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环城水系水质评价与现状分析

2011-08-15陈娇娇

绿色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环城需氧量雨花

陈娇娇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排水监测中心,安徽合肥230051)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污染物质通过在水体中溶解扩散以及随水流的输移而扩大影响范围。由于污染性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点已从以工业点源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城市污水污染为主。环城水系是合肥市民休闲娱乐和城市旅游重要景观之一。但由于水源缺乏、水体沟通不足、水域水质差,水体丧失了调节与修复功能,制约了人居环境改善和旅游业发展。环城水系的北段及东段属南淝河干流的一部分;西段与南段为原有护城河,现因地形及城市道路被分割成为黑池坝、琥珀潭、雨花塘、银河、包河、杏花、逍遥津等10块相对独立的水体[1]。由于水体长期不流动,水域自净能力差,现状水质一般为V类水甚至劣Ⅴ类。水质评价,是人类科学地认识水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评价方法有监测指数法和生物学指数评价法两类。对环城水系水质评价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2],合肥市环城水系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

2 水质监测数据及评价

2.1 雨花一塘出水口监测结果及评价

2007~2010年雨花一塘出水口水质化学需氧量和总磷超标,化学需氧量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其中2007~2010年化学需氧量全年平均值分别为52.0mg/L 、51.7mg/L 、41.9mg/L,41.8mg/L,超标率分别为77.8%、72.7%、58.3%,50.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 0.860倍、1.29倍、0.495倍、0.898倍;2007年和2008年总磷全年平均值分别为0.437mg/L和 0.661mg/L,超标率分别为 55.6%和90.9%;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 1.22倍和1.52倍。氨氮情况良好,优于Ⅴ类标准,偶有超标。2007~2010年雨花一塘出水口水质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均有大幅度降低,水质有所改善。2010年雨花一塘出水口水质劣于Ⅴ类标准。其中总磷和氨氮情况良好,优于Ⅴ类标准,未有超标。

2.2 雨花二塘出水口监测结果及评价

2007~2010年雨花二塘出水口水质化学需氧量和总磷超标,是主要的污染因子,2008年氨氮略有超标。其中2007~2010年化学需氧量全年平均值分别为 42.7mg/L、61.2mg/L、55.9mg/L、55.2mg/L,超标率分别为 66.7%、83.3%、91.7%、83.3%,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 0.532倍、1.88倍、0.955倍、0.782倍;2007年和2008年总磷全年平均值分别为0.468mg/L和0.530mg/L,超标率分别为66.7%和91.7%;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50倍和0.908倍;氨氮在上半年均有超标,在下半年情况良好。2007~2009年雨花二塘出水口水质各项指标均变化不大,水质略有恶化。2010年与2009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都有所降低,水质有所改善。

2.3 雨花三塘监测结果及评价

2007~2009年雨花三塘水质化学需氧量和总磷超标,2010年雨花三塘化学需氧量超标,总磷和氨氮情况良好,优于Ⅴ类标准,未有超标。化学需氧量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其中2007~2010年化学需氧量全年平均值分别为 42.8mg/L、57.8mg/L、56.8mg/L、53.8mg/L,超标率分 别为 66.7%、100%、83.3%、66.7%,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258倍 、1.02倍 、1.21倍、1.04倍 。氨氮情况良好 ,优于Ⅴ类标准,偶有超标。2007~2010年雨花三塘出水口水质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水质有所改善。

2.4 黑池坝中部监测结果及评价

2007~2010年黑池坝水质基本达到Ⅴ类标准。化学需氧量略有超标,为主要的污染因子。总磷和氨氮情况良好,未有超标。其中2007~2009年化学需氧量全年平均值分别为45.6mg/L、52.7mg/L、46.5mg/L,超标率分别为77.8%、88.9%、75.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700倍、1.06倍、0.575倍;总磷和氨氮情况良好,均优于Ⅴ类标准。2007~2010年黑池坝水质各项指标总体均变化不大。

2.5 杏花公园水体监测结果及评价

2007年和2008年杏花公园水质化学需氧量和总磷超标,其中2007年和2008年化学需氧量全年平均值分别为63.3mg/L和64.7mg/L,超标率分别为88.9%和10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10倍和0.840倍;2007年与2008年总磷全年平均值为0.579mg/L和 0.445mg/L,超标率为 77.8%和66.7%,最大超标倍数为1.12倍和0.595倍。氨氮情况良好。2007~2009年杏花公园水质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水质有所改善。2010年杏花公园化学需氧量偶有超标,总磷和氨氮情况良好,均优于Ⅴ类标准。与2009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都有所增大,水质有所恶化。

