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土地资源看五常市水田的发展前景

2011-08-13杨洪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五常市农业用地水田

杨 瑛,杨洪明

(五常市河道管理站,黑龙江五常150200)

自2010年年末,五常市政府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在五常市域范围内大力扩展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从水资源的角度对五常市可发展水田面积进行分析,结论是:在正常年和偏枯年可供水资源量可以满足现状各行业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1]。

随着发展水田灌溉面积和旱田喷灌面积的增加,磨盘山水库向哈尔滨市供水达到设计能力,正常年也会出现可供水量和需求的矛盾。这就说明五常市要发展水田面积,长远看仅从水资源的角度分析还是不全面的,没有考虑到五常市现有的土地分布和使用情况,本文从土地资源方面分析扩大水田种植面积的前景。

1 五常市土地资源总量

全市土地面积75.02万hm2,经过多年的不断开发,利用土地现状发生了极大变化:耕地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林、牧用地缩小,尚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潜力逐渐减少,只有已利用的土地资源深度开发潜力很大。

到2010年底,五常市已利用土地74.37万hm2,占总面积的 99.13%。农业用地67.02万hm2,其中耕地25.86万 hm2,林地40.61万 hm2,牧草地0.07万 hm2,其他用地0.48万hm2;建设用地3.18万hm2,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43万hm2,交通用地0.28万hm2,水利设施用地0.47万hm2;荒草地1.16万hm2。

2 土地资源现状及原规划

五常市土地资源可利用量与原规划预测表见表1。

表1 五常市土地资源可利用量与原规划预测表 hm2

按照五常市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未来11 a耕地保持不减少,建设占用农业用地通过开发没利用土地和城乡规划节省土地、土地整理中新增农业用地补充。农业用地只作小幅度调整,可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主要来自没利用土地中的荒草地和土地整理中新增农业用地。

2010年土地资源用于农业67.02万hm2,2012年土地资源可用于农业66.99万hm2,2015年土地资源可用于农业66.97万hm2,2015年土地资源可用于农业66.93万hm2。从这个规划看,五常市的土地资源用于农业的用地是逐年减少的,而新一届市领导班子,在中央和省提出的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的号召下,还要在未来几年内增加水田种植面积,增加农业耕地面积的想法实施难度很大。

3 各行业对土地资源的需要

2012年规划全市农业用地66.99万hm2,即耕地25.86万hm2,林业用地40.54万hm2,牧业用地0.07万hm2,园地0.52万hm2;其他用地增加到7.55万hm2。需求土地74.53万hm2。

规划期间土地资源可利用量增加0.18万hm2,可利用土地达到74.53万hm2。满足需求。

规划2015年全市农业用地66.97万hm2,即耕地25.86万hm2,林业用地40.54万hm2,牧业用地0.77万hm2,园地0.52万hm2;其他用地增加到7.57万hm2,其中城乡居民点及交通、工矿建设用地增加0.03万hm2,水利建设用地增加6.7 hm2。需求土地74.53万hm2。规划期间土地资源可利用量增加6.7 hm2,可利用土地达到74.53万hm2,满足需求。

规划 2020年全市农业用地66.93万hm2,即耕地25.86万hm2,林业用地40.54万hm2,牧业用地0.07万hm2,园地0.47万hm2;其他用地增加到7.60万hm2,其中城乡居民点及交通、工矿建设用地增加0.03万hm2,水利建设用地增加到0.01万hm2。需求土地74.53万hm2。

规划期间土地资源可利用量增加0.01万hm2,可利用土地达到74.53万hm2,满足需求。

4 土地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按照五常市原来发展规划,土地可供给量以保证农业用地基本不减,保证粮食生产需要为基本原则,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资源,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土地资源供给指标,最大限度做到土地资源供需平衡。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开始,五常市政府目标在未来几年内要增加耕地1.34万hm2,这个目标现在实现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五常市未利用的荒草地仅1.16万hm2,在五常市人口密度如此大的地域,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已经最大限度的开发,未开发成耕的土地肯定是或多或少不具备作为耕地的原因。

5 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五常市土地资源完全可以在保证基本不减少农业用地和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满足水利建设、交通、工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地的发展需要,但要再增加耕地,将会影响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土地使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年来大力发现工业经济,占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农业与工业的效益来比较,肯定是要首先考虑重点发展工业经济,这就又与保障农田面积,确保粮食产量的目标想悖,因此说五常在目前地表水资源已经达到使用极限的情况下,再没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水田面积的想法不切合实际。

[1]马志云,郭丽莉.从水资源看五常水田发展的前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9(2):243.

猜你喜欢

五常市农业用地水田
破解设施农业用地保障难 基于四川省崇州市的调查与思考
2015—2020年徐州市农业用地时空变化分析
莫里斯的短篇小说——《小个子法国人和他的水田》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五常市人民政府:品牌引领五常大米产业新形象
谈五常水稻种植快速发展的因素
近世长三角南缘的水田经营与环境博弈
五常大米
凤头猪肚豹尾说“白传”——读《白水田传》
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