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碱法脱硫与CFB 烟气脱硫在燃煤电厂中的比选

2011-06-13李阳慧明

山西建筑 2011年33期
关键词:吸收剂石灰石吸收塔

李阳 慧明

0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更加明确,世界各国都加强了环保综合治理力度,而我国更是能源大国,对环保治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快车道[1]。国务院于2007年5月23日下发了由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工程,并加强烟气脱硫设施运行监管。新建电厂必须配套脱硫设施,老电厂要通过改造新增脱硫设置,因此,综合分析脱硫效率和投资运行费用,选择一项合适的脱硫工艺对于电厂来说也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应用较普遍的脱硫技术在脱硫工艺、应用范围、脱硫效率、投资和运行费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为企业选择一种合适的脱硫技术提供了参考[2]。

1 烟气脱硫技术概况

目前,世界上烟气脱硫的方法已达100多种,工业上应用的方法也约有20种之多。其中湿法脱硫技术应用约占整个工业化脱硫装置的85%,而湿式石灰石/石灰法(又称双碱法)又占湿法的约80%,在当今技术中占主导地位。循环流化床(CFB)烟气脱硫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是一种适用于燃煤电厂的干法脱硫工艺,本文将就这两种工艺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做对比。

2 脱硫工艺流程及脱硫原理

2.1 双碱法脱硫技术

烟气经电除尘器除尘后,通过增压风机、烟气换热器(GGH)(可选)降温后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内烟气向上流动且被向下流动的循环浆液以逆流方式洗涤。循环浆液则通过喷浆层内设置的喷嘴喷射到吸收塔中,以便脱除SO2,SO3,HCl和HF,与此同时在“强制氧化工艺”的处理下反应的副产物被导入的空气氧化为石膏(CaSO4·2H2O),并消耗作为吸收剂的石灰石。循环浆液通过浆液循环泵向上输送到喷淋层中,通过喷嘴进行雾化,可使气体和液体得以充分接触。

在吸收塔中,石灰石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石膏,这部分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浆液泵排出,进入石膏脱水系统。在吸收塔出口,烟气一般被冷却到46℃~55℃左右,且为水蒸气所饱和。通过GGH将烟气加热到80℃以上,以提高烟气的抬升高度和扩散能力。最后,洁净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烟囱排向大气。

双碱法脱硫原理如下:

SO2+H2O—H2SO3吸收;

CaCO3+H2SO3—CaSO3+CO2+H2O中和;

CaSO3+1/2O2—CaSO3氧化;

CaSO3+1/2H2O—CaSO3·1/2H2O结晶;

CaSO4+2H2O—CaSO4·2H2O结晶;

CaSO3+H2SO3—Ca(HSO3)2pH控制。

同时烟气中的HCl,HF与CaCO3的反应,生成CaCl2或CaF3。吸收塔中的pH值通过注入石灰石浆液进行调节与控制,一般pH值在5.5~6.2之间。

2.2 CFB烟气脱硫技术

CFB烟气脱硫技术脱硫剂用的是生石灰。脱硫工艺的脱硫过程是在吸收塔内完成的。生石灰粉(或小颗粒)经制浆系统掺水、搅拌、消化后制成具有很好反应活性的熟石灰Ca(OH)2浆液,制成后的吸收剂浆经泵送至吸收塔上部,由喷嘴或旋转喷雾器将石灰浆吸收液均匀地喷射成雾状微粒,这些雾状石灰浆吸收液与引入的含二氧化硫的烟气接触,发生强烈的物理化学反应,低湿状态的石灰浆吸收液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大部分水分汽化蒸发,变成含有少量水分的微粒灰渣,在石灰浆吸收液吸热的同时,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3]。

CFB烟气脱硫技术的脱硫原理是Ca(OH)2粉末和烟气中的SO2和几乎全部的SO3,HC1,HF等酸性气体,在Ca(OH)2粒子的液相表面发生反应,反应如下:

Ca(OH)2+2HC1—CaCl2+2H2O

Ca(OH)2+2HF—CaF2+2HO

Ca(OH)2+SO3—CaSO4+H2O

Ca(OH)2+SO2—CaSO+H2O

Ca(OH)2+SO2+1/2O2—CaSO4+H2O

它以CFB为原理,通过物料在反应塔内的循环和高倍率的外循环,形成含固量很高的烟气流化床,从而强化了脱硫吸收剂颗粒之间、烟气中SO2,SO3,HCl,HF等气体与脱硫吸收剂间的传热传质性能,将运行温度降低到露点附近,并延长了固体物料在反应塔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SO2与脱硫吸收剂间的反应效率、吸收剂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

3 双碱法脱硫与CFB烟气脱硫优劣比较

以100 MW机组脱硫改造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对双碱法脱硫和CFB烟气脱硫技术进行比较,具体数据见表1。

