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技术及早期破坏研究

2011-06-14郑惠文

山西建筑 2011年24期
关键词:摊铺沥青路面碾压

郑惠文

1 概述

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要求路面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表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耐磨性。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密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低噪声、施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且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沥青路面的质量取决于很多环节和因素,如路基质量、路面基层质量、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合料质量以及施工机械性能、施工工艺、供料的连续性、均匀性和机械手操作水平等等。但就大的方面来说,主要由设计、施工、养管三方面决定于沥青路面的好坏。

2 设计方面

从设计上讲主要是: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厚度不够,分层及材料配合的设计不当;路面、基层、底基层排水设计考虑不周,路面所处地段土质和水文情况与实际出入大,使得路面设计参数不符合实际;地基处理设计不合理,使得地基沉降未达到允许的工后沉降。当然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就沥青配型来说,有Ⅰ型(空隙率3%~6%),Ⅱ型之分(空隙率4%~10%),据研究表明:当空隙率在7%以下时即Ⅰ型,水在荷载作用下一般不会产生动水压力,不易造成水损害;当空隙率在7%~15%之间时,水容易混入混合料,且不易排出,在饱水状态下,石料与沥青的粘附力降低,易发生剥落指数,降低路面的抗剪强度,在汽车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较大的毛细压力或动水压力,就会加速路面的破坏。而在冬季,混合料内的水结冰,体积会增大(约9%),在路面内部会产生冻胀压力,在冬、春季交接时由于温度忽高忽低,在冻融循环的作用下,沥青料易散松,从而产生坑洞。而当空隙率在15%~25%之间时,水能够在空隙中自由流动,不易产生水损害,这种结构称为多空隙沥青路面,一般厚重为2cm~2.5cm作为罩面层,其采用沥青粒径小、构造深度大、表面纹理多,据研究,这种结构降噪效果特别明显,特别对于频率在50 Hz~1000 Hz的中频声。

3 施工方面

3.1 路基及基层

首先路基,特别是软土路基的技术措施之一,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颗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密度提高,形成密度整体,若密实度不够,会导致公路出现纵横向裂缝。其次是路面基层,现在多为半刚性基层,其施工相当严格,必须有良好的级配、摊铺、碾压等,更必须有合理的龄期,但有时为了抢工期、赶时间,原材料供应紧张,其质量难以保证,养护期也无理缩短,而进行下道工序,致使基层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低劣,造成基层网裂破坏,反射到面层,面层也出现网裂。

3.2 路面面层

1)原材料。原材料、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质量的优、劣势与沥青路面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在实践中出现,沥青由于某一个指标不符合要求,拌出的混合料的马歇尔实验技术指标,也有相应的缺陷。碎石:应具有足够强度和耐磨性能,根据路面类型和使用条件选定石料等级。应是均质、纯净、坚硬、无风化,含泥量小于2%,含水量小于3%,压碎值不大于20%~30%,颗粒形状接近立方体,并多棱角,扁平状含量应小于15%。应先选用与沥青有良好粘附性的碱性石子(用水煮法确定,应大于3级)。砂:本地区多用天然砂(山砂、河砂)。矿粉:多采用石灰石和白云石磨细的石粉,也可采用消石灰、水泥、粘煤灰、页石粉、滑石粉。消石灰对防止亲水性石料与沥青膜剥离颇为有效,应是疏松干燥,含水量应小于1%,亲水系数小于1%。矿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是沥青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碎石的压碎值、磨耗值不符合要求,将造成混合料的稳定度偏低,引起早期的剥落,矿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大小,对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2)料温。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要认真操作、严格控制。特别要控制生产温度。沥青的加热温度一般在140℃~160℃之间(个别沥青在加热到155℃~160℃就出现老化),否则易出现老化,失去应有的性能。矿料温度也不宜太高,否则与沥青拌合时,也会致使温度过高,在实际生产中,多以出厂混合料的颜色来判断。若混合料颜色发黄或黄褐色,压路机碾压后,表面石子上的沥青被粘走,呈花白色,这就说明矿料、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过高,需要调整。良好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结块成团或严重的粗细分离现象(见表1)。

表1 料温一般要求 ℃

3)摊铺方法。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多采用沥青摊铺,摊铺宽度根据摊铺机的型号多在7.5 m~12.5 m之间,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基准线钢丝找平法:理论上左右两条钢丝绳构成一个标准面,但若钢钎间距过大,钢丝绳拉力不足,钢丝绳松弛下垂或左右面桩有误差等,影响自动找平效果,导致纵向出现波浪或横向扭曲,一般钢钎垂直稳固、绳拉紧间距为5 m~10 m,根据实例高程及松铺系数确定厚度。基层接触拖杆找平法:此种方法采用前后左右两边以7 m~9 m长的铝合金作为基准拖杆,直接与基层接触。此种方法只能获得拖杆长度的平均平整面,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基层的标高及平整度,理论上拖杆找平不能一次获得标准的平整面,适用于分多层摊铺的路面。红外线和激光找平法:此种方法类似于拖杆法,是采用红外线或激光的直线代替拖杆,能获得较远距离的平整面层。实践中,红外线法与钢丝绳法配合使用,能获得标准的平整路面。

