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网络新闻的不足看网络新闻编辑的责任

2011-08-15李勋灿

科技传播 2011年20期
关键词:传者媚俗网络新闻

李勋灿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带来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能使人畅游在无边无际的网络海洋里,分享网络世界给人带来的无限资源和信息。网络新闻便是基于网络平台而提供的一种新闻信息,在这个平台上人们看到自己亲眼不可能看到的世界,了解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生的任何一件大事。虽然网络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各取所需、畅所欲言的平台,但纷繁复杂网络信息又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因此当我们来关注热闹非凡的网络新闻时,也应当看到目前的网络新闻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从4个方面分析一下网络新闻的不足。

1 很多网络新闻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和价值取向随意地发布观点和评论,真真假假的信息在网络上遍地都是,让人很难判断它是真是假。由于广大受众和网络媒体要求网络新闻全时段、快速传播和更新,从而造成网络新闻制作周期短、发稿流程相对简单、随时更新等特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新闻在准确方面不如传统媒体。又由于网络新闻缺少自律,所以,在很多受众心目中,网络上的新闻常常让人感到不可靠、不真实。

1.1 传受者角色的模糊对网络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挑战

传统的新闻传播是严格的传者与受者的关系,新闻的传者往往受过系统的新闻教育和培训,具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受到行业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制约,这些都使传统的传者的责任感要强一些。由于网络的出现,传统传受者的角色越来越模糊,很多受者变成了传者,再加上新闻传播准入门槛的变低,很多没有新闻专业知识的人都能成为新闻的传者,特别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又采用非实名的方式,这样有些传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就会捏造一些虚假的新闻去传播甚至有些人把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不加核实地就进行网上传播。所以网络传播的这种传受者角色的模糊是很多的网络新闻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原因,也使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让人感到了很多的困惑。

1.2 传统的“把关人”角色面临严峻挑战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把关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则新闻展示在受者面前时,往往是经历了层层“把关”,因此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就大大有了保障。网络出现后,传统的“把关人”面临严峻挑战,由于新闻传播准入门槛的变低,再加上新闻传入的渠道增多,传统的“把关人”往往在一些大型媒体网站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那些小网站和个人网络空间来说就很难起到作用了,这样一些新闻的传者便会利用网络的这种便捷去传播新闻,从而使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面临挑战。

2 很多网络新闻缺乏深度

由于网络媒体在版面扩张上具有先天优势, 为了填充网络巨大的版面,网络记者和编辑们往往通过搜索、摘录、选编传统媒体和主流新闻网站的消息和报道,甚至有时不加分析的汇集一些网民的评论, 形成一些网络新闻的内容, 缺乏新鲜感。我们时常会看到,许多网络新闻往往是某一主题的简单汇总, 没有经过系统的梳理、归纳、提炼,给受众往往是信息杂乱、重复、雷同、堆积的感觉,很多新闻信息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超文本链接的使用在方便信息查询的同时,也往往使读者迷失在新闻的细枝末节中,甚至背离了新闻的主题。由于大量的网络新闻缺乏深度,往往造成了理性受众的缺乏。

2.1 传统网络媒体新闻深度变低

很多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为了追求尽可能多的读者群,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读者的需要,尽可能多的占有信息,从而为读者展示一个琳琅满目的信息世界。很多网络媒体希望自己能“一网打尽”天下所有信息。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网络版面无限大,但新闻的深度很低,有时甚至娱乐性的消息遍地飞。

2.2 新闻的海量性造就了深度性报道的缺失

网络给广大受众展示了一个海量的信息世界,但是浩瀚的网络信息世界里,深度的新闻报道却又严重缺失。所以很多人把我们现在的世界比作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信息匮乏的时代。正如切特罗姆所说:“新闻的草率和浅薄,正在腐蚀着阅读它的人们的思想,损害人们持续地思索和专心一致的精神力量,降低人们的欣赏情趣……这种读物只有使人心变得冷酷,使良心失去敏锐的感觉,以至于不再感受到痛苦。”

3 网络新闻的可控性比较弱。

由于网络的开放、信息的透明、网民的全面参与等特点, 造成了网络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干扰因素的增多,可控性比较弱。网站虽然也对一些言论进行控制,但更多的是要为网民提供网上言论的自由空间,使其有通畅的发表言论的渠道,从而出现了新闻的控制性比较差、信息管理困难的状况,因此需要网站建立有效的调节机制,提高有效驾驭网络新闻传播的能力。

3.1 网络新闻的传者的不可控制性

传统的新闻媒体的传者是固定的新闻从业人员,往往依托一些固定的媒体组织进行着新闻的采集和传播工作,这就决定了这些传者的可控性特点。而网络的特点是开放、透明、全面参与,新闻的传者往往是点状的分布,不集中,因此很难控制,同时在新闻的传递过程中,又有随时性特点,这也是控制无法得以及时把握的客观原因。

3.2 网络新闻传播渠道的不可控制性

传统的新闻传播渠道有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渠道的传受关系相对单一。而网络出现后,打破了这种局面,及声、像、文字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是新闻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在随时随地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随时随地的传播信息。微博、网站、个人空间、手机等等都成为了传播信息的渠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新闻传播渠道的不可控制性更强。

