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锯齿形偏沟设计方案

2011-06-29吴祖德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7期
关键词:锯齿形分水纵坡

吴祖德

(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常州213003)

0 前言

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当纵坡小于0.3%的路段,按常规道路横坡为2%,一般不设置平石,可在现浇的路边宽度为0.5 m范围内,设置锯齿形偏沟,雨水口间距不大于40 m,挑、落水点高度变化,采用“上1下5”法,满足锯齿形偏沟不小于0.3%的要求。图1为锯齿形偏沟设计纵向示意图,图2为水泥混凝土路锯齿形偏沟设计横向示意图。

偏沟平面、立面见图3、图4。

图1 锯齿形偏沟设计纵向示意图

图2 水泥混凝土路锯齿形偏沟设计横向示意图

图3 锯齿形偏沟平面示意图(偏沟宽50 cm,上挑1 cm,下落5 cm,雨水口最大距离40 m,侧石标准段外露15 cm)

1 设计方案

为能把锯齿形偏沟设计限在50 cm宽度范围(见图2),挑、落水点高度变化采用“上1下5”法,“上1”是由于变化范围仅限50 cm宽度,由2%改为0%,按标准断面挑高为:2%×50 cm=1 cm,总差与原来“上 3下 3”相同为“6”,主要按雨水口最大间距40 m为依据,平石在落水点处最大坡度为12.00%。

设计方案采用常州市现有侧石的情况下的侧石埋深见表1。

图4 锯齿形偏沟立体示意图(偏沟宽50cm,上挑1cm,下落5cm,雨水口最大距离40m,侧石标准段外露15cm)

表1 设计方案采用常州市现有侧石的情况下的侧石埋深表(上挑1、下落5)

设计方案采用新尺寸侧石的适用情况见表2。

表2 设计方案采用锯齿形偏沟新尺寸侧石的适用情况表(上挑1、下落5)

2 锯齿形偏沟分水点距离计算

按雨水口距离为40 m(注:设置锯齿形偏沟后,雨水口距离可不再缩短),侧石高差按上挑1 cm,下落5 cm计算为△h=h1-h2=6 cm,i1=i2≥0.3%。

2.1 计算说明

(1)一般情况下的计算公式

(2)当i1=i2设时,建立方程式

由式(2)得:L2=L-L1代入式(3)得

表3 总落差△h=6 cm雨水口距离为35~37 m不同道路纵坡的锯齿形偏沟分水点距离表

(3)已知△h=6 cm、不同雨水口距离L,根据L1、L2、i1、i2的计算公式,可制成 Excel电子表格,计算出不同雨水口的距离、不同道路纵坡时的分水点距离表。

2.2 制成的表格

表3、表4为总落差△h=6 cm雨水口距离为35~40 m不同道路纵坡的锯齿形偏沟分水点距离表。

表4 总落差△h=6 cm雨水口距离为38~40 m不同道路纵坡的锯齿形偏沟分水点距离表

3 小区水泥混凝土道路的锯齿形偏沟

小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雨水口间距最大不会有40 m,有时仅30 m或20 m,雨水口间距为其他不同雨水口最大间距,不同落水高差情况,列于表5。

4 结语

城市道路雨水口距离最大为40 m时,设计方案采用偏沟宽度为50 cm,临雨水口处的局部最大横坡为12.00%,不会对行人穿越(特别是交叉口进口坡等处,落水点附近)和有非机动车通行的道路有影响。

[1]吴祖德.剖析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锯齿形偏沟的工程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2).

[2]胡佳萍.城市道路中锯齿形街沟的工程设计实例和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08,(137).

表5 偏沟宽度50 cm不同落水高差不同雨水口间距表

猜你喜欢

锯齿形分水纵坡
基于路面排水需求的超高过渡段临界纵坡量化研究
基于闲置分水指标的黄河分水方案调整研究
锯齿形双层玻璃幕墙供冷期传热性能数值模拟
锯子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道路最小设计纵坡探讨
高铁站锯齿形站台雨棚施工技术研究
锯齿形结构面剪切流变及非线性本构模型分析
揭示车路协同矛盾 破解长大纵坡难题
分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