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探讨

2011-08-15蔡颖

绿色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景观水体

蔡颖

(福建省厦门园本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3)

1 引言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不断加快,人们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意识也不断地提高,低碳概念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热议和研究的话题。而在中国必将掀起一场“低碳风暴”,而“低碳”这个概念也将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低碳即降低CO2排放量,“低碳经济”则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方法的运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不难理解为降低CO2排放的低能量、低消耗生活方式。2010年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世界各国的景观设计元素在中国绽放的同时,中国景观设计也焕发了新活力,而中国的景观设计师也迎来了新的设计转折点。

园林,在功能上除了给予人们休闲、观光外,更是起到了降温、增湿、减噪、释氧等生态环境协调作用。特别是在城市居住空间中,园林可以说是都市人亲近大自然最便捷的途径,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联。因此,随着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将低碳观念引入及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已经成为了广大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所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今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趋势。

2 “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低碳”理念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应注重固碳能力较强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以提高园林绿地的固碳效益,营造出低碳园林绿地。根据已有学者的相关研究,固碳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垂柳、乌桕、麻栎、醉鱼草、木芙蓉、火棘、锦带花、碧桃、夹竹桃、金钟花、金叶女贞、广玉兰等。在园林植物配置上,按照一般要求应注意的是:满足功能的要求;适地适树,根据不同的场所对植物的要求不同;注重突出景观风格和特色;注意植物的季相变化等。而将低碳理念考虑进去的话,要注重不同植物的固碳能力的互补优势,提高植物群落的整体固碳能力,营造更加科学合理的低碳园林景观,具体可以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搭配。灌木树种在固碳释氧能力方面要显著高于乔木树种;灌木地被植物的固碳释氧量高于草本和藤本植物。根据试验,供试植物类型单位土地面积上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因此,建议加大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应用比率,并且两者可搭配使用,既可增加单位空间绿量、改善冬季绿地景观,还可以有效地增加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

(2)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研究表明,速生树种的固碳能力明显高于慢生树种,但有的速生植物固碳能力很强,但问题在于它固定后很快又释放CO2,如芭蕉不能长时间将CO2锁定在植物体内。所以要选择固碳能力强、周期长的植物,出于长远考虑,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种植,既可有较高的固碳效益,又能形成长久良好的植物景观与生态效益。

(3)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搭配。适当增加彩叶植物彩叶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常绿植物要强的多,这可能与其色素(花青苷)在叶片中含量和分布的差异有关,从而影响了叶片反射光谱的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但考虑到大部分彩叶植物与落叶植物在秋冬都要落叶,其深秋及冬季的固碳效益几近于零。因此,将常绿植物与彩叶、落叶植物搭配,即可弥补这一不足,在保证秋冬季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的同时,形成四季皆宜的植物景观。

(4)高龄树木与低龄树木搭配。年龄相对较低的树木,固碳能力高于高龄老树。就单株碳贮量而言,古树远高于常规树种,但由于古树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生长也基本停止,碳贮量较稳定,对固定大气中CO2的贡献较小。但无论是从生态效应、景观美学层面,还是历史科学价值等方面来说,保护古树名木都是无可争议的。因此,将低龄树木与高龄树木搭配种植,即可在营建低碳园林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的需求。

(5)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乡土植物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某些乡土树种具有很高的固碳率,如鸟冈栎、垂柳、糙叶树、乌桕、麻栎等。因此,适当增加这类乡土植物,并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既可提高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又可提高该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同时也可为开发本土园林植物资源做贡献。

2.2 “低碳”理念在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水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水体景观的应用越来越多。融入低碳理念的水体景观设计,除了考虑其景观效果外,更多的是注重其生态性、创造性和亲和性。水体景观设计最大的主体就是水,在设计时要营造低碳理念,就要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渗透低碳理念。

在地址的选择上,要依靠地形、自然水源来考虑水体景观的设计,这样“就地取材”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应避免过分追求水体景观豪华的景观效果,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费。在水体景观中对于音乐、灯光等辅助设计效果的应用要注重对其的控制性,这样既可减少水的消耗,也会降低能量的损耗。最后就是合理地配置水体植物,不仅可以软化景观效果,同时水体植物有自净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的程度。总之在不断的探索中,设计师会更成熟地营造出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低碳型水体景观。

2.3 “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材料选择中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的构建过程中,无论是园林建筑还是园林道路铺装,减少碳排放量的影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低碳型材料,以达到低碳发展的目的。低碳材料是指能够在确保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不可再生自然原材料的使用量,制造过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使用寿命长,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

对原材料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新型材料的研发与使用,如木结构材料的应用。木结构在加工物化的阶段消耗的水及能量较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要少,用这种材料部分代替或者全部代替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将大大减少碳排放和低能耗,同时还可以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管理,更好地固定碳的排放。再如太阳能光伏发电路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电能的消耗。

2.4 “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施工、养护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融入低碳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其成功关键除了考虑齐全的设计开端外,还需达到高水准的施工质量和长久的景观效果。在施工工程中,要尽量减少机械的操作,这样不仅能减少碳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还能减少对土地及周围生态景观的破坏作用。

对于景观效果的长期保持,良好的养护管理是最好的保障。园林景观后期的维护(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灌溉等)中,CO2的排放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与低碳经济生活发展要求是相矛盾的。因此,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到碳成本的持续性,要用生态的技术与方法去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比如多选用一些粗放型管理的植物种类,增加乔木的数量与种类,垂直绿化增加绿化面积,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等。

3 结语

(1)低碳理念量化。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低碳理念的注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设计师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达到低碳的要求,就要充分考虑碳排放量的因素,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计算和控制CO2的排放量,减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这样就是将低碳理念量化,用数据辅助设计,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从而确保该设计将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符合“低碳”的要求。

(2)景观使用持久化。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要有效地利用资源创造适宜的园林景观,从而使各方面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达到最低,以延长园林景观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碳成本,达到低碳目的。

(3)材料选择低碳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想减小碳排放的影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低碳型园林材料。这些材料不只包括园林景观设计中所小涉及的植物、水、石等,还包括园林景观施工及维护中所使用的材料。

(4)施工维护低碳化。在园林设计之初,设计师应该考虑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在基地的选择上应该依地形设计,尽量减少大量动工的程序,这样在园林施工中会减少机械的使用率,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在养护管理中,应注重粗放型管理,增加绿地面积达到低碳的目的。

(5)价值综合化。低碳园林景观设计中,除了要达到低碳的目的外,还要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价值、美学价值及生产价值,并与其它价值相结合,如隔离噪音、净化空气、防风固土等,不能顾此失彼,要综合性地体现出园林景观的最大价值。

[1]展思辉,袁 杰,于宏兵,等.低碳经济走进中国[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6):61~62.

[2]王 贞,万 敏.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中国园林,2010(6):17~18.

[3]陈立群.低碳景观与城市园林绿化——浅析怀化市湖天南大道绿化改造中低碳景观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6):37~38.

[4]刘常富,赵 爽,李 玲.沈阳城市森林固碳和污染物净化效益差异初探[J].生态环境学报,2008(4):141~142.

[5]赵彩君,刘晓明.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J].中国园林,2010(6):33~39.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园林景观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