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刊实现成功转型与科学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2011-08-15郭玉奇

支部建设 2011年22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党刊经营

■郭玉奇

党刊实现成功转型与科学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郭玉奇

党刊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主办的、以传播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主张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党刊是党领导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在我国媒体中居于主流地位。长期以来,党刊紧紧围绕全党工作的总体部署,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媒体业也随之日新月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传播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党刊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党刊如何发挥优势,把握转型发展态势,以新的视野、新的举措去拓展空间,推动党刊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加科学化的方向转型,更好地发挥党刊的引领作用和社会影响,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这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并着力解决的新问题。

一、以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为“着力点”

党刊作为党的重要舆论阵地,要更好地履行宗旨和职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有个科学发展的问题。要想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党刊,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质和要求,正确处理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刊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党刊面临的问题多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大力推进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变人员身份管理为目标岗位管理,建立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用人制度,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党刊的社会经济效益挂钩,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形成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办刊竞争机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第二,坚持党刊定位与读者需求相结合。刊物办得如何,关键在于定位。一般认为,党刊的定位是机关刊物,实际上机关刊物是它的属性,而不是它的定位。新形势下,党刊的定位创新就是既要发挥党刊的优势,又要借鉴其他各类期刊的优势;既要有政治水平,又要有生活品味。当今是一个多元阅读的时代,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成为它的受众。所以,党刊最大限度地发挥传播影响力,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其读者构成。党的各级党员干部是党刊的基本读者,但如果只有基本读者而无群众读者,党刊不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党刊必须调整目标群体,最大限度地面向广大群众读者,在巩固基本读者的基础上,挖掘众多潜在读者,努力在群众读者中找市场,拓宽读者面。

第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适应市场相结合。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是党刊的首要任务。党刊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按照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同时,党刊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是产品就会有一个适应市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期刊选择的自主权在读者手里,即使行政摊派,阅读行为也不可能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是检验党刊的基本标准。这就需要党刊正视现实、直面市场,要想在市场经济中有所作为,就得适应市场,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读者需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定要与市场取向有机结合,这也是新形势下党刊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重要课题。

第四,坚持阵地建设与多元经营相结合。近年来,一些新媒体,如电子媒体、互联网等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信息的传播,也提高了人们的阅读效率。特别是网络媒体对一些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的及时传播,使得报刊等平面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因此,党刊在搞好主阵地建设的同时,也必须实施多元经营战略。

首先,要借助现代化手段提高党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方面,要通过电视、各类知名网站等介绍党刊的内容,刊登精品文章,着力介绍宣传党刊,让越来越多的读者认识、了解党刊;另一方面,要创办党刊网站,增加人们对其接触、认识和了解的机会,从而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其次,要实施多业经营,提高党刊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多业经营既包括印务、发行、广告经营,也包括对刊物本身的经营。经营刊物是首要任务,是第一位的经营,也是多元经营的前提、基础和根本。党刊自身的经营与多业经营是一个大的经营战略体系,党刊只有把质量搞上去,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才能扩大发行量;也只有真正占有了发行市场份额,才会有多业经营的资本,才会受到广告主的青睐,党刊才能做到围绕主业,辐射文化产业,向相关产业延伸,实现良性的循环和互动。

二、以明确的舆论导向和党性原则为“总抓手”

第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政治家办党刊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整个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指导思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们国家新闻事业发展的政治需要、战略需要,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政治家办党刊的原则。

第二,党刊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即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根本指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首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认识和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面对日益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团结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奋勇前进,这是党刊的主旋律。其次,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寻找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在处理两者关系时,最基本的准则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运用市场经济的有效机制,实现新闻出版产业的经济效益,做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再次,要坚持“立足本国”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坚持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党刊编辑工作要深深扎根于中国现实的肥沃土壤,反映亿万人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讴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总结亿万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传播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及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最新成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此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做到既不盲目媚外也不盲目排外,将继承发扬与吸收借鉴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引导、激励人心的作用。

第三,舆论监督要把握好“度”,做到帮忙不添乱。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党刊的办刊原则,也是保证我们党领导新闻宣传工作健康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针。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是不要舆论监督。开展舆论监督,是我们的事业及党和政府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党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现。

卓有成效地开展舆论监督,必须牢牢把握三点:一是积极,二是审慎,三是正确。积极,就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发现社会上的消极现象,敢于拿起批评的武器作斗争,而不是消极观望,回避矛盾,无所作为。同时还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从大局和中心工作出发,追求最佳的社会效果,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其负面影响。审慎,是指要有科学的态度、严格的程序,而不是不讲分寸、不讲方式、不看时机地鲁莽行事。正确,是指出发点要正确,揭露或批评的事例要准确,力戒人为的夸大和渲染,要坚决反对恶意炒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党的喉舌,党刊一定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党的建设的新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党刊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融媒体时代党刊如何做好选题策划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共创党刊融媒新时代
——全国地方党刊工作交流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之道——连锁经营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性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