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百益无一害

2011-08-15毕红凤

支部建设 2011年22期
关键词:群众监督监督机制腐败

■毕红凤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百益无一害

■毕红凤

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在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后,常常会忏悔。但这些忏悔有的是发自内心的,有的却仍然是在为自己变相开脱,将自己的腐败归结为“监督缺失”。比如海南省东方市原市委书记吴苗在忏悔中说道:“我认为造成自己腐败变质堕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监督机制没有很好落实和严格执行,也是一个客观原因。”

我们的社会对官员缺乏监督吗?我看不是,我们有许多监督渠道——专门机关的监督、上级监督、同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监督制约的网络遍布在我们周围。且不说那些专门机关的监督、上级监督、同事监督的得力与否,至少广大群众还是很有监督的热情的。但是群众的监督常常是上不了台面的,群众的热情监督在一些官员那里会遇到一些冷冰冰的阻力。一些领导把群众对自己的监督看成是与自己过不去,甚至打击报复。群众一给他提意见,马上会如火烫了一般跳起来,反击、指责、冷落,甚至将提意见的人边缘化。其实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些善意的建议,或者对领导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提醒一下而已,连这也不愿意接受,群众还敢监督么?

所以,我认为这些贪腐落马的官员实在矫情,为什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这么不愿意接受监督、这么排斥监督,还口口声声监督机制没有很好地落实和执行。如果一个领导是堂堂正正的,一切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当好人民的公仆,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那么,他就会接受监督,欢迎监督,创造条件让大家监督,这样可以防止自己脱离群众,也就不会走上腐败的道路。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坦坦荡荡的领导干部是不会害怕群众提意见的,他会接受这些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总之,领导干部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百益而无一害。

猜你喜欢

群众监督监督机制腐败
关于群众监督制度化建设的思考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创新分析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在国有企业中实施民主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