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视频通信业务的关键技术

2011-06-27钮颖彬

电信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码率机顶盒互通

凌 颖,钮颖彬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上海 200122)

1 概述

随着通信市场的不断发展,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移动分流加剧,传统固网用户的ARPU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这种市场竞争情况下,为了保证中国电信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电信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目标,其中宽带网络和基于宽带网络上开展的宽带增值业务,如视频通信业务就是转型业务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视频通信业务是指基于宽带互联网络,以IPTV机顶盒、PC客户端以及3G VT手机等具有视频编解码能力和视频显示能力的设备作为终端,通过视频互通网关实现视频通话的业务。不同网络之间的视频互通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IPTV业务的发展,增加固网用户的粘合度,而且还能够加速3G移动视频业务的发展。

要实现不同网络终端之间的视频互通,就必须解决音视频编解码转换、协议转换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影响不同终端视频互通的关键要素。

2 视频互通的关键技术

2.1 媒体转换要求

由于IPTV、PC客户端、VT手机的屏幕大小、设备性能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终端媒体支持能力各不同,因此需要引入视频互通网关来实现媒体转换。如果要实现视频互通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媒体转换的问题。

2.1.1 分辨率转换

视频分辨率是指视频成像产品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由于视频互通终端IPTV、PC、手机的屏幕大小差别很大,支持的分辨率也有所不同。

·标清机顶盒上采用的分辨率是320 dpi×240 dpi或352 dpi×288 dpi(CIF),高清机顶盒上采用的分辨率是 640 dpi×480 dpi或 720 dpi×576 dpi(D1)。

·PC客户端上采用的分辨率是 352 dpi×288 dpi(CIF)或 176 dpi×144 dpi(QCIF)。

·VT手机上采用的分辨率是176 dpi×144 dpi(QCIF),352 dpi×288 dpi(CIF)可选。

在视频互通过程中,图像分辨率通常只能适配较低的一方,即视频互通网关能够将高分辨率转换成低分辨率,但不能将低分辨率转换成高分辨率。

在视频互通过程中,图像分辨率通常只能适配低的图像分辨率,IPTV上显示的分辨率只能与VT手机上的分辨率相同,即 CIF(352 dpi×280 dpi),显示在 IPTV 中央,图像尺寸为IPTV的1/4窗口大小,图像尺寸大小可以拉伸至全屏,但分辨率不变,由电视机进行适配。

2.1.2 帧率转换

帧数(f/s)或者说帧率是指1 s时间里传输的图片数量,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钟能够刷新几次。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

·IPTV机顶盒PAL制式的帧率是标清不低于15 f/s,高清不低于25 f/s;

·PC客户端的帧率是15~30 f/s;

·VT手机通话期间帧率有可能会改变,取值范围是5~15 f/s。

帧率越高,通常码率就会越高。在带宽高的情况下,帧率高能够获得高的图像质量,但是如果带宽不高的情况下,较低帧率反倒能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2.1.3 码率转换

码率是视频码流的传输速率,也就是经过视频压缩后每秒产生的数据量。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IPTV机顶盒的码率是标清不低于384 kbit/s(ADSL接入),高清不低于 800 kbit/s(ADSL2+接入);

·PC客户端的码率是128~768 kbit/s;

·VT手机的码率是64 kbit/s。

通常IPTV视频流传输是基于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宽带接入的,即为用户提供的是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带宽)。而视频通话时,上下行的传输带宽应该是对称,上行带宽应该与较低的下行带宽相同。通过几种配置的测试比较,对于ADSL2+的环境,码率为384 kbit/s(最大带宽450 kbit/s,平均带宽230 kbit/s),帧率为25的视频质量比较好;对于ADSL的环境,码率256 kbit/s(最大带宽300 kbit/s,平均带宽130 kbit/s),帧率为15的配置视频质量要比码率200 kbit/s(最大带宽260 kbit/s,平均带宽170 kbit/s),帧率为15 f/s的要好些。

