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在电力企业的应用

2011-06-22向溪明

云南电力技术 2011年1期
关键词:课题程序目标

向溪明

(云南省电力行业协会,云南 昆明 650011)

1 前言

QC小组 (Quality Control的缩写)即质量管理小组,作用是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强调活动程序的科学化,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结合企业的特点开展活动,形成闭环管理。

2 基本程序

QC小组活动遵循一种科学的活动程序,这个科学的活动程序就是PDCA循环,即P(Plam)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

P阶段通常包含六个步骤,一是选定课题,二是找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是确定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四是分析产生主要问题的各种原因,五是找出主要原因,六是制定对策。D阶段包含着一个步骤,即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C阶段包含着一个步骤,即检查所取得的效果。A阶段包含着两个步骤,即: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3 QC小组活动的具体程序

QC小组活动课题类型根据QC小组活动课题的特点和内容,将QC小组活动课题分为“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创新型”等五种类型。

现场型课题是以班组和工序现场的操作工人为主体组成,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进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现场。

服务型课题是专门从事服务工作的职工组成,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目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服务过程,社会效益比较明显。

攻关型课题是由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组成,它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目的,课题难度大,活动周期长,投入资源多,经济效果显著。

管理型课题是由管理人员组成的,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课题可大可小,效果差别较大。

“创新型”课题QC小组是运用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工具或服务,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

图1 QC小组活动程序

3.1 选择课题

QC小组组建后,首要问题是选择课题。课题来源多样:指令性、指导性、自选。

——指令性课题。由上级主管部门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向小组下达,并同时下达课题要达到的目标值。

——指导性课题。由主管部门推荐,小组根据自身能力选择。

——自选课题。小组根据工作现场的问题点,以持续的质量改进为前提,自选课题开展活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指令性目标一定是指令性课题,但指令性课题不一定是指令性目标。

选题要有依据;选题范围不受限制;选题宜小不宜大;课题能以特性值表达,且有可比性;课题名称应一目了然地看出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抽象。

3.2 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的目的:一是把握问题的现状;二是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为目标的设定提供充足的依据。现状调查的要求:

1)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来表述事实,非常重要。它能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原来隐隐约约感到有什么问题,通过核实数据,就能澄清问题,进一步了解现状。

2)对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通过调查取得的客观数据,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对分类数据进行分析。

3)不仅要收集已有记录的数据,更需要亲自到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

3.3 设定目标

1)目标要量化,并与课题一致。

2)目标值不宜多,通常是1个。

3)目标值要有依据:水平对比、测算分析。

3.4 分析原因

1)要针对课题的症结分析原因。

2)集思广益,找出可能存在的全部原因。

3)逐层展开,分析到底,直至可直接采取对策。

4)“5M1E”是展示原因全貌的类别:人(Man)、设备 (Machine)、材料 (Material)、方法 (Method)、测量 (Measure)、环境 (Enviroment)。

3.5 确定主要原因

1)应对全部末端原因逐个确认。

2)根据事实、数据,用科学方法确定 (现场测量、试验、察看实物、查阅记录、向当事人调查等)。

3)判定是否主要原因的标准,是看其对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

3.6 制订对策

1)针对每条主要原因,充分提出多种改进对策。

2)对每条原因的多种对策,分别进行综合评价,而后比较选定实施的对策。

3)“5W1H”是对策表所列内容的概括。

3.7 实施对策

1)严格按对策表中的措施逐条实施,并做好活动记录。

2)每项对策实施完毕,及时确认效果是否达到其目标。

3)实施过程中可适当穿插有关的学习、训练活动。

3.8 检查效果

1)全部对策实施完成后,在新的生产 (或工作)条件下,收集数据,检查总效果。

2)与课题目标值进行比较,说明效果。

3)检查是否有其他方面副作用。

4)计算经济效益要实事求是;应关注社会效益;效果要经有关主管部门的确认。

3.9 制定巩固措施

1)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对策表中的措施或实施中的措施应纳入相关标准。

2)修订标准,应按规定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执行。

3)巩固措施的表述应精练、具体、明确,能检查。

3.10 总结

1)总结本次课题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2)对小组成员素质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3)提出下一次活动的课题。

4 结束语

QC小组活动应遵循PDCA循环,正确把握QC小组活动程序,结合小组自身的特点来开展活动。所选课题应与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成果报告的整理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工具运用要正确、适宜。

[1]刑文英.QC小组基础教材.(中国社会出版社)[Z].相关QC小组申报的成果材料.

猜你喜欢

课题程序目标
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
给Windows添加程序快速切换栏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