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县跳马乡油茶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6-14周文祥张家佳蒋红梅

作物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茶油油茶农户

周文祥,张家佳,牛 春,王 婷,蒋红梅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长沙 410128)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 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高于花生油、菜油、豆油和橄榄油,维生素E含量比花生油等高1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茶油是制作润滑油、防锈油、人造奶油、生发油、凡士林、肥皂、蜡烛等的良好材料,亦可入药;茶枯富含氮、磷、钾,是良好的有机肥料,而且杀虫效果较好,是制造土农药的重要原料;油茶籽壳可制作活性炭、醛、栲胶和碱等,因而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等省。湖南省内除安乡、南县两个纯湖区县外,每县都有油茶,在全国13个“中国油茶之乡”的行政县中,湖南省有6个,位列第一。

为了解长沙县跳马乡油茶生产现状,笔者在长沙县跳马乡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调查问卷主要涵盖以下内容:油茶生产者的学历及年龄、油茶林的管理及油茶加工和收益状况、油茶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及建议与意见等。对问卷进行分析后,提出促进跳马乡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1 跳马乡油茶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较快,油茶种植面积有较大增长,但跳马乡油茶的发展状况却相对滞后,甚至有衰退的迹象。油茶林面积从2000年的1 933 hm2下降到不足目前的1 533 hm2,人均油茶林面积不足0.024 hm2。

1.1 油茶生产者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76%以上从事油茶生产的农民年龄都在 40岁以上,被调查人员的年龄分布及受教育水平分布见表1与表2。

表1 油茶生产者的年龄分布

表2 油茶生产者的受教育程度

1.2 油茶的管理与利用现状

跳马乡将油茶林分配到各个村,再由村分配至组,每个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分产到户、集体承包或个人投标等不同方式进行分配,根据走访调查得知,大多数组都是直接分产到户。

74.2 %的农民认为种植油茶林有发展前途,只有19.4%的人认为种植油茶林没有发展前途,6.5%的人则表示不清楚。如果家里已经有油茶林了,有15.4%的农民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34.6%的人则表示不会再扩大种植范围,46.2%的农民想种,但是已经没有土地了,3.9%的人表示会考虑。对于油茶林的管理,24.1%的农民曾经管理过油茶林,24.1%的农民没有管理过油茶林,而51.7%的农民则自己偶尔看看。

关于油果的加工与利用,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民采收的茶果都是自行晒干后榨油,茶果晒干之后脱落的茶壳,75%的农户用来烧掉,14.3%的农户将其直接扔弃,7.1%的农户用于其他,3.6%的农户拿去卖。对于茶油产品,73.0%的农民都是自行消费,21.6%的农民拿去销售,5.4%的农民用于送人。有83.9%的农户将茶枯直接卖给榨坊,16.1%的农户用于其他。当问及有关茶油的营养价值时,84.0%的农户承认只知道一点点,9.7%的农户认为自己很清楚,6.5%的农户则表示完全不知道。对于油茶果的利用价值,61.3%的农户知道一点点,29.0%的农户则完全不知道,只有9.7%的农户认为自己很清楚。

1.3 油茶的收益与农户满意度

调查的农户的油茶生产工作量占到全年工作时间的比例如表3所示。

表3 油茶生产者工作量统计

对农户经营油茶林一年的收益占该农户全年总收入的比例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从事油茶产业所产生的收益占全年收入的比例

在问及油茶林的种植管理中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收入相比,只有31.0%的农户认为劳动少于收入,很合算。而31.0%的农户认为劳动多于收入,不合算。38.0%的农户则认为与其他劳动差不多。在调查农户对所在地区目前油茶的生产状况满意度时,44.8%的农户表示不满意,需要改变,44.8%的农户基本满意,希望有所改变。只有10.3%的农户很满意,认为不用改变。

2 跳马乡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跳马乡油茶产业发展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 从事油茶生产者的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人员占总数近80%,30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年龄上出现了断层。总体的受教育程度偏低,绝大多数从事油茶生产的农户都只念过小学和初中。2) 管理模式粗放,资源分配与利用不尽合理。油茶林面积本来就不大,分产到户后,每户的面积就更小了。尽管分产到户的分配方式有助于调动农户积极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资源的重复浪费,不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和管理。同时,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一些乡村在油茶收摘期间秩序混乱,偷摘茶果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引发不良连锁反应,如盲目提前收摘,茶果并未成熟,造成油茶籽的含油量下降,茶油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挫伤了农户经营管理油茶林的积极性。3) 丰产增收技术的推广不普及,油茶深加工工艺落后。目前,跳马乡相当数量的油茶林树龄已超过百年,加之油茶树本身的品种老化,病虫害严重,管理粗放,油茶综合利用水平低下,导致整体效益低下。榨坊制油工艺过于粗糙,降低了油茶本身的价值。油茶的深加工项目在跳马乡还是空白,油茶收入仅靠粗制茶油,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不能流通上市,因而产品的附加值极低。

3 发展跳马乡油茶产业的对策

根据问卷调查及实际走访,笔者对跳马乡油茶生产提出一些建议:1)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将所学的知识与先进理念带入到油茶产业链中,推动油茶产业发展;2) 70%以上的农户对油茶种植及生产态度是积极的,只是在实际种植及生产过程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农户思想,并在政策上适当扶持,鼓励农户扩大油茶生产面积,并提供一些必要的补助等,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3) 采取更加科学的承包租赁方式,合理组织安排农户采摘茶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为减产;4) 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油茶优良杂交品种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和发展油茶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重点培育油茶综合利用深加工先进企业,使之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1]李信贤,施福军,吴仕平.三江县油茶林低产状况的初步研究和改造建议[J].广西科学院学报,1998,14(4):22−26.

[2]付达夫,王永安.湖南油茶林不同经营措施对生物产量的影响[J].林业调查规划,2004,(1):21−23,26.

[3]邓桂兰,彭超英,卢 峰.油茶饼粕的综合利用研究[J].四川食品与发酵杂志,2005,(3):41−44.

猜你喜欢

茶油油茶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茶油果
茶油飘香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油茶价值观的转变是发展油茶产业的一个关键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