3.1 双碱法脱硫

3.1.1 优点

1)系统稳定可靠,气液接触充分,具有高脱硫率和高除尘率,一般可达95%以上,工业化应用广泛;2)烟气处理量大,煤种适应性强,对高硫煤、大容量机组优势突出;3)适用于各种容量机组,对负荷变化能做出快速响应,适应性强,检修维护简单;4)吸收剂廉价、易得且利用率高达90%,钙硫比一般在1.03左右。

表1 双碱法脱硫和CFB烟气脱硫技术对比结果

3.1.2 缺点

1)GGH易结垢、堵塞和腐蚀。GGH结垢、堵塞使得净烟气排放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并对下游设施造成腐蚀,同时,使系统水耗和电耗增加,甚至可能造成分机喘振,影响主机的安全运行;2)pH值控制不好,将影响系统化学反应速度和加剧对吸收塔的腐蚀;3)吸收塔液位控制太高或太低将影响脱硫效率。吸收塔液位太低将缩短烟气与浆液的反应时间;而液位太高,将制约除雾器及GGH的冲洗;4)对褐煤和烟煤的脱硫石膏必须进一步进行处理方可利用,这将使得湿法脱硫装置的投资费用有所增加。同时,随着该装置的不断投入运行,脱硫石膏的产量将相应增加。例如目前德国市场上的石膏原料75%由火电厂提供,脱硫石膏将逐步替代天然石膏,并且有过剩的可能。中国目前已有数台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投入运行,但生产的脱硫石膏由于含杂质和水分不符合要求而无法利用。为使脱硫石膏可以利用需投入一笔建设费用,根据国外的有关资料,此费用比抛弃石膏的费用高30%左右。另外,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宜用于拥有石灰石资源且缺乏天然石膏资源的地区,否则会增加脱硫装置的投资费用、运行费用,减少脱硫副产品的收益。

总结:与CFB烟气脱硫技术相比,双碱法石灰石消耗量极大。设备建设成本高,运行费用高,设备庞大,占地面积需要量大。

3.2 CFB烟气脱硫技术

3.2.1 工艺优点

1)流化床吸收塔内具有优良的传质传热条件,使塔内的水分迅速蒸发,并且可脱除几乎全部的SO3,烟气温度高于露点20℃以上,可确保吸收塔及其下游设备不会产生腐蚀。吸收塔及其下游设备不会产生粘结和堵塞,也不会产生腐蚀;2)由于脱硫剂的利用率高,它所产生的脱硫副产物排放量少。副产品综合利用价值高,无废水排放等二次污染;3)塔内完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和支撑杆件,操作气速合理,塔内磨损小,没有堆积死角,设备使用寿命长、检修方便;4)在煤的含硫量增加或要提高脱硫效率时,无需增加任何设备,仅增加脱硫剂就可以满足要求;5)能够脱除SO3,HCl,HF等,增加活性碳粉,还可以脱出二恶英;6)工程投资少,占地面积小。

总结:CFB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技术成熟可靠、脱硫剂利用率高、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无结垢堵塞现象等优点,适合新老机组,特别是中、小机组烟气脱硫改造。

3.2.2 缺点

1)由于喷浆或喷水与流化床料接触不均匀,塔壁易结垢;2)为维持流化料床的稳定,需要保持一定的流速,导致负荷适应性差,易塌床;

3)终产物亚硫酸钙稳定性差,暴露在大气中易分解SO2到大气中,如不能找到综合利用的途径,需要集中填埋。

4 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CFB法烟气脱硫技术系统简单、运行费用低、无结构堵塞现象、单位投资较小、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小,适合于老机组没有预留脱硫设施的改造。

双碱法脱硫技术可处理大烟气量且具有适用煤种广,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但建设成本高,运行费用高,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

作为现代燃煤电厂的重要环保设施,脱硫系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脱硫系统投运与否、是否同步、是否稳定运行,已经受到社会和政府职能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脱硫工艺的选择成为脱硫设施运行稳定与否的前提。各火电厂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结合本文结论,合理选择脱硫工艺,为火电厂脱硫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

[1]纪 煜,王景斌.电厂湿法脱硫运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0):12-15.

[2]张君杰.脱硫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8.

猜你喜欢

吸收剂石灰石吸收塔
昆钢120t转炉石灰石造渣留渣操作工艺生产实践
新型MEA-AMP混合胺吸收剂的抗降解剂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1种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
莱钢400m2烧结机提升石灰石配比实践
低温甲醇洗H2S吸收塔和CO2吸收塔流程模拟
二氧化碳吸收塔现场组对焊缝局部热处理施工技术
石灰石烧结法从CFB灰中提取氧化铝
催化裂化装置脱硫脱硝单元急冷吸收塔水珠分离器两种组装工艺的介绍
电厂烟气膜法脱除CO2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石灰石原料筛分设备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