沥青混合料摊铺是一个细致的工作,每个环节都要细心、精确、不得大意。每次开机前,不论天气冷热,都应该进行熨平板预热。因130℃以上的混合料,即使接触到30℃左右的熨平板表面时,也会冷粘在熨平板底部,随着摊铺机的前行,这些附着物会拉裂铺层表面,形成沟横或蜂窝麻面。根据摊铺厚度,将夯实实铺与熨平板的振动频率调到最大,但不得出现跳动现象。根据供料情况,在保持联结、摊铺的情况下,调整合适的摊铺速度,一般下层粗粒控制在4 m/min~5 m/min,上面层时速度减缓为2 m/min~2.5 m/min。在摊铺过程中,螺旋送料器应不停的均匀转动,两侧应保持不少于2/3送料高度的混合料并保证全量断面上不发生离析现象。自动汽车运料应争取覆盖篷布等保温防雨、防污染措施。在卸料时即使是停在摊铺机前10 m~30 m处,也要缓慢靠近,绝不能接触摊铺机。要保证混合料运至现场的温度,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混合料要连续均匀,不间断的供应摊铺。

4)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沥青面层的成型质量。一般来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压实温度为初压110℃~130℃,复压90℃~110℃,终压不低于70℃~90℃。碾压温度过高,会造成混合料粘结压路机滚筒,使油面凹凸不平,即使再人工补料也不能保证平整度,并且易产生横向裂缝纹。温度过低,混合料阻滞性增大,使碾压弹性阻力增大,导致混合料压实困难。合理选择有效碾压时间的长短和碾压速度,对提高作业效率、加快施工速度、保证路面质量有主要的意义。碾压速度应适当、均匀,一般为3 km/h~5 km/h,突然改变碾压速度,会产生不均匀推移,引起压实度变化(见表2)。

表2 石油沥青混合料碾压的一般要求

无论两轮还是三轮压路机都应错轮重叠碾压,三轮重叠1/3轮宽,两轮重叠10cm。在全宽范围内自两边向中间碾压,最后完成中心线骑缝碾压。先冷缝后热缝,先横缝后纵缝。碾压冷缝时,一般用两轮压路机在旧铺层上行走,向新铺层错轮15cm,每次向里1cm,这样接缝较于平整。当然,用喷灯将冷料边缘加热或用长嘴壶沿冷料边浇热沥青,然后铺另一幅热料效果也很好。冷缝处理不好,冬季易开裂,夏季易泛油。

4 养管方面

4.1 超限超载运输

引起路面破坏的后天原因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超限超载运输。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路面的压强一般控制在0.7 MPa以内。但检测发现超载车辆对路面的轮胎压强高达1.2 MPa,超过飞机降落时对路面的冲击压强。据研究,当汽车轴载超过标准轴载1倍时行驶公路1次,相当于标准车辆行驶沥青路面256次,行驶水泥路面65536次。目前监测到的最大单后轴载重达24 t,这种车辆行驶水泥路面1次相当于标准车辆行驶121万次。由此可见,超载车辆对路面使用寿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尽管国家七部委已联合拉开治理超载的帷幕,仍有极个别运输户为逃避规费,为一点利润而顶风而上。这是运输业的税赋及市场竞争问题,但更应引起从事公路建养管部门及人员的高度重视。

4.2 养护措施不力的原因

混合交通的公路一般穿越过村镇,而村镇处大多排水不畅,每次降雨,都使地表水浸泡路基路面,而在饱水状态下路面面层最容易发生大面积破坏。

新建成的公路一般头三年没有养护费用,但一旦开放交通,将吸引大量交通流汇集于该条公路,最容易出现啃边、挂痕、微小裂缝裂纹等现象。若不及时维修,随着雨水的侵入,将发生大面积破坏,即使三年后花费大的气力、5倍的费用也不能维修好。

当然,本文只简单介绍黑色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特点。彩色路面的出现一改黑色路面色彩单一的特点使公路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新的设计思想、施工工艺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讨。

[1] 方福森.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方福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 方福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4] 郭瑞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J].山西建筑,2010,36(8):293-294.

猜你喜欢

摊铺沥青路面碾压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碾转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