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四真”法破解基层涉纪信访难题

2011-08-15中共芮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建军

支部建设 2011年22期
关键词:信访工作纪检监察案件

■中共芮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张建军

运用“四真”法破解基层涉纪信访难题

■中共芮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张建军

近年来,处理基层涉纪信访已经成为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问题有的涉及多方利益,有的还存在许多无理要求,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在全省解决基层涉纪信访积案“百日会战”工作中,芮城县纪委监察局探索运用倾真情、下真功、明真相、动真格的“四真法”破解基层涉纪信访难题,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心系民生倾真情。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信访群众是社会里的特殊群体,往往在生活上有更多的困难,经历上有更多的不幸。在“百日会战”中,把处理涉纪信访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有效途径,努力做到情况在基层了解、感情在基层融洽、问题在基层解决、形象在基层树立。

一是领导重视抓信访、听民声。在“百日会战”工作中,作为“第一责任人”,县委书记王正风对此项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坚持每周听取一次信访案件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多次要求要积极做好上访接待工作,全力以赴解决好信访问题,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县委副书记、县长董旭光对“百日会战”工作给予了全力支持,一次性拨付专项工作资金20万元,并一再强调,查处违纪问题不能计较经济成本和代价。

二是纪检干部走基层、察民情。在“百日会战”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除正常办公值班人员外,做到了全员参与,全力以赴,深入一线,集中查办涉纪信访案件,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纪检监察干部和群众促膝谈心的身影。纪检监察干部的一片真情和执着,不仅感动着普通百姓,还感化着信访当事人。

三是办理案件送真情、解民忧。只有多了解基层实情,方能言之有据;多集中群众智慧,方能言之有物;多贴近百姓需求,方能言之有理。在处理涉纪信访工作中,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都心怀爱民之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而保证了每一起信访案件的较好解决。

二、健全机制下真功。在处理涉纪信访工作中,我们在坚持信访信息报送、重要情况反馈、信访举报回访等制度的同时,重点建立健全五方面制度,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实行信访绿色通道制度。今年,我们开设了“芮城纪检监察网”,专门设立了网上书记信箱,广泛接受社会各界信访反映;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通过《芮城信息》开通了免费邮寄通道;根据信访矛盾易发多发的特点,我们还在10个乡(镇)、10个条管单位、3个旅游景区和县直各单位醒目位置设立了100个专项举报信箱,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实行领导包案限时办结制度。对上级交办和群众反映的每一起涉纪信访案件,我们都由县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包案负责,明确责任科室和人员,做到问题不解决不脱勾,一包到底。同时还对所有涉纪信访件明确办结时限,坚持每周一汇报,半月一通气,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三是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制定了信访举报工作百分制考核办法,按照细化任务、量化考核的原则,对信访举报工作分解为5大类14个小项,由县纪委信访室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季度通报、年终总评,排在后两名的要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特别是对处理涉纪信访工作中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问题不解决,导致矛盾激化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给予党政纪处分。

四是实行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制度。部分村干部法纪观念淡薄,即使按规定处理也难以引起警示,这是一个难点。针对这些人不怕处理但怕丢人的特点,我们对查处的部分典型案例经过认真整理后,以版面形式在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进行展出,不但使全县干部从中接受教育,也使当事人和有违纪苗头的干部思想受到触动,真正在纪律面前不愿违、不敢违。

五是实行查案治本制度。在查处涉纪信访案件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进行调研分析,要求每个工作小组在案件办结时,都要写出一份总结报告,分析案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揭示腐败现象滋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完善相关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三、查清事实明真相。真相迟迟不到,传言就会持续发酵。这要求我们必须在迅速查清事实真相上下工夫,切实让真相跑过传言和谣言,让群众明白事实,不传言,不信谣,让信访人尊重事实,不缠访,不闹访。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三个深入”,做到顺藤摸瓜、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全力查清事情真相。

一是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对每一起涉纪信访案件,我们由包案领导带领调查组人员下乡入户,实地调查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必要时长期住村,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及时收集第一手材料和有关证据,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二是深入查找问题根源。针对部分已按规定处理但上访人仍不满意的案件,我们按照“问题在哪里,原因是什么,难题如何破”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扩大调查范围,深入查找问题症结,分析研判群众诉求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可以解决的,对合理合法的诉求明确时限,尽快落实兑现;对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当面给群众讲明政策,做好疏导化解工作,给上访人一个明白,还当事人一个清白。

三是深入进行调查处理。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涉纪信访案件,我们坚持有案必查,有查必果,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确保问题妥善解决,矛盾有效化解。比如上访人杨某反映某单位干部姚某侵占其石料款20万元的信访案件,经调查,举报失实。但调查中发现姚某存在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友经营活动谋利益的错误行为,县纪委给予姚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上访人对处理决定不服,曾多次携家人到市、赴省、进京重复上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为确保息诉罢访,作为纪委书记,我主动包案,从源头查起,从小处入手,带领纪检干部多次深入办案一线召开案情分析会。纪检干部的真诚感动了他,表示不再越级上访。

四、严肃处理动真格。“领导批来批去,信访转来转去,群众跑来跑去,事情拖来拖去。”这曾是在信访人中流行的一个“段子”。话虽简单,却反映出我们信访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对此,我们要求,对涉纪信访案件要以纪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要把信访案件办成当事人满意、老百姓服气、办案人员硬气的铁案,真正做到给上访人一个答复,给群众一个交代,还社会一个正义,树立纪检监察干部铁军形象。

猜你喜欢

信访工作纪检监察案件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纪检监察工作也要“高质量”——安康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5年探索
现阶段国企信访工作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左脚丢鞋”案件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新时代提高基层信访工作水平的路径研究
做好基层信访工作 共建平安家园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次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