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特色山水城市公共绿地系统

2011-08-15黎志云

绿色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兰溪市横山兰溪

黎志云,叶 新

(浙江省兰溪市苗圃,浙江 兰溪321100)

1 引言

浙江省兰溪市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文荟萃、民风纯朴的文化古城。自然历史条件优越,城市位于金华江、衢江、兰江“三江之汇”,大云山、横山隔江对峙,与新老城市紧紧相依,悦济浮桥、中洲绿地把“三江六岸”有机溶合,在水运发达的年代,是“日看千帆竞发,夜观万家灯火”的繁华商埠,素有“小上海”之称。随着兰溪市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范围、人口的不断扩展和增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建立健康、安全、舒适的人居生态环境已成为城市居民的共同愿望。作为“城市之肺”的森林,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科学发挥城市功能,有效提升城市品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兰溪市森林公园规划背景与现状解析

2.1 规划背景

兰溪市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文荟萃、民风纯朴的文化古城。为使城市发展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使市民休闲、娱乐有去处,锻炼、健身有场地,200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横山、大云山实施规划改造,2010年兰溪市横山、大云山被省林业厅命名为省级城市森林公园。城市正快速地成为钢筋混凝土森林,面对高度紧张的生活方式,及越来越小的生存空间,让身心到放松的休闲健身活动,将是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双休日、长假及随之而来的假日休闲活动,使得体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森林公园大有可为。

2.1.1 时代背景

有资料表明,到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保健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财富的满足将让位于人们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过去人们把休闲保健当作工作之后排除疲劳、缓解压力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现在则把工作作为手段,休闲保健是目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身的和谐。因此,休闲保健场所通过政府部门的规划引导,对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1.2 现实背景

兰溪市森林公园,由大云山和横山组成,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使得其在兰溪城江畔极具特色。公园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优势及及众多的历史、人文史料记载、典故和遗迹,成为休闲保健、观光度假的绝佳场所,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2 兰溪市森林公园现状解析

2.2.1 地理区位

兰溪城市森林公园地处兰溪市东西两侧,大云山、横山隔兰江相望,犹如兰溪城的一对绿色肾脏。公园距离省会杭州市132km,杭金衢高速公路由公园南侧通过,浙赣铁路的支线金千铁路横卧公园大云山东麓,330国道、45、46、47省道贯穿而过,同时,其间的兰江段还有京杭大运河内河航道网的南终港,水、铁、公交通方式齐全,综合交通区位优越。大云山与横山公园与城市的众多公园相比,其规模较大,海拨较高且有三江(衢江、婺江、兰江)作为其开敞视觉空间,景观可视性很强。大云山、横山及三江交汇冲积而成的“中洲公园”处于城市中心,且面积较大,3大绿地一起成为城市绿地景观的核心。不但如此,登顶俯瞰,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大云山、横山又成为揽胜的制高点。

2.2.2 气候条件

公园是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夏季高温,冬春寒潮,梅雨伏旱显著,全年平均气温17.7℃,冬季平均5.4℃,历史最低温度-8.2℃,夏季平均29.8℃,历史最高41.3℃,年平均降水量1 439mm,其中五六月梅雨季节雨量集中,无霜期平均265d。由于兰溪城畔独有的森林小气候环境的影响,规划区内气候宜人,是市民休闲度假的绝佳之地。

2.2.3 植被特征

兰溪城市森林公园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一浙闽山区甜槠、木荷植被区。公园的现状森林植被表现为常绿针叶树、落叶阔叶树多,常绿阔叶树少;单纯单层林多,混交复层林少;乔木树种多,灌木和地被植物少;叶木类多,花木、果木和色叶树种少,其景观类型单一,缺乏地域特色和季相变化,生物多样性相当贫乏。

2.2.4 人文资源

大云山,因其横列学宫之前,亦名挂榜山。早先造有花坛,建有水池,辟有桃园,筑有东峰亭、凌云阁、能仁塔等。登临揽胜,但见山峦层叠,沃野锦绣,三江际会,长虹卧波,中洲烟树,华楼棋布,一派人间秀色,使人心旷神怡。其山麓原有二古刹,一名圣寿教寺,始建于梁大同年间,初名招贤寺。唐改林隐寺,宋改今名。清咸丰十一年(1861)燹毁,同治间重建,规模甚大。现为兰溪第二中学校址。一名藏经院,已废。西北端山脊的能仁塔,初建于宋治平初年(约1064年),凡九级十一丈,于1941年拆毁。现复建于1995年元月,六角七层,高38.7m,底层基座为须弥座,座周刻有五代贯休《十六罗汉图》和《重建能仁塔碑记》。塔内有旋转式楼梯至各层楼面和顶层,供游客拾级登临。