2.1.4 编码格式转换

为了适应不同应用的需求,在 MPEG-2、MPEG-4、H.264、VC-1等编码标准中,都定义了档次和等级。档次即Profile,定义了对应比特流语法的限定子集。等级即Level,根据特定档次,定义了对应采用的限制参数集合。一个Profile可包含一个或多个Level,不同档次和等级组合。定义了适合一类应用需求的解码器能力,包括分辨率、速率和解码参数等。档次和等级越高,对应的清晰度越好,相应的速率也越高,解码越复杂。

(1)IPTV机顶盒的视频电话编码标准

①视频编码要求

·标清:H.264 Baseline Profile@Level 3、Main Profile@Level 3或以上,可选H.263 Profile 0 Level 10或以上。

·高 清 :H.264 Main Profile@Level 3、High Profile@Level 3或以上,可选H.263 Profile 0 Level 10或以上。

②音频编码要求

机顶盒终端必须支持G.711音频编码格式。

(2)PC客户端的视频电话编码标准

①视频编码要求

·PC客户端必须支持H.263 Profile 0 Level 10。

·PC客户端必须支持MPEG-4 Visual Simple Profile Level 0。

②音频编码要求

PC客户端必须支持G.711和G.729音频编码格式。

(3)VT手机的视频电话编码标准

①视频编码要求

·视频电话终端必须支持H.263 Profile 0 Level 10。

·视频电话终端可以支持H.263 Profile 0 Level 45。

·视频电话终端可以支持MPEG-4 Visual Simple Profile Level 0b。

·视频电话终端可以支持H.264/AVC Baseline Profile在 Level 1,并具有 constraint_set1_flag=1。

·如果视频电话终端同时能够支持并具有资源使用H.264/AVC和/或MPEG-4,那么SDP提供模式中的视频m行应该使H.264/AVC和/或MPEG-4比H.263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②音频编码要求

·视频电话终端必须支持EVRC或EVRC-B音频编码格式。

·视频电话终端必须支持AMR音频编码格式。

·如果移动终端使用的芯片支持第4代声码器EVRC-B,那么终端可以支持EVRC-B声码器。

·移动终端可以支持13k QCELP语音编码器。

·音频应采用速率填充、成束机制。

综上所述,各类终端媒体需要转换的关键参数如表1所示。

2.2 协议转换要求

IPTV机顶盒、PC客户端、VT手机之间进行视频通话,由于都是基于IMS网络,协议不需要进行转换,视频互通网关只要完成媒体格式转换。

而当IPTV机顶盒和e家客户端进行视频通话时,由于机顶盒终端是基于IMS网络的,而e家客户端是基于软交换网络的,由于互通终端处于不同网络中,协议需要进行转换,可以由IMS网络中的MGCF实现SIP和SIP-I的信令转换,视频互通网关完成媒体格式转换。

2.3 视频互通网关

实现IPTV机顶盒与PC客户端/e家客户端、VT手机视频互通的视频互通网关(VIG)的模型如图1所示。

VIG:实现IPTV机顶盒与PC客户端/e家客户端、VT手机视频互通的互通功能实体,VIG视频互通网关中包含SIF和MIF功能模块。

SIF:控制互通双方在SIP信令中完成媒体协商,当主被叫媒体类型不一致时,SIF将控制MIF参与媒体协商。

MIF:当主被叫媒体类型不一致时,在会话建立后实施媒体流的转换。SIF通过H.248/SIP协议控制MIF。

在IMS网络中,实现IPTV机顶盒与PC客户端、VT手机视频互通时,VIG视频互通网关实体设置在AS/MRF上。其中,AS进行信令互通,实现SIF的功能;MRF进行媒体互通,实现MIF的功能。

