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子松育苗技术的探讨

2011-08-15李春发冯尧卿刘淑文

绿色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卵形樟子松覆土

李春发,冯尧卿,刘淑文,徐 辉

(1.吉林省辉南森林经营局,吉林 辉南 135002;2.吉林省通化市林业局,吉林 通化 134001)

1 引言

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又名海拉尔松、蒙古赤松、西伯利亚松、黑河赤松,松科。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西北都有栽培。樟子松属于常绿高大乔木,树高30m,最大胸径1m左右。树冠卵形至广卵形,老树皮较厚有纵裂,黑褐色,常鳞片状开裂。树干上部树皮很薄,褐黄色或淡黄色,薄皮脱落,大枝基部与树干上部的皮色相同。芽圆柱状椭圆形或长圆卵状不等,尖端钝或尖,黄褐色或棕黄色,表面有树脂。叶两针或三针一束,粗硬,稍扁扭曲。花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属于风媒花,雌花生于新枝尖端,雄花生于新枝下部。1年生小球果下垂,绿色,翌年9月~10月成熟,球果长卵形,黄绿色或灰黄色。

樟子松耐寒性强,能忍受-50℃低温。樟子松极耐干旱瘠薄,不苛求土壤水分。树冠稀疏,针叶稀少,短小,针叶表皮层角质化,有较厚的肉质部分,气孔着生在叶褶皱的凹陷处,干的表皮及下表皮都很厚,可减少地上部分的蒸腾。同时在干燥的沙丘上,樟子松属于深根性树种,主根最深达4m。

2 材料与方法

2.1 苗圃地的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腐殖质多、湿润、微酸性,排水性能好的森林土壤,便于灌溉、管理及运输的平坦地块作为苗圃。

2.2 整地做床

苗圃地选择之后,要进行细致整地、做床。新开的苗圃土壤肥沃,可不施肥;老苗圃要进行整地施肥,基肥以腐熟的猪圈粪为好(切忌施用马粪)。同时,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以预防病虫害和杂草,然后做床。做床规格为床长20m,床宽1.5m,床高20cm,步道宽40cm,床面要整平压实,待播种用。

2.3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育苗关键的技术环节。樟子松种子要在播种进行催芽处理。经过多种方法进行处理研究探讨后,认为“雪藏法”是最适宜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在11月中旬有雪后,将樟子松种子用30℃温水浸泡了24h,将种子捞出,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min后捞出,将种子清洗3次后混雪,把种子混入4倍的雪中搅拌均匀,储藏在仓库或储藏窖里,上面再覆盖40cm的雪,做好防鼠即可。翌年5月上旬,在播种的前5d将种子取出,除去雪,进行堆积催芽处理(注意要经常翻动)。当种子有1/5裂嘴时就可播种。

2.4 播种及田间管理

播种时间要根据气候条件,一般在5月中旬,平均气温在15℃以上。采取散播的方式,播种量控制在5kg/667hm2,将种子均匀地散播在床面上。播种后,上面覆土,覆土要用细筛子筛的细土,覆土厚度在1cm左右,覆土后再覆薄薄的一层细河沙,然后,压实即可;播种后,在种子发芽期,要始终保持土壤的湿度。并及时搞好除草松土和病虫鼠害防治;幼苗出齐后,喷洒1%浓度的波尔多液,每周喷洒1次,6月下旬为止;当幼苗进入生长旺盛时期开始间苗定株,苗床上保留苗木的密度为500株/hm2。定苗后,追施一次液体肥料,6月下旬以后停止施肥,并控制水分,防止苗木徒长。

樟子松当年高生长一般在12cm左右,第2年换床(移植)。2年生苗木就可以达到造林苗木标准,随时可出圃利用,也可以继续培育培育绿化苗木。

3 结语

通过4年对樟子松育苗技术的探讨研究,熟练地掌握了它的习性及其育苗各个阶段的主要技术环节和注意事项。经过实践探索,不仅取得了成功经验,而且获得了丰硕的效益。

猜你喜欢

卵形樟子松覆土
研究揭示卵形鲳鲹发酵过程中脂质变化的分子机制和代谢途径
卵形的变化
——奇妙的蛋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旱地绞龙式精准覆土装置的设计
苗盘输送、取苗、投苗、栽植、覆土、压实、苗盘回收全过程自动化——全自动蔬菜移栽机 破解种植难题
白描画禽鸟(五)
不同温度和覆土厚度对粳稻出苗的影响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波密紫堇
论黑龙江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