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杨酸对华北落叶松高温胁迫缓解的研究

2011-06-15杨龙丰杨秀清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培养皿水杨酸落叶松

杨龙丰,杨秀清

(1.大同市林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山西大同 037038;2.山西农业大学林学系,山西太谷 030801)

水杨酸对华北落叶松高温胁迫缓解的研究

杨龙丰1,杨秀清2

(1.大同市林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山西大同 037038;2.山西农业大学林学系,山西太谷 030801)

以当年华北落叶松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3种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华北落叶松幼苗体内S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3mmol/L SA处理华北落叶松幼苗后,可提高其体内SOD酶活性,即可显著提高华北落叶松幼苗的抗热性,从而使华北落叶松幼苗在低海拔地区能安全度过酷热的夏季。

华北落叶松种子;水杨酸;SOD酶活性

全球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加剧,增加森林覆盖率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而提高造林成活率是造林成功中最关键的因素。在华北地区,华北落叶松是山地造林首选树种,在实践中,华北落叶松由于抗热性差,在低海拔地区难以度过酷热的夏季。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分析3个不同浓度SA对华北落叶松幼苗体内SOD酶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SA浓度,用以外施提高华北落叶松幼苗的抗热性。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原理

实验依据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氮蓝四唑(NBT)在光下的还原作用来确定酶活性的大小。在有可氧化物的存在下,核黄素可被还原,被还原的核黄素在有氧条件下极易氧化而产生O2-,O2-可将氮蓝四唑还原为蓝甲,蓝甲在560nm处有最大吸收。而SOD可清除O2-从而抑制了蓝甲的形成。光还原反应后,反应液蓝色愈深说明酶活性愈低,反之酶活性愈高。据此可以计算出酶活性大小。

1.2 实验材料

当年华北落叶松种子。

1.3 实验方法

(1)选种处理。从纯净的种子中随机抽取3200粒种子,先用清水冲洗,再用0.001mol/L的高锰酸钾浸泡30min。而后用蒸馏水冲洗1遍,于始温45℃的水中浸泡3d。

(2)摆放种子。发芽皿垫上滤纸,用纱布作为导水器,烧杯中加蒸馏水,即发芽床。将经过消毒浸种的种子分组放置于32个发芽床,每个发芽床上整齐的放置100粒种子,种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免霉菌蔓延感染和幼根相互接触。种粒的排列应有一定的顺序。在每一发芽床上贴上标签,写明送检样品号,重复号、置床日期,以免错乱,然后将发芽器放入光照发芽箱。

(3)常温发芽。把培养皿放于SPX-G型的光照培养箱中,在(23±0.5)℃的全光照下培养14d。在此期间要每天观察发芽情况并保持滤纸湿润。

(4)水杨酸处理。于第15天将华北落叶松幼苗分别移到新的培养皿中,其中24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0.1、0.3、0.5mmol/L的SA(水杨酸),每个浓度8个培养皿,记作处理2、3、4,另外8个培养皿中加蒸馏水,作为对照,记作处理1。将放入幼苗的培养皿放入培养柜中分别培养1~8h,温度(23±0.5)℃,光照为全光照。分别记录各处理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在1~8h的各个时间段的SOD活性,编号为 1-1、2-1、3-1、4-1、1-2,……4-8,前边的数字 1、2、3、4 为处理 1、2、3、4,后边的 1~8代表培养时间。

(5)高温处理。再次制作新的培养器,将SA处理过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再种到新的苗床上,种前用蒸馏水将苗体洗一下,然后放入培养箱,温度调到(45±0.5)℃,全光照,处理 2h,这期间保持滤纸湿润。

2 测定方法

2.1 NBT(氮蓝四唑)反应液配制

(1)配制50mMpH7.8的磷酸缓冲液240mL和 50mL ( 甲 液 : 乙 液 =9∶1)。 甲 液 ∶取Na2HPO4.12H2O 5.370g定容于300mL;乙液:取KH2PO40.34g定容于50mL。

(2)13mM甲硫氨酸。在240mL50mM的磷酸缓冲液中加入0.464g甲硫氨酸,待完全溶解后加入后面的试剂。

(3)63uM氮蓝四唑(NBT)。在30mL溶液(2)中加入0.0112gNBT。

(4)1.3mM核黄素。在溶液 (3) 中加入0.014mg 核黄素;(0.014g/30ml,取 100ul)。

(5)0.1mM核黄素。在溶液 (4) 中加入0.0088gEDTA。

将上述步骤配制的反应液避光保存。

2.2 酶液提取

剪取0.1g植物材料,置于研钵中,加入少许石英砂和1mLpH7.8磷酸缓冲液,分2次加入,在冰上研磨成匀浆;做3份重复,分别转入1.5mL离心管,12000rpm冷冻离心15min,取上清液供酶活测定。

2.3 照光实验

取34支大试管,各加入6ml反应液,从32份酶液中各取50uL分别加入32支中,摇匀。另外2支为对照,1支对照管保存于暗处,作为参比;另1支对照管和32支样管在25℃下照光约20min后,在560nm波长下比色。

