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探讨——以新干县黎山林场为例

2011-08-15黄冬如涂琦芳

绿色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林场森林资源造林

黄冬如,涂琦芳,廖 柱,罗 洪

(1.江西省新干县林业局,江西 新干 331300;2.峡江县林业局,江西 峡江 331409;3.峡江县新陂林场,江西 峡江 331400)

1 黎山林场的基本情况

国有林场在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林业经济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其森林可持续经营对于我国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

新干县黎山林场创建于1956年8月,是江西省第1批兴建的10个国有林场之一。林场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国有林业生产管理型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场长负责制和总场领导下的分场负责制,实行一级核算、二级管理。下设桂川、溧源、连坑3个林业分场和小岭综合厂,新干钙塑箱厂,黎山宾馆,黎山茶厂,江西新干赣中草珊瑚有限公司6个林业企业,全场职工1000人,年总产值1500万元,上缴地方财政42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8000元。

黎山林场地处江西省中部新干县的东北部,赣江中游,东邻丰城、乐安,北邻樟树,场辖范围主要分布在新干县的大洋洲、溧江、桃溪、七琴、神政桥、金川 6 个乡镇,地理位置在东经 115°52′52″~ 115°41′6″,北纬 27°50′2″~ 27°50′7″。林场经营总面积4267 hm2,有林地面积 4133.3hm2,果园 113.3hm2,水田10hm2,茶园33.3hm2,森林覆盖率92%,活立木总蓄积38万m3。按树种分:杉树2297hm2(蓄积31万m3),国外松800hm2(蓄积4万m3),阔叶林1500hm2(蓄积3万 m3),毛竹林80hm2,药材混交林200hm2,油茶33.3hm2。分布全县7个乡镇34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

几十年来,在发展林业基础上实现了林工商全面发展,创办了新干县钙塑箱厂、草珊瑚保健茶有限公司、黎山综合厂、黎山供销公司、果园场、茶厂。安置就业人数500多人,上交各种税费2500多万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小型国有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不活,竞争力不强,亏损严重,给国有林场的包袱越来越重,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盘活资金,增加活力,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减轻林场负担,2002年林场对下属国有工商企业全面进行改革,改变经营管理体制,实行“双置换”,通过资产拍卖解除债务,对职工进行经济补偿,置转换国有职工身份,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到目前为止全场置换职工256人,林场原企业重现生机,大大减轻了林场的负担。2004年开始,对林场造林抚育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由原来集体经营管理改为由林场职工通过投标方式,投资投劳,利益分成,与林场合资进行造林抚育的管理模式。整地、打穴、造林、抚育由林场职工个人负责管理,日常管护由林场负责管理,抚育后移交林场管护经营,实现的利益林场与职工按6.5∶3.5分成。大大调动了全场职工的积极性,减轻了林场造林抚育工作量和开支,提高了造林抚育质量,大大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和林地效益,职工也得到了实惠,林场也增加了效益。从林场目前职工承包的400hm2迹地更新山场幼林来看,不管是造林质量、数量、成活率还是长势,都大大好于集体造林抚育,成林后出材量将大大超过原集体造林,估计每亩要超出3至5m3。同时,改革林木经营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将条木销售转为向社会公开进行活立木拍卖,大大减轻了工作量,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林场的收益,与过去相比每亩可增加收入 2000~4000元,同时,也可以杜绝林木销售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2 森林资源问题分析

从森林资源上来说,新干县黎山林场存在以下问题,包括树种单一,树种结构欠合理。林场的树种以杉木和国外松为主。这两种树种的纯林及混交林面积、蓄积量合计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5%、92.1%。中幼龄林比重大,成过熟林比重小。在林场有林地中,幼中龄林面积和蓄积均超占总量的75%以上,可采的成熟资源正在逐年减少。林分质量不高。林场现有林地平均蓄积为8.1m3/hm2,林地生产力较低。特别是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更差,有待于加强改造。其实这些问题在许多国有林场同样存在。

3 森林经营策略分析

3.1 加强财务控制能力和林木资产化管理水平

(1)加强国有林场财务内部控制。包括建立起一整套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系统,完善控制,明确控制标准。科学压缩开支,严格审批相关支出费用,降低各项成本,管好用好现有的资金。加强对木材销售应收款项等的风险控制。

(2)根据林木资产的特点,结合市场经济大环境,强化林木资产化管理的能力。充分依据现有的政策,将商品用材林的经营管理逐渐向完全资产化管理目标上靠拢。运用市场经济特点,增强对林木资产化管理的能力。

(3)大力实施和发展碳汇林业项目,并实行资产化流通管理[2]。

3.2 商品林经营的主要对策

(1)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和相关扶持。包括争取国家尽快出台森林保险制度、抵押贷款和配套的补助制度,对林业建设包括商品林建设实施专项扶持和贴息贷款等。

(2)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强化融资功能。在相关配套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的情况下,包括森林保险的推出和加强,森林资源评估业务的开展,林木和林地资产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通过各种融资手段包括上市来获得资金,实现丰产林培育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综合效益。

(3)建议对国有林场在一定时间内(如5年)实行弹性的采伐限额政策,按市场供需情况进行木材生产。依据木材市场情况相对弹性对安排年度采伐限额计划。

(4)加强森林资源资产流转管理。包括加强森林资产评估工作。预防因流转产生纠纷。严厉打击流转中的违法或违规行为,主要针对黑箱操作、行政干预、串标等进行打击。加强流转的后续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流转资金的管理等[3]。

3.3 应对未来发展,强化生态林服务功能

根据林场的定位,逐步转变营林方式,建立稳定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改善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改善林场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使林场适应未来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生态服务。

(1)抓好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的管理,特别要迎合当前形势,大力发展碳汇林业。主要抓好长防林、退耕还林建设、林分改造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这几大工程,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计划任务,并做好后续的抚育及管理工作。对于项目的管理要到位,专款专用,实行绩效评价。

(2)提高现有生态公益林的数量和质量,满足社会对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生态公益林造林要合理规划,将生态功能与美化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3)发展生态旅游,构建生态文化服务体系。按照森林公园的要求,有效且科学利用好森林资源和森林景观,因地制宜开展森林旅游。建立青少年林业科普基地,培养青少年爱护自然和保护生态意识。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与理解,使低碳生活走进公众[4]。此外,还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承载类似与自然保护区一样的部分功能。

4 结语

当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应该引入市场机制,探索股份制等新型林场经营管理模式。激发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活力,林场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退出经营领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源培育和生态保护方面,搞好生态建设。林场改革发展必须围绕利益这个核心,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经营体制改革、内部挖潜等措施,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努力把国有林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商品经营型和生态公益型林场都需要树立市场观念。跳出林场办林场,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林场的林地、林木和森林景观等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通过组建股份公司.或者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5]。实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1]祝江云.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构思[J].科技资讯,2010(6):144.

[2]何新平.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探讨-以九连山国有林场为例[J].绿色科技,2010(4):50~52.

[3]田明华.我国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探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4):5~11.

[4]周 娜,周福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国有林场发展[J].经营方略,2010(5):108~109.

[5]刘树人,张志涛.国有林场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原山林场和塞罕坝林场的成功经验[J].林业经济,2010(1):38~41.

猜你喜欢

林场森林资源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The Last Lumberjacks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