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堂支架在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浇筑中的应用

2011-06-13郑信勇

山西建筑 2011年33期
关键词:单根立杆扣件

郑信勇

1 工程概况

西安市三环路系统西三环C02标段科技路分离式立交桥。桥梁全长131.12 m,上部结构采用单箱三室,梁高1.4 m,箱梁顶板全宽17.0 m,翼缘板悬臂长度2.50 m,底板全宽12.0 m,悬臂端部厚0.15 m,根部厚0.45 m,顶板厚0.20 m,底板厚0.20 m~0.40 m,腹板厚0.35 m~0.50 m,端横梁宽1.5 m,中横梁宽2.0 m。下部采用双柱式桥墩,工字形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箱梁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50。

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首先现浇1跨~3跨,待混凝土达到90%,张拉1跨~3跨的预应力束,预应力束采用两端张拉,张拉完成后,再现浇4跨~5跨,待混凝土强度达到90%,张拉4跨~5跨的预应力束,预应力束采用单端张拉。

2 施工方法

2.1 满堂支架基底处理

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及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确保箱梁支撑体系稳定,需对支架搭设范围内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处理范围为箱梁投影线向外2 m,首先对地基进行整平、翻松30 cm,待含水量合适的时候用18 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使其压实度达到96%以上。然后浇筑20 cm厚C10混凝土基础。同时在投影线外侧位置开挖纵桥向畅通的排水沟,排水沟深度为0.2 m,每隔20 m~30 m设置一集水坑(50×50×50)cm,以便将雨水及施工用水及时排出,减少对地基的不良影响。

2.2 支架布置

支架采用φ48×3.5 mm扣件式钢管支架,支架高度为3 m~9 m。在桥墩两侧各2 m长度范围按照60 cm×40 cm布置立杆(纵向×横向),其余范围按照60 cm×60 cm布置立杆,水平横杆按照120 cm步距布置,中间纵横向每5 m在横断面设连续剪刀撑,两侧面及端面分别设置剪刀撑,每4.5 m高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竖向调节钢管扣件全部采用3个扣件扣住。为了保证扣件的受力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均需在立杆下段添加一根纵向扫地管。

2.3 支架及基础承载力计算

2.3.1 桥墩两侧2 m范围内支架及扣件受力计算

在桥墩两侧各2 m范围内拟按照60 cm×40 cm布置立杆(纵向×横向),箱梁底宽为12 m,该位置一侧长度为2.0 m。对该位置进行支架检算:

1)该断面面积为:A=16.8 m2。

钢筋混凝土重量按26 kN/m3计。

每延米重量为:16.8×1×26=436.8 kN。

单位面积承重为:q1=436.8 kN/(12×1)=36.4 kN/m2。

则单根承载力为:36.4 kN/m2×0.6×0.4=8.736 kN/根。

2)底模及内模构造荷载,取q2=5 kN/m2。

3)脚手板自重:q3=0.35 kN/m2(按表4.2.1-1取值)。

4)栏杆与挡脚板自重:q4=0.14 kN/m2(按表4.2.1-2取值)。

5)扣件式钢管支架自重(按最长9 m高度计算)。

a.立杆自重(采用φ48×3.5 mm钢管单位重量为3.84 kg/m):

6)施工活荷载(参照规范4.2.2表中结构脚手架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3 kN/m2,基于安全考虑按4 kN/m2取值)。

q6=4 kN/m2。

7)单根钢管设计轴向力。

荷载组合:

施工恒载:

8)钢管支架的稳定性检算。

查表5.1.7可得单根钢管截面面积(基于安全考虑按0.8的折减系数计):A=489×0.8=391.2 mm2;回转半径:i=1.58 cm。

由于λ=l0/i=(h+2a)/i=(120+2×40)/1.58=127。

查得 φ=0.412。

N/(φ×A)=14569/(0.412×391.2)=90.4 MPa<205 MPa(查表5.1.6 Q235钢管容许应力为205 MPa)。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钢管立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安全系数为205/90.4=2.27。

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显示基本风压小于0.35 kN/m2验算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时未考虑风荷载作用。

9)扣件受力分析。

对于底板及腹板位置的钢管均采用搭接控制标高,主要依靠扣件进行受力,现我部施工的搭接全部采用3个扣件搭接,现对扣件抗滑力进行验算:

从整体验算结果可知:

单根钢管承载力为:14.569 kN/根。

单个扣件受力为:14.569/3=4.9 kN/个。

根据《规范》表5.1.7中知: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为8.0 kN,所以扣件抗滑符合要求,安全系数为:8/4.9=1.63。

2.3.2 桥梁正常段支架受力计算

除在桥墩两侧各2 m范围内按照50 cm×30 cm布置立杆,其他段均按照正常段60 cm×60 cm(纵向×横向)布设立杆,箱梁底宽为12 m,该位置长度为22 m。对该位置进行支架检算:

1)该断面面积为:A=10.8 m2。

钢筋混凝土重量按26 kN/m3计。

每延米重量为:10.8×1×26=280.8 kN。

单位面积承重为:q1=280.8 kN/(12×1)=23.4 kN/m2。

则单根承载力为:23.4 kN/m2×0.6×0.6=8.424 kN/根。

2)底模及内模构造荷载,取q2=5 kN/m2。

3)脚手板自重:q3=0.35 kN/m2(按表4.2.1-1取值)。

4)栏杆与挡脚板自重:

