅、橘之源、橘之属、橘之文、橘之事、橘之缘等六个展厅。中国柑橘博物馆的建设进一步弘扬中国柑橘文化,展示黄岩的发展成就和黄岩蜜橘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国内国外游客,如2010年10月22日,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城市台州“友谊日”活动在台州市举行,来自32个国家的46位上海世博会参展方代表齐聚台州,在柑橘博览园,嘉宾们参观了柑橘博物馆,并在柑橘精品基地里亲手采摘橘子,品尝了黄岩蜜橘,体验丰收的喜悦。至今已接待了20多万人次。总之,探源头、品蜜橘、游橘园、观橘事,体验橘文化,进一步扩大了黄岩蜜橘的传播范围,并以此将黄岩蜜橘渗透到国内和国际市场。

猜你喜欢

蜜橘黄岩柑橘
朵云书院黄岩店
黄岩
蜜橘园里欢笑多
蜜橘园里欢笑多
黄岩富山佛手瓜及其栽培技术
丹江口柑橘价格“破纪录”啦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2016年春黄岩区柑橘冻害调查
《浙江柑橘》(第32卷)2015年总目次
黄沙坞蜜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