当IPTV机顶盒与e家客户端之间需要实现IMS网络和软交换网络的视频互通时,VIG视频互通网关实体设置在MGCF/IM-MGW上。其中,MGCF控制IMS网络到软交换网络信令层面的互通和媒体能力的协商,实现SIF的功能;当主被叫媒体类型不一致时,IM-MGW实施IPTV机顶盒与e家客户端的媒体流转换,实现MIF的功能。

在现网中,如果有些MGCF不支持VIG视频互通转换功能,则VIG中不实现IMS网络到软交换网络的信令转换,由MGCF实现信令转换;VIG实现媒体流转换。

VIG作为IMS网络以及IMS与软交换互通网络中的实体在进行视频互通时,采用B2BUA模式。

当视频互通双方媒体能力协商不成功、无法直接互通时,可由VIG分别与互通双方进行进行媒体协商,并实施媒体流的转换。

当视频互通双方媒体能力协商成功时,媒体流可直接在互通双方间传送,不需要经过VIG,以节省VIG的资源。

2.4 终端要求

2.4.1 硬件要求

视频通信能力对终端处理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PC的处理能力本来就很强,在PC上实现视频通信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表1 各类终端媒体需要转换的关键参数

支持视频通信能力的IPTV机顶盒需要有专门处理视频编码的处理器,处理器的能力至少要在450 MHz以上。

而在手机终端上无论是用硬件方式,还是软件方式实现音视频实时编解码,均对终端处理能力有较高要求。采用硬件编解码,相对软件方式可降低系统压力,高通MSM6150以上芯片支持视频通信业务处理,但仅对高通平台ODM厂家开放;而用软件方式实现实时性音视频编码对CPU处理能力要求高,主要采用单芯片双核处理器或双芯片方案实现,单芯片双核处理器方案建议至少采用高通MSM7500以上芯片系列,至少达到500 MHz的处理能力。

2.4.2 软件要求

IPTV机顶盒与PC客户端/e家客户端、VT手机进行视频通话时,终端必须支持SIP协议,SIP消息的SDP描述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H.264的描述遵循RFC3984,举例如下:

m=video 49170 RTP/AVP 98

a=rtpmap:98 H264/90000

a=fmtp:98 profile-level-id=42A01E;packetization-mode=0;

sprop-parameter-sets=Z0IACpZTBYmI,aMljiA==

MPEG-4的描述遵循RFC3016,举例如下:

m=video 49170/2 RTP/AVP 98

a=rtpmap:98 MP4V-ES/90000

a=fmtp:98 profile-level-id=1;

config=

000001B001000001B5090000010000000120008440

FA282 C2090A21F

H.263的描述遵循RFC4629,举例如下:

m=video 5132 RTP/AVP 105

a=rtpmap:98 H263-1998/90000

a=fmtp:98 profile=1;level=10

建议支持RFC4566定义的a=framarate行,表示媒体流的最大帧率,举例如下:

a=framerate:25

建议支持3GPP TS 26.234定义的a=framesize行,表示媒体流的分辨率,举例如下:

a=framesize:98 352-288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IPTV、PC客户端、3G VT终端设备本身存在的差异,要实现这些不同终端之间的视频互通,就需要由视频互通网关来完成视频媒体格式的转换,包括分辨率、帧率、码率、视/音频编解码格式等视频要素。

1 RFC3984.RTP payload format for H.264 video

2 RFC3016.RTP payload format for MPEG-4 audio/visual streams

3 RFC4629.RTP payload format for ITU-T rec H.263 video

4 RFC4566.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5 3GPP TS 26.234.Transparent end-to-end packet-switched streaming service(PSS);protocols and codecs(release 6)

猜你喜欢

码率机顶盒互通
一种基于HEVC 和AVC 改进的码率控制算法
基于FPGA的多码率卷积编码器设计与实现
机顶盒上别盖布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
安全使用机顶盒注意五点
基于状态机的视频码率自适应算法
面向VDC组网的VXLAN控制面互通方案探讨
有线电视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测试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