假如大多数学生画得像老师,这是好事,说明师生传承有序,文脉相通,香火接续。问题是,当下的学生作品,几乎个个不像老师,业界以不像老师为荣,以像老师为耻。

q4=0.14 kN/m2(按表4.2.1-2取值)。

5)扣件式钢管支架自重(按最长9 m高度计算)。

a.立杆自重(采用φ48×3.5 mm钢管单位重量为3.84 kg/m):

q51=0.0384 kN/m×9 m=0.346 kN/根。

b.可调托座:

q52=0.045 kN/m×1个=0.045 kN/根。

c.横杆自重:

q53=0.0384 kN/m×8×(0.6+0.6)=0.369 kN/根。

d.扣件自重:

q54=0.0132 kN/m×(8×2+3)个=0.251 kN/根。

对接扣件:

q55=0.0184 kN/m×1个=0.0184 kN/根。

扣件式钢管支架自重:

6)施工活荷载(参照规范4.2.2表中结构脚手架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3 kN/m2,基于安全考虑按4 kN/m2取值)。

q6=4 kN/m2。

7)单根钢管设计轴向力。

荷载组合:

施工恒载:

活荷载:

NQK=q6×0.6×0.6=4×0.6×0.6=1.44 kN/根。

轴向力:

8)钢管支架的稳定性检算。

查表5.1.7可得单根钢管截面面积(基于安全考虑按0.8的折减系数计):A=489×0.8=391.2 mm2;回转半径:i=1.58 cm。

由于 λ=l0/i=(h+2a)/i=(120+2×40)/1.58=127。

查得 φ=0.412。

N/(φ×A)=15730/(0.412×391.2)=97.6 MPa<205 MPa(查表5.1.6 Q235钢管容许应力为205 MPa)。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钢管立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安全系数为205/97.6=2.10。

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显示基本风压小于0.35 kN/m2,验算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时未考虑风荷载作用。

9)扣件受力分析。

对于底板及腹板位置钢管均采用搭接控制标高,主要依靠扣件进行受力,现我部施工的搭接全部采用3个扣件搭接,现对扣件抗滑力进行验算:

从整体验算结果可知:

单根钢管承载力为:15.73 kN/根。

单个扣件受力为:15.73/3=5.2 kN/个。

根据《规范》表5.1.7中知: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为8.0 kN,所以扣件抗滑符合要求,安全系数为:8/5.2=1.54。

2.3.3 地基承载力计算

按最不利位置计算荷载组合,单根钢管轴向力为:

轴向力:

由于钢管以60 cm×40 cm布置,单位面积荷载为:

14.569/(0.6×0.4)=60.7 kN/m2。

即60.7×1000/(9.8×100×100)=0.619 kg/cm2。

通过对地基进行压实后,浇筑20 cm厚C10混凝土基础,承载力可以满足要求。

2.4 支架搭设

所有构配件必须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且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在地基处理完毕待基础混凝土强度形成后方可进行支架搭设,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2.5 支架预压

预压分支架基础预压和支架预压。

2.5.1 支架基础预压

预压荷载按1.2倍(混凝土结构恒载+钢管支架重+模板重),预压范围按混凝土结构投影两侧各加宽1 m,在预压范围内划分成若干个预压单元,加载沿混凝土结构纵横向对称进行加载,加载采用一次性加载。根据布设的沉降监测点连续24 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 mm或者各监测点连续72 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 mm,视为支架基础预压合格。

2.5.2 支架预压

支架预压应在支架基础预压合格后进行,加载范围为结构物实际投影,预压荷载按1.1倍(箱梁结构物恒载+模板重量),根据荷载分布情况事先把预压平台划分成若干个预压单元,并在箱梁1/4跨径处布置一个监测断面(对称布置5个点,在支架的顶、底部对应位置也应布点)作为沉降监测点,在支架预压过程中对支架的沉降量进行观测,支架预压按预压单元分3级进行加载,(即60%,80%,100%),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并每间隔12 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观测,沉降量小于2 mm时,再进行下一级加载。

2.6 拆除

混凝土浇筑完强度满足要求后方可拆卸模板和支架,拆除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除顺序和措施,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2)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 结语

通过满堂支架在西三环C02标段科技路桥中的实际应用,上述控制措施科学、合理,在安全、质量、进度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阶段目标。

[1]JGJ 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2]JGJ T194-2009,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S].

[3]GB 50005-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S].

[4]党新义.满堂支架现浇预应力箱梁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36(14):300-301.

猜你喜欢

单根立杆扣件
仅吻合单根指动脉指尖再植的疗效分析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盘扣式钢管独立支撑塔架承载力研究
科隆蛋扣件力学特性分析
高大模板支架模型试验受力分析
一种改进的LBP特征实现铁路扣件识别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
西宁盆地黄土区典型草本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性试验
非均布荷载下扣件式脚手架的随机缺陷稳定分析
单根电力线接入的LED调光器与调光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