4 网络新闻存现过分娱乐化、媚俗性的趋势

网络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性容易使人们暴露隐藏的内心世界,很多人上网是为了寻求轻松娱乐,为了迎合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网络新闻常常会表现出不严肃性、娱乐性等特点, 甚至会有低级媚俗的趋势。我们常会看到,在网络新闻中,娱乐绯闻往往会成为焦点,新闻标题也变得夸张,网络页面设计也很艳俗、低级, 网络新闻既炫目又刺激,可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网络新闻一味地迎合网民的需求, 网民喜欢什么,网络新闻就炒作什么,势必会忽略网络新闻的社会责任。因此应当强化网络媒体的自律意识和规范措施, 使网络新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4.1 网络新闻内容的娱乐化、媚俗化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新闻中,受读者青睐的往往是那些娱乐化、媚俗化的软新闻,在很多网站和网页上,娱乐、媚俗所占的百分比大得惊人。大部分商业网站往往“都是以让人娱乐而不是以开导为目的的”。有些甚至以甜、柔、美的声音和性感的形体照片来吸引读者,这些媚俗化的信息往往会降低读者的品位。

4.2 新闻传受者的娱乐化、媚俗化

网络新闻内容的娱乐化、媚俗化取决于传者、受者的娱乐化、媚俗化心理,由于网络的传受互动的特点,加上任何人都既是传者又是受者的特点,使网络层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而那些娱乐化、媚俗化的新闻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那些需要思考的深度性新闻和硬新闻相对来说就不容易被人们接受。加上物质化、市场化和经济利益的冲击,加上受众市场对娱乐化、媚俗化信息的需要,从而造成了传播者也趋向了娱乐化和媚俗化。

网络新闻的这些不足,造成了很多人对网络的困惑,当网络给我们带来无尽方便的同时,隐藏在网络背后的很多东西是值得人类去思考的。作为网络新闻来说,要使其重新回到新闻的实质上来,真正掌握新闻话语权,作为网络新闻的编辑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3个方面谈谈网络新闻编辑的责任。

5 加强主流媒体网站的建设,强化其编辑人员的“把关人”角色

主流媒体网站应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发挥主流作用,充分地占有网络新闻传播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渠道。作为其主流媒体网站的编辑人员,更应该在浩瀚的新闻信息中获取更有意义的信息,充分的做好“把关人”,同时作为一名网络编辑,更应该要有全面的网络方面的知识,熟练地掌握网络这个平台,更好的为自己的工作服务。从网络媒介运行来看,“把关人”的功能与传统媒介相比是趋于弱化。作为网络编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减少把关程序。如果网络媒体还是按传统媒体一样层层把关,势必会造成主流媒体网站信息传播的相对滞后,与那些把关程序少的非媒体网站和个人网站比起来就会失去竞争优势。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更应该减少把关程序。具体事件的报道,让记者自己拿主意,不仅能激发记者的积极性,还可能使“关”把得更好;

2)使价值标准趋于多元化。作为一名网络编辑,面对无以计数的网络新闻,面对广大的受众,要在众多的网络世界中游刃有余,必须是一名价值多元的人,这样就不会在纷繁复杂中迷失方向。

6 多采用一些深度性的报道

对于网络新闻缺乏深度,存在过分娱乐化、媚俗化等特点。对于一名网络编辑来说,面对浩瀚的网络信息,就不能一味的随波逐流,而应该培养成挖掘新闻背后新闻的能力。

网络编辑应多挖掘对人们有启示作用、引领作用的新闻。对于刚刚出台的政策,群众尚未理解时,深度报道便起到了解释和推动作用。

在选材上,多采用一些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的新闻事件。要能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切中问题要害,反应普遍民意。最终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多选用一些反应普遍现象,同时又能对事物发展起预测作用的新闻报道。这些新闻往往有着一种很好的导向作用,他能在事物发生时人们就已经提前有了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从而起到一种很好的预防效果。

7 发挥主流媒体网站的作用,突显编辑的作用,占领信息市场

主流媒体网站由于组成人员专业,综合素质强等特点,往往在网络新闻世界里占有着主导的作用。再加上“现实情况是,许多发布新闻的网站在严格意义上并无发布新闻的资格 ”。从广大受众对新闻的接受度来看,他们往往更相信主流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因此要加强网络新闻的可控性,应该在主流媒体网站上下功夫,作为一名网络编辑,要从两个方面努力:

1)标题的制作要符合网络的特点。网络的新闻主页面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在制作标题时,务求简洁明了,让读者在有限的主页面上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运用好超链接,对于读者感兴趣的新闻信息,通过点击标题,读者很容易的链接到网站的内页上去,找到与此相关联的所有新闻。同时要运用好新闻摘要,面对繁杂的新闻信息,新闻摘要尤为重要,读者通过浏览摘要,就能很快掌握新闻资讯和新闻信息;

2)要对新闻进行整合。现在很多网站新闻的信息量很大,但给读者的感觉就是繁杂,甚至重复累赘的新闻很多,作为一名网络编辑,应该将那些同类事件的新闻、同一事件的新闻、同一时段的新闻、同一件事不同观点的新闻要尽量进行整合,这样就不会给读者繁琐的感觉,并且能很快接受和掌握新闻信息。

[1]张子让.网络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传者媚俗网络新闻
主流媒体要旗帜鲜明地拒绝逐利媚俗
抑或媚俗
杨乃文 不媚俗的声音
新媒体时代传者需要新的媒介素养教育
人人皆“传者”,练就一双慧眼吧
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线性模式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
如何写好网络新闻
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