2.3 兰溪市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与优势

兰溪市公园森林目前景观类型单一,缺乏地域特色和季相变化;常绿阔叶树种、观花、观果、色叶树种缺乏,生物多样性贫乏;公园林木遭受病虫害危害情况严重,生活质量差,主要表现为日本松干蚧对马尾松的危害(兰荫山)和白蚁对香樟的然害(大云山);公园目前的功能相当单一,休闲、健身设施匮乏,大部分设施已十分陈旧,其中还存在一部分设施与周围景观极不协调的情况;公园的经营管理不到位:公园绿化用地被蚕食现象普遍;森林植被也缺乏科学的抚育经营与管理。

据统计,一般年份中小河流的水灾损失占全国水灾总损失的70%~80%,近10年水灾的死亡人数中有2/3以上发生在中小河流的洪灾中。

但兰溪市森林公园仍具有一定优势,其区位优势明显,公园地处兰溪江畔,为兰溪城之屏障,加之水路交通贯穿园中,使其区位上的优势尤为突出;基础优势良好,公园作为兰溪城市的绿心,其现状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加之良好的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为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质基础;文化底蕴丰厚,公园经过千百年来的积淀,形成了儒释道三教文化共融的独特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开发优势。

3 兰溪市森林公园规划理念和定位

3.1 规划理念

云山是“原生态”的,虽然大云山有一定的城市建设冲击和人为破坏,但因是岩石体较难开发建设,所以基本处于一种原生的状态,这是弥足珍贵的。采取“六元归山”的规划理念,即石、林、亭、塔、水、人。

“石”为山之躯。大云山为岩石山体,浑厚坚实的身躯给规划带来了许多新的元素:如陡峻的峭壁。“林”为山之衣。山上草木茂盛,再加上林间小路曲径通幽,鸟叫蝉鸣一绝于耳。而且这莽莽绿野由于护青统一,不是以形态各异的单株占优,而是以朴实无华的林带取胜,可谓不抢山形只增山色。“亭”为山之眉。山以亭榭为眉,有了亭的山多了几分诗意,也多了几分明快。“塔”为山之晴。两座塔分别位于两山之巅,隔江相望,可谓“塔因山高、山因塔而更高”,登临塔顶,俯瞰四周,如山长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东南西北景色尽收于眼底,实乃妙笔之点晴。“水”为山之韵。现状山中无水,但无水的山不媚,规划借用三江之水引水入山,及利用山体系,进行与水相关的系列理水,如瀑布、小桥流水等。“人”为山之本。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住民有着和山一样质朴的情怀。

大云山森林公园以山为核,石归于山、林归于山、水归于山、亭归于山、塔归于山、庙归于山、人归于山。这六元构成了本规划的最基本要素,同时这些要素间也相互掩映,互为背景。因此漫步大云山,映入眼帘的是石、林、水、亭、塔、人,这些要素以册为背影形成的天然画卷。

3.2 定位分析

3.2.1 功能定位

森林公园的性质为通过广造林、精创景、尊传统、赋新意,建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以健身、休闲、教育为主,集文化、游览、科普和生态为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

大云山以休闲健身科普为主,兼具一定的文化教育:横山以文化教育纪念为主,兼具一定的休闲娱乐。这样使得两座公园在共同打造城市森林公园形象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特色。

大云山的形象气质为活力、轻松、悠闲、外向,它们来源于大云山环境的自然安逸,来源于人们的促膝沟通和活力运动。横山的形象气质为庄严、浑厚、净心、内敛,它们来源于横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感化教育。

3.3 规划原则

(1)区域统筹原则。把城市森林公园规划纳入兰溪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体现区域协同、空间一体化发展,区域功能定位鲜明,避免重复建设和对旅游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2)土地合理利用原则。合理配置、统筹考虑土地及空间资源,实现建设项目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3)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应当对现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以充分重视。

(4)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市民的健身康体需求。

3.4 景观构思

根据两山分处位置、地形和基础设施、森林植被和景观现状,合理分区布局,明晰功能与主题,结合现代园林造景手法,因地制宜,营造沿路有花果,富野趣,高处有塔、亭、台,富意境,既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效果,又保留近自然的生态景观城市森林公园。

注重保护性开发建设,营建春暖、夏荫、秋香、冬青的森林景观。保留现有香樟、沙朴、榔榆、合欢、黄山栾等景观树种,疏伐部分松树、构树等景观价值低的树种,补植耐荫的樟科、壳斗科、木兰科、山茶科、杜英科、冬青科等地带性群树种,形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针阔叶复层混交林为主,四季变换的色叶林为辅的森林景观。根据公园的现状因子,结合其主题和功能要求,将兰溪市城市森林公园划分为休闲保健区、科教文化展示区和生态保护区。

[1]浙江省林业调查设计院.兰溪市城市森林公园总体发展概念规划[R].杭州:浙江省林业调查设计院,2007.

[2]朱新玲,黎 鹏.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25~128.

猜你喜欢

兰溪市横山兰溪
情暖横山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畅游“水乡古镇”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女王券”存储盒二
红楼遗梦在常州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玩具产品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