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观审视 科学研判 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

2011-06-22隋洪波

活力 2011年8期
关键词:十二五经济发展

隋洪波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佳市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科学分析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全年的经济工作,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我市“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首先要全面掌握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详细了解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充分认清其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对市域经济进行客观分析,准确判断,然后有的放矢,科学应对。因此,要推动同江经济的科学跨越发展,必须做到“两个认清”,一是要认清我们同江所处的发展阶段;二是要认清我们同江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只有认清了这两个方面,我们才能对同江的未来发展进行理性的战略探索,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看清问题所在,洞悉发展的大势,从而确立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

(一)要充分认清我们同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

纵向看历史,横向看水平。我们必须要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与国家整体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相比,我们只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工业化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前半段,预计到2020年前后将基本完成工业化的任务。2010年,我市工业经济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是21%,远远低于全国48.6%的水平,农业经济所占比重却超过40%,这说明同江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份,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加快工业化进程,尽早赶上全国的步伐,将是今后我们同江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从我们同江在全省各县市所处的位置看,我们的综合实力并不是很强。2007年我市在全省各县市中的综合排名为41位;2008年上升两位,排在第39位;2009年上升一位,排在第38位,位次逐步提升,但速度并不是很快,基本处于中下游水平。从我们同江自身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正处于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刚刚完成了“十一五”的宏伟目标,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我省三年产业项目攻坚战的起步之年,也是推动我市科学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和关键之年”是对我们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总的定位。这个定位,从时间上阐明了我们今年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说,开好局、起好步,是实现同江今后五年甚至是长远发展的关键。

(二)要充分认清我们同江所处的外部发展环境

外部环境的优劣,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于同江所处的外部环境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国际经济发展的环境上看,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孕育重大变革,发展模式面临重大转型,但增长的动力不足,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结束、甚至可能出现反复。总地来说,世界经济结构转向调整期,国际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全球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步入上升期。从国内经济发展的环境看,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仍将持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前提下,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倾斜。同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鼓励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在建、续建项目,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农产品生产和供给。这些政策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对接点和切入口。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随着国家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逐步转向稳健,意味着将合理控制信贷规模,这势必会对我市的投资,尤其是对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带来一定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重大考验。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为我们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大好机遇。特别是对于我们同江而言,随着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升级,《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加快实施,这为我市口岸经济与国际市场良性接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省和佳市总的发展形势上看,省委提出了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的发展策略,其中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都与我市密切相关,必将对我市加快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佳木斯市委提出了“两区两带一城”的战略构想,其中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核心区、三江對俄开放带、三江特色旅游带”的发展举措也将极大推动我市口岸外经贸、农业和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我们现在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面对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境地,加快发展的形势刻不容缓。如果我们不能矢志不渝地保持加快发展的势头,就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丢掉优势、错失良机、陷入被动。

(三)要充分认清我们同江所处的内部发展环境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发展优势,我们同江也是一样,综合同江的地理、经济、历史、人文等特点,同江主要具备了以下五点发展优势:一是优越的区位优势。同江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又处于黑龙江省对俄开放扇形格局的中间地段,是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的三大重要节点之一,从水路到俄犹太州下列港直线距离仅有1公里,辐射能力更可以达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八个联邦主体,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就是我们打好开放牌、搞活口岸经济的先发优势。二是较好的交通优势。我们有铁路、高速公路和水运码头,并且正在积极推进中俄跨江铁路大桥项目建设。三是丰富的资源优势。从自身看,同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市属耕地面积达220万亩,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所需的良好条件。从外部看,与同江毗邻的俄远东地区资源极其丰富,有大量的木材和矿产品资源,这为我们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进出口加工业提供了资源条件。四是独特的民族优势。我市是全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的主要发祥地和聚居地,境内有赫哲族人口1 500余人,占全国赫哲族总人数的1/3;全国仅有三个赫哲民族乡,在同江就设置了两个,这一比较优势几乎是我们同江所独有的。同时,国家正在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和支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政策,这无疑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五是良好的生态优势。我市是全国生态示范市,开发较晚,生态环境保护较好,辖区内有洪河、三江和八岔岛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我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我市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十一五”期间,同江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特别是 “同三”高速公路改造、东西两港改扩建、临江灌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为“十二五”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进入“十二五”,我们将有一批交通和工业大项目加快推进建设,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布局和谋划,这些项目的相继开工和竣工,将进一步改善同江的基础环境,提升同江的经济总量,优化同江的经济结构,创造更好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内生环境。我们完全有理由、有基础、有能力推动同江更好更快发展。但是,我们也还面临着诸多影响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二是城镇化进程较慢。三是民众经济与创业意识淡薄。四是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五是社会精英阶层群体尚未成熟。六是思想解放的程度和服务意识不强。这些问题,亟须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站在2011年这个“十二五”开局的关键节点上,综合研判我们同江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形势,我们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使命同在的机遇期。一个地区的发展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机遇极为宝贵,机遇稍纵即逝。所以,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同江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未来的战略定位,切实增强机遇意识、紧迫意识、忧患意识,树跨越之标、立赶超之志、抢发展之机、行奋发之为。只有这样,我们同江才会在“十二五”时期迈向更好更快发展的新阶段。□(编辑/惠霞)

猜你喜欢

十二五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