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廖仲恺夫妇诗画联情

2011-08-06耿永德

对联 2011年13期
关键词:何香凝国土卧室

●耿永德

(455133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西蒋社区209号)

廖仲恺在香港与富商家庭出身而思想激进的绘画达人何香凝相识后,常去何府,何香凝每次与他碰头都是在客厅,他们除谈工作外,从不说个人私事。

一次,廖仲恺又去何府找香凝,恰巧何香凝不在,正欲走时,何老板便说:“去她卧室等吧,那里有书画,你可边看边等。”廖仲恺求之不得,欣然前往。

卧室正面墙上挂着两幅何香凝作的画:一幅是兰竹,但竹下无土;另一幅是盛开的荷花。廖仲恺正在欣赏兰竹图时,何香疑回来了。他们谈罢工作之后,廖仲恺又全神贯注地盯着那幅兰竹图,诚恳地说:“这画画得不错,但你不是首创者,类似的画古已有之,还有人题过诗哩!”

何香凝一听,立马兴致勃勃:“哦!你倒说说,古代谁画过这样的画?又题的是什么诗?”

廖仲恺胸有成竹,坦然而道:南宋末年爱国诗人郑思肖,工绘画,擅长兰竹。所画墨兰,不画土,以示宋亡无国土也。平居坐卧必南向,自号所南。明末崇祯进士林子野,亦能画,明亡之后,与郑所南同属伤心人,故作一首六言诗:

所南之兰无土,

耻斋之竹有根。

想见千百年后,

荧荧纸上血痕。(注1)

廖仲恺吟罢又注视着墙上的兰竹图说:“你作此画也寓意深刻:香港被英国人掠夺,此地无国土也!”

何香凝听了廖仲恺这肺腑之言,对这帅哥儿嫣然一笑,也掏出了心窝子里的话:“我原以为你们这些革命青年,只会喊喊口号,游游行罢了。没想到,对那颇为生僻的诗你也能讲得头头是道,对这有竹无土画了如指掌,真了不得!你也喜欢绘画吗?”

廖仲恺凝视着美眉,笑哈哈地说:“你有天赋,我是个大笨蛋,哪会作画?”

何香凝连忙道:“哪里,哪里!我也只是涂鸦而已。”她说着指了指那幅荷花,暗示他对这画也评论一番。

廖仲恺盯着怒放的荷花,脱口吟道:

朋友赏荷宜执手;

文章落笔莫随群。

聪颖的何香凝一听那上联的弦外之音,不由得两颊泛红,连忙趁热打铁:“欢迎夷白(廖仲恺又名夷白)常来我家玩,常为我的画儿作点评。”

很快,这对心心相印的青年便走向了红地毯,从此,这对夫妇成了亲密的革命战友。

1925年8月20日,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廖仲恺,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时年48岁。万分悲痛的何香凝挥泪撰挽联——

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

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

(注2)

注1:此诗见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4月笫1版《六言诗三百首》178页,题目是:为鄢德都画竹。

注2:此联见《古今名人挽联》266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9月笫1版。

猜你喜欢

何香凝国土卧室
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探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卧室奇案
查理的卧室
何香凝:同盟会里的“傲骨贤妻”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温馨家园之我的小卧室
不用人间造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