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昭阳区种子市场现状及管理对策

2011-08-15昭阳区种子管理站657000蒋志刚邱建林

云南农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标签经营种子

□昭阳区种子管理站 657000 蒋志刚 邱建林

1 昭阳区种子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现状

2007年种子体制改革后,昭阳区种子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由原来的国有种子公司为主导逐渐转变为以民营种子企业为主渠道,并形成众多乡(镇)个体代销户为主要分销网点的格局。全区玉米杂交种子销售量100多万kg,水稻种子10多万kg。目前昭阳区共有注册资金500万元的种子企业2家,外地种子企业驻昭分公司2家,种子代销门市200多家,农作物种子经营持证人员186人。

1.2 存在问题

1.2.1 经营品种多、乱、杂现象突出。经调查统计,2011年在昭阳区境内销售的杂交玉米种子品种就多达120多个,品种来自全国各地,这些品种有国审、省审、市级特审,也有极少部分未经审定的,仅2011年昭阳区种子管理站就检查出未经在本地试验试种就上市销售的玉米杂交新品种30多个,虽已责令下架退货,但仍有一定数量流入种子市场,给我区粮食生产安全埋下一定隐患。

1.2.2 经营者赔偿能力差,专业素质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规定,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的损失,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按“先赔偿,后追偿”的原则进行赔偿。而昭阳区的200多家种子销售门市大多是个体经销户,规模小,资金实力差,赔偿能力较弱,专业素质低,一旦售出的种子因质量等问题涉及农民损失的赔偿,大多推诿扯皮,极大地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大多数经销商不学法也不懂法,种子方面的专业知识匮乏。

1.2.3 标签标注不规范。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昭阳区种子市场时有标签标注不规范的现象,并伴有假劣种子在市场上销售。

1.2.4 种子经营档案建立不够完善。通过对昭阳区种子市场的检查,部分种子销售公司和个体销售商种子经营档案建立不够完善,甚至出现没有档案的情况。

2 今后种子市场管理的思考

2.1 严格市场准入,逐步规范市场

依照种子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品种准入,对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品种禁止进入市场销售,对已进入市场销售的不合法种子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从重打击。

2.2 标签管理

对于标签标注不符合规定的,一是责令改正;二是对其存在的问题逐步展开深入调查,查清问题的实质,再结合法律规定,依法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3 抓源头,严格证照核查管理

一是把好市场准入关,认真审查种子企业有关申报资质,做好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对经营场所、加工仓储、检验设备以及人员资格证明应重点进行审查,防止弄虚作假;二是对于持证的种子生产、经营者,检查是否存在超范围生产、经营行为,生产经营条件是否发生变化等,以证照管理促进市场秩序不断规范。

2.4 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保证种子质量

市场抽查要有针对性,抽查作物应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当地种植面积较广、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以及种植效益较高的作物,提高抽查效果。通过抽查,对于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的或质量标准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应按劣质种子进行处罚,促使种子企业提高质量意识。

2.5 全面检查经营档案,强化种子企业自律意识

检查重点是企业有无档案,填写内容是否真实全面,特别是有无故意作假行为。种子企业必须如实全面地填写生产、经营档案,对于不符合《种子法》有关规定的,必须依法进行处罚,强化种子企业自律意识。

2.6 依靠社会监督,促进市场秩序好转

通过公布举报电话,受理农民投诉和进行纠纷处理,使种子管理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种子市场情况了解更加全面深刻,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而种子企业在强烈的社会监督下也会收敛不法经营行为,逐步走向依法经营。

2.7 主动与工商、公安部门联合,加大种子市场整治力度

种子管理部门存在执法经验、经费不足等实际问题,加上种子零售市场取消许可证制度,仅靠农业执法不能最有效地打击违法经营。因此种子管理部门在市场管理中要克服其局限性,把种子工作置于社会大环境中,主动与工商、公安部门联合,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种子市场环境。整合资源,加大力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不法行为。

猜你喜欢

标签经营种子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桃种子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可怜的种子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之道——连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