3 结果计算

以抑制NBT光化还原的50%为一个酶活单位。

Ack—照光对照管的吸光值,Ae—样品管的吸光值,V—酶提取液总体积,Vt—测定时所用的酶液体积,W—样品鲜重。样品酶活性单位表示:SOD酶活性单位μmol·g-1(Fw)·min-1。

4 结果与分析

4.1 对照的华北落叶松幼苗SOD酶活性变化的分析

对照的华北落叶松幼苗,SOD酶活性的变化总体呈现出小幅波动,前1~6h变化不明显,6~7h开始呈现出大幅下降趋势,第8小时时下降到最低点。

表1 在4种不同处理下华北落叶松幼苗SOD的活性变化

4.2 0.1mmol/L SA处理的华北落叶松幼苗SOD酶活性变化分析

用0.1mmol/L SA处理的华北落叶松幼苗,SOD酶活性的变化呈现出不断大幅波动的趋势。1~2h时无明显变化,2~3h迅速上升,3~4h迅速下降,4~5h再次迅速升高,5~7h又迅速下降,第8小时又大幅上升。曲线有3个高峰2个低谷,3~5h这个时间段SOD酶活性高于对照,且第3小时最高,说明第3小时为此浓度的最佳处理时间。

4.3 0.3mmol/L SA溶液处理的华北落叶松幼苗SOD酶活性变化分析

用0.3mmol/L SA溶液处理的华北落叶松幼苗,SOD酶活性的变化大致与0.1mmol/L SA溶液处理的华北落叶松幼苗SOD酶活性的变化相同,只是在1~2h时有明显的上升,其余变化趋势一致。曲线有3个高峰2个低谷,2~5h这个时间段SOD酶活性高于对照,且第5小时最高,说明第5小时为此浓度的最佳处理时间。

4.4 0.5mmol/L SA溶液处理的华北落叶松幼苗SOD酶活性变化分析

用0.5mmol/L SA溶液处理的华北落叶松幼苗,SOD酶活性的变化大致与0.1mmol/LSA溶液处理的华北落叶松幼苗SOD酶活性的变化相同,只是在1~2h时大幅度上升,2~3h时下降,其余变化趋势一致。曲线有3个高峰2个低谷,第2、3、5、6时SOD酶活性高于对照,5最高,说明第5小时为此浓度的最佳处理时间。

4.5 综合分析

SA处理过的SOD活性变化曲线的共同点是上升与下降趋势大致相同,与对照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大起大落,而对照曲线变化则很平缓;前2h 4条曲线变化基本一致,但5~6h时SA处理过的SOD酶活性变化与对照变化趋势相反;5~6h时对照的SOD酶活性升高,而SA处理过的SOD酶活性反而迅速降低;7~8h时对照的SOD酶活性下降并降到最低,而SA处理过的SOD酶活性反而迅速升高,此现象表明长时间的SA处理会使华北落叶松体内的生理反应发生紊乱。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SA处理2~3h华北落叶松幼苗后,均可提高华北落叶松高温处理后SOD酶的活性,即均可提高华北落叶松的抗热性,此结果与玉米种子经SA预处理后其幼苗抗热性提高的研究一致。

5 结论

实验结果是外施0.3mmol/L SA可显著提高华北落叶松的抗热性,此与以0.3mmol/L SA预处理的玉米幼苗耐热性效果最好的结论一致。本次实验找到的最佳处理时间是5h。

SA对植物抗性的作用已有很多研究,被认为是对逆境胁迫反应的胞内信号分子。SA能减缓高温胁迫所引起的胁变反应,本次试验得出结论:SA可提高植物抗热性。其结果为华北落叶松的低海拔引种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1]肖杨.林木培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461-462.

[2]李得江,潘瑞炽.水杨酸在植物体内的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2):144-149.

[3]王利军,黄卫东.高温胁迫及其信号转导[J].植物学通报,2000.7:114-120.

[4]利容午,王建波.植物逆境细胞及生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王金胜.基础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王忠.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298-299.

[7]乔富廉.植物生理学实验分析测定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1-102.

[8]姚延梼.造林学实习实验指导[内部资料].太原: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2000:11-13.

[9]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10]杜朝昆,李忠光,龚明.水杨酸诱导玉米幼苗适应高温和低温胁迫的能力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1):19-22.

[11]陈培琴,郁松林,詹妍妮.茉莉酸和水杨酸对热胁迫下葡萄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西北农学报,2006,15(5):166-171.

[12]孙艳,王鹏.水杨酸对黄瓜幼苗抗高温胁迫能力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1):2011~2013.

Q745.78

A

1002-3356(2011)06-0001-03

2011-09-05

猜你喜欢

培养皿水杨酸落叶松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微生物“长”出惊艳画作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一种用于药物抗菌试验纸塑料培养皿
卫宝香皂:培养皿告诉你细菌真相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对水杨酸的吸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