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赶考』的姿态对待顺境

2011-08-15■李

支部建设 2011年18期
关键词:顺境逆境考验

■李 泉

以『赶考』的姿态对待顺境

■李 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要谨防“精神懈怠的危险”。实践证明,导致精神懈怠的原因,往往不是逆境,而是顺境。知耻后勇,苦尽甘来。一个人身处逆境时,容易奋起勃发,过于顺利则可能忘乎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强化这样一种意识:越是顺利,越要小心谨慎,不为鲜花和掌声遮望眼。

晚唐诗人杜荀鹤写过一首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诗句揭示了一个浅显易懂而又意蕴深刻的道理:“泾溪石险”对人是一种考验,“平流无石”更是一种考验,而且是更为严峻的考验。诗人所说的“泾溪石险”和“平流无石”,其寓意就是顺境和逆境。

现实生活中“平流无石有沉沦”的事例并不鲜见。最近,一篇题为《水利局长“溺水”记》的文章,被众多媒体转载。文中主角曾涛读书、工作、从政十分顺利,35岁就成为湖南省直机关最年轻的专家型副厅级干部。然而,正当他春风得意时,却因滥用职权、贪污受贿锒铛入狱。面对高墙,他苦苦思索,道出了自己蜕变的重要原因:“顺境中看不到风险,经不住磨难,不拘小节,放纵自己,结果栽了个大跟头,咽下人生的苦果。”

智者以他人的惨痛教训警示自己,愚者以自己的惨痛代价唤醒他人。曾涛的经历告诉我们,越是发展顺利,越要倍加珍惜、慎之又慎,否则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1949年3月,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当时,尽管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新中国即将诞生,但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这是进京赶考,希望考个好成绩,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他还警示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面对顺境的明智选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党的发展无止境,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目标扬帆启航,“赶考”也没有穷期。每个党员都需经常冷静思考,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做到成绩面前不停顿,赞扬声中不自满,始终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

生长于参天大树下的树苗,因其依赖大树庇荫而最终只能成为灌木。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学会与人相处所需的宽容和忍让,学会自律和坚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笔者由衷地劝告那些想靠“拐棍”走路的同志:用自己的脚走路吧!尤其以“赶考”的姿态对待顺境更为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顺境逆境考验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顺与逆
顺与逆
眼力大考验
眼力大考验
完形填空Ⅳ
考验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人生三境遇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