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羟甲基纤维素钠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2011-07-31范绍翀潘永钟晓声叶浩昕黄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术腔复查出血量

范绍翀 潘永 钟晓声 叶浩昕 黄桢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术腔渗血、积血是早期影响术腔恢复的主要因素,常规以膨胀海绵等材料填塞术腔、压迫止血;但临床上常发现,术后第2、3天拔除鼻腔填塞物时,术腔有较多积血或少量渗血,或者术腔贴附血痂,对术腔的早期恢复均造成影响。我科采取术中在术腔铺填羟甲基纤维素钠(止血绫),有效减少术腔渗血,为术腔早期恢复创造良好条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8.2±4.6)岁。将50例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6例,男性16例、女性 10例;平均年龄(39.5±5.0)岁;对照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7.8 ±4.1 岁)。

1.2 手术方法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于入院后第2天或第3天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试验组患者,术腔以止血绫铺填后,再于中鼻道、总鼻道填塞膨胀海绵各1条;对照组术腔仅在中鼻道、总鼻道填塞膨胀海绵各1条。试验组患者中20例患者行双侧上颌窦开放+双侧筛窦开放术,6例患者行双侧上颌窦开放+双侧筛窦开放+双侧额窦开放术;对照组中20例患者行双侧上颌窦开放+双侧筛窦开放术,3例患者行双侧上颌窦开放+双侧筛窦开放+双侧额窦开放术,1例患者行双侧上颌窦开放+双侧筛窦开放+双侧蝶窦开放术。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位医师主刀。

术后24~48 h,抽去鼻腔填塞的膨胀海绵;1周后复查,要求患者坚持激素喷鼻治疗[1],2次/d,双侧鼻腔每次各2喷,直至术后3个月。术后1周,1、2、3个月对患者行鼻内镜复查及问卷调查,做鼻内镜检查时进行Lund-Kenndedy评分。术后1周复查记录出血量。出血量以吸引器容器中的容积血量及棉片数计算,每块棉片按1 mL计算[2]。鼻内镜复查均由主刀医师进行。

1.3 疗效评定标准

1)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是一条长10 cm的标有10个刻度的标尺,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症状最轻,10分表示症状最严重,让患者在标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对所有鼻窦炎症状严重程度的总体评估的相应位置[3]。

2)Lund-Kenndedy评分法:由手术医师在术后复查时对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评估鼻腔黏膜情况。该评分系统根据双侧鼻腔的息肉、水肿、鼻漏、瘢痕、结痂情况对鼻腔黏膜恢复做出评分。①息肉:0=无息肉,1=息肉仅在中鼻道,2=息肉超出中鼻道;②水肿:0=无,1=轻度,2=严重;③鼻漏:0=无,1=清亮、稀薄鼻漏,2=黏稠、脓性鼻漏;④瘢痕:0=无,1=轻,2=重(仅用于手术疗效评定);⑤结痂:0=无,1=轻,2=重(仅用于手术疗效评定)。每侧0 ~10,总分0 ~20[4]。

1.4 统计学处理 复查时,出血量、VAS及Lund-Kenndedy评分数据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患者均按时复查、坚持用药。术后1周复查时,试验组出血量为(2.70 ±0.37)mL,对照组为(3.77 ±0.76)mL,2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063,P <0.05)。

术后1、2个月VAS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术后1、2个月Lund-Kenndedy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术后4次复查,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前后VAS

表2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Kenndedy评分

3 讨论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住院期间的术腔处理以清除积血、血痂为主[5],因此,减少术腔积血有利于术腔恢复。可吸收性止血绫(泰绫)是一种无菌、水溶性可吸收止血物,主要化学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遇血或渗出液后可以吸附液体,溶解膨胀,形成凝胶,紧密贴附于出血创口表面,对术腔通气、引流无明显影响。约10 d,凝胶自行吸收,组织反应小,最后大部分通过循环系统排出体外;可以吸附红细胞,黏附血小板,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止血、防粘连及促进组织修复愈合作用。鼻腔内有丰富的血管,止血绫有助于控制毛细血管、静脉和小动脉的出血及大面积的渗血。

本研究中,术后1周复查,试验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表明止血绫的应用能有效减少术后术腔出血。但术后1周复查时,VAS与Lund-Kenndedy评分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们考虑术后1周内术腔变化以积血为主,术腔黏膜恢复在第1次复查清理积血后才得以较好地进行,因此术后1周患者自主感觉及客观术腔恢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复查,VAS与Lund-Kenndedy评分,试验组均比对照组好,提示试验组患者自主感觉较好,且与术腔恢复客观评价结果一致,表明试验组术腔恢复较好。术后3个月复查时,术腔黏膜已基本上皮化[6],此时VAS与Lund-Kenndedy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合术后复查的出血量、VAS及Lund-Kenndedy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出血量较少,提示止血绫不仅具有止血效果,而且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利于早期术腔恢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间术腔恢复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因此,可吸收止血绫用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腔填塞,有利于术腔早期恢复。(本文所有作者与研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厂商无任何经济利益关系)

[1]于睿莉,朱东东,董震.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糖皮质激素对鼻黏膜重塑的影响[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10):773-776.

[2]周兵,崔卫新,王丹妮,等.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填塞物的选择及效果比较[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1):59-61.

[3]Lim M,Lew-Gor S,Darby Y,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assessment instruments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J].Rhinology,2007,45(2):144-147.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南昌)[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6-7.

[5]李德炳,古庆家,马志跃.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处理时机及频度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5):74-76.

[6]王全桂,毕青玲,肖水芳,等.慢性鼻及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及黏膜上皮化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15(10):573-576.

猜你喜欢

术腔复查出血量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乳突根治术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再植入病例分析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鼻内镜术后术腔纳吸绵的处理方式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化湿通窍方对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术腔黏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