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矿石中微量铜的快速准确测定方法

2011-06-13

科学之友 2011年10期
关键词:光度法分光柠檬酸

王 田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217地质实验室,山西 大同 037008)

测定铁矿石中微量铜的分析方法很多,主要有重量法、滴定法及分光光度法等。重量法和滴定法对铁矿石中微量铜的测定费时费力、操作复杂、分析误差较大。分光光度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分析快速,结果准确,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分光光度法主要有BCO、BAO、DDTC等,其中,最常用、最快速的方法是BCO分光光度法。BCO分光光度法是BCO与Cu2+反应显色,然后再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的分析方法。BCO分光光度法是将试样经酸溶解后,经高氯酸发烟,再用柠檬酸铵掩蔽Fe3+、Al3+等离子,在pH值8.5~9.3的氨性介质中,以双环己酮草酰双腙(BCO)与Cu2+形成蓝色(1∶2)络合物,于波长600 nm处测量吸光度,借以测定铜的含量。但是此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溶样时间长、危险性大(高氯酸发烟处理)等不足之处。更为重要的是用柠檬酸铵对影响铜含量测定的Fe3+、Al3+等离子进行掩蔽后所形成的Cu2+-BCO络合物色泽不稳定,导致测定的结果有时很不明显,准确度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原有测试方法进行了改进:①采用氧化性的稀硝酸对试样直接进行溶解。②采用 OH-离子将 Fe3+、Al3+离子沉淀除去,消除其对测定的干扰。经过大量实验,证明该方法重现性好,操作更为安全便捷,本法适用于矿石中铜含量为0.001%~0.5%的试样的测定。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1.1.1 利用稀硝酸溶样的理论依据

现行的BCO光度法使用高氯酸溶样,其主要作用为:一是破坏碳化物和控制酸度,二是氧化Fe2+离子;其缺点是:危险性大,耗时。硝酸溶样的依据是:铜的氧化物、硫化物等不溶于稀盐酸及稀硫酸中,却易溶于稀硝酸中,同时稀硝酸可氧化Fe2+离子,溶解后,残留的碳化物可过滤去除,酸度可由氨性缓冲液调节。其优点是:采用氧化性的稀硝酸对试样进行直接溶解可避开危险性操作,同时也简化了溶样程序。由表1中标准电极电势值可以判断存在以下反应:

表1 标准电极电势(298 K)

在酸性溶液内:

反应式表明溶解完全,氧化彻底。试样处理采用氧化性酸稀硝酸直接溶解是可行的。

1.1.2 用沉淀分离取代柠檬酸铵掩蔽的理论依据

用柠檬酸铵掩蔽铁、铝离子进行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缺点主要是:在酸性溶液中,Cu2+有被柠檬酸铵还原成低价的倾向,对Cu2+离子络合显色有影响。有少量Cu2+同时被柠檬酸铵掩蔽,造成结果失真。柠檬酸铵不能完全有效地掩蔽Fe3+、Al3+,造成干扰,会使显色不稳定或不显色。柠檬酸铵溶液容易变质。消除Fe3+、A l3+等干扰的最好办法是将它们去除。表2列出难溶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

由表2可知,Fe3+、Al3+沉淀完全时,Cu2+尚未开始沉淀,尤其是在NH3·H2O存在的情况下,Cu2+与NH3形成稳定络合物[Cu(NH3)4]2+,方程式:Cu(OH)2+4NH3→[Cu(NH3)4]2++2OH-反应平衡常数K为2.69×10-7。假设[Cu2+]为0.01 M、[NH3]为1 M,即[[Cu(NH3)4]2+]为0.01 M,则pH值为11.71,证明Cu2+在实验条件下不沉淀。所以用氨水调节溶液酸度,可使Fe3+、Al3+完全沉淀分离。

表2 难溶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752N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HNO3、BCO、NH4Cl、氨水、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

实验用水均为二次水。

1.3 溶液的配制

(1)HNO3∶1∶1。

(2)0.1%双环己酮草酰双腙(BCO)溶液:称取1.0 g BCO置于500 m L烧杯中,加入20 m L无水乙醇,在低于60 ℃的水浴上加热,加入200 m L温水,在不断搅拌下使之溶解,冷却后过滤,以1∶1的乙醇稀释至1 000 m L。

(3)pH=9的氨性缓冲溶液:将40 g氯化铵溶于500 m L水中,加浓氨水40 m L,用水稀释至1 000 m L。

1.4 工作曲线绘制

按实验方法绘制工作曲线,结果表明,铜含量在0~2.0 g/m 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得到回归方程:

Y=0.258 7X-0.005 9

相关系数r为0.998 5,用曲线斜率计算,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35×104。

选用铁矿标样绘制工作曲线的优点为:在实际分析中,一般不用铜离子的标准溶液制作工作曲线,而是用已知铜含量的铁矿标样制作工作曲线。这样,一方面可抵消样品带来的系统误差,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使计算更简单,只要测出A值,就可以从工作曲线上直接查得铜百分含量,或由回归方程计算出铜百分含量。

2 样品分析

2.1 实验步骤

2.1.1 样品制备

按取样规定的方法取回样品,经破碎、缩分,过120目筛,装入样品袋。准确称取铁矿试样0.100 0~0.800 0 g(根据样品含量而定)于100 m L三角瓶中,用少许水润湿,加10 mL1∶1HNO3,置于电炉上,低温加热煮沸至冒大气泡,保持微沸,待溶液体积剩2~3 m L左右时将其取下,冷却至近室温。往瓶中加10 m L蒸馏水,加热溶解可溶性物质,取下并冷却至接近于室温。逐滴加入浓氨水,至沉淀刚好出现时再加入10 m L pH=9的氨性缓冲溶液,充分搅拌后,静置约20~30 min,过滤于50 m L容量瓶中,用10 m L pH=9的氨性缓冲溶液洗涤沉淀2~3次。加入10 m L 0.1% BCO溶液,用pH=9的氨性缓冲溶液稀释至刻线,摇匀,放置5 min。在波长600 nm处,选择2 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值(A)。

2.1.2 计算

计算:①从工作曲线上直接查得铜含量(Cu%)。②利用回归方程计算铜含量。

2.2 测定结果分析

按分析步骤对铁矿石标样和铜矿石未知试样进行测试,试验数据列入表 3。其中所测得的铜矿石试样的含量在比色时将显色液冲稀5倍,故所测得的含量乘以5,即含量为0.112%。极差R小于国标允许差,数据准确,分析结果满意。

表3 实验数据分析/%

3 结束语

该方法成功的解决了原有 BCO光度法检测方法中的溶样时间长、危险性大、分析结果准确度不高的不足,获得了一种利用稀硝酸溶液溶解矿样,并且利用碱性络合的方法除去干扰离子 Fe3+、A l3+,使得分析结果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提高工作效率;适用性较强。

1 韩克平等.实用冶金分析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 李启华.工厂化验员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光度法分光柠檬酸
硅钼蓝光度法测定高铬铸铁中硅含量的方法研究
柠檬酸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透析机消毒液中柠檬酸检测方法的对比
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研究进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测铜检出限测量结果评定报告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槽液中铁含量
喝柳橙汁预防肾结石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铁复合物的铁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曲札芪苷的解离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