2.6 逍遥津水体监测结果及评价

2007~2010年逍遥津水质劣于Ⅴ类标准。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略有超标。其中2007~2010年化学需氧量全年平均值分别为42.1mg/L、41.2mg/L、40.9mg/L、41.7mg/L,超标率分别为 88.9%、40.0%、50.0%、58.3%,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440倍 、0.510倍、0.455倍 、0.450倍 ;氨氮情况良好,优于Ⅴ类标准。2007~2009年逍遥津水质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水质有所改善。

2.7 包河水体监测结果及评价

2007~2009年包河水体水质化学需氧量和总磷超标,2009年氨氮略有超标。2010年包河水体水质优于Ⅴ类标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偶有超标,总磷情况良好,均优于Ⅴ类标准。其中2007~2009年化学需氧量全年平均值分别为46.1mg/L、50.2mg/L、41.9mg/L,超标率 分别为 77.8%、91.7%、50.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790倍、0.822倍、0.780倍;氨氮情况良好。2007~2009年包河水体水质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含量均有所降低,水质有所改善。2010年与2009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和总磷都有所降低,氨氮有所增大,总体来说,水质有所改善。

2.8 银河水体监测结果及评价

2007~2010年银河水体水质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均有超标。其中2007~2009年化学需氧量全年平均值分别为52.2mg/L、44.6mg/L、40.5mg/L,超标率分别为100%、80.0%、58.3%,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820倍、0.392倍、0.462倍;氨氮情况良好,优于Ⅴ类标准,2007~2009年银河水体水质化学需氧量、总磷和 氨氮含量均有所降低,水质有所改善。2010年与2009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改变均不大,水质变化不大。

2.9 琥珀潭水体监测结果及评价

2007~2010年琥珀潭水体水质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均有超标。其中2007~2010年化学需氧量全年平均值分别为 48.0mg/L、42.4mg/L、45.7mg/L、47.1mg/L,超标率分 别为 50.0%、60.0%、83.3%、50.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525倍、0.242倍、1.00倍、1.31倍;2007年和2009年氨氮情况较好,优于Ⅴ类标准,2008年氨氮略有超标。2007~2009年琥珀潭水体水质各项指标略有降低,水质略有改善。2010年与2009年相比,氨氮和总磷都有所降低,CODc略有增大,总体来说,水质有所改善。

3 结语

目前环城水系各水体的水质均为地表Ⅴ类水标准,其中化学需氧量超标较为严重,且每年的3、4、5月份污染最为严重。环城水系长期以来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天然降水,但合肥地区的天然降雨补水量很有限。2004年,合肥市启动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建设,利用中水对环城水体进行补水,日补水量在6万m3左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城水系水源补给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受中水厂处理规模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现补水量有限,同时中水的出厂水质与一般地表水的水质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再加上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偷排和漏排现象,环城水系水质并未得到有效地改善。2010年5月,雨花塘水质净化工程进入施工阶段,一种新的净化水质系统得到应用,2011年,雨花塘水有望变成清澈的四类地表水质,远离蓝藻和异臭。此次施工安装的净化设施位于地下,可日处理污水1万t。该设施通过把地势较高的“二塘”水送进水体净化设施,通过这个设施,就能将现在雨花塘的脏水变成Ⅲ类水,而洁净的Ⅲ类水注入地势较低的“一塘”后,还会通过一个泵站注入“三塘”。通过这种循环,让3个塘中的死水,形成一个水质自净系统。针对环城水系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其水质,主要内容包括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提高中水的出厂水质;加大环城水系沟通规模,使环城水体流动性加大;加强环城水系的管理,以雨花塘水体净化工程为试点,从根本上改善各水体的水质,同时加大环城水系的监控力度。

[1]尹成国,陆 伟.合肥市环城水系沟通设计[J].江淮水利科技,2008(4):14~ 15.

[2]陈永灿,郑敬云.多因子水质评价方法及其对三峡库区水质的评价[J].水利,2010(6):61~ 62.

猜你喜欢

环城需氧量雨花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清晨 我从环城公园路过
环城旅行
地表水中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研究
《雨花》总第800期出刊献辞
曝气池中曝气器布置方式改进的研究
晴雨花
合肥环城公园特刊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