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语感培养之我见

2011-06-08宫文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期
关键词:语感培养英语

摘 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觉,是系统的、综合的语言感知能力。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学生学好英语并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和优化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英语 语感 培养

作者简介:宫文(1986-),山东长岛人,山东省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2010级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语言学习需要学习者大量接触与意义、思维方式、社会文化融为一体的语言材料,使之在大脑中留下印象,逐渐养成语言习惯,形成语感。因此英语教学的过程从根本上讲也是学生语感的培养、提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有意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形成和优化。

一、语感的内涵

学界前辈叶圣陶先生(1982)曾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 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乔姆斯基认为“直觉”能自然而然识别和理解句子、创造和生成句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会体悟能力,即对言语内涵的一种直觉能力。 英语语感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因而,语感其实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

语感可具体分解为如下四种能力:1)对语言的输入有准确、敏锐的理解能力。即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 2)正确、熟练的言语输出能力,即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3)正确、 迅速的言语判断、鉴别和纠错能力4)恰当、得体、自如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语感的特点

1)敏锐性 语感强的人对语言文字意蕴感受迅速而敏锐,他们看到或听到某个词,某句话,就会产生一个直觉感受,从接触语言文字到产生感觉、感受几乎是同步的。

2)模糊性 即语感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没有经过形式逻辑的推理而直接达到意义的过程。不是依据某种明确的逻辑规则得出结论,也不一定是经过严密推理是同形象思维密切联系。

3)直接性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所谓直觉,是人脑对事物、事物本质及其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往往凭感悟。

三、语感培养的途径

(一)增加朗读背诵,培养英语语感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著名的“认知结构说”。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学生反复朗诵直到能背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朗读背诵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语言材料,并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转化为语言技能。多读多背对于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多读多背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按照语言习得规律,循序渐进地形成自己的内部语言。大声朗读英语,由于口舌的活动,会产生机械记忆,帮助记忆课文中的句型,并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活动,如感觉知觉和思维等,有利于语感的形成。如果我们的背诵确已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提取时至少是短语,好的情况也可能是句子,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借助背诵,学生可以逐步做到脱口而出,丰富和积累语言知识,最终养成良好的英语语感。还需要特别指出,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建立在对语句、文段、篇章意义的透彻理解之上。

(二)创设英语氛围,强化英语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尽量用纯正地道的英语授课,并辅以手势、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同时鼓励学生模仿教师,大胆使用英语思维回答,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作用。并可以助于现代多媒体技术与设备,营造出英语氛围与情景。教师可通过电脑、投影仪、幻灯片、Flash等,实现英语课堂的多样化让学生们沉浸于英语之中,习惯成自然,语感就顺理成章地慢慢形成加强了。此外, 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的学习环境, 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 办英语墙报, 英语广播, 演英语小剧目, 英语朗读比赛等。

Chinglish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学习者没有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见跨文化意识对于培养和强化英语思维和语感有重要作用。故教师应在课上传授并课后引导学生意识到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发展和强化英语思维

(三)重视语言规则的指导

指语感往往突破思维定势,不必在种种理论指导下对语言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也不必把某种材料与其他材料联系起来,也不必弄清楚它的最充分的含义是什么,而往往会以跳跃活动的思维方式径直指向结论。很多学生尽管背了很多单词、句型、 文章, 做起题目来却還是有很多错误。其原因就是语感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不是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的,它没有中间的推导过程,通常是以跳跃的和概要的方式跨越逻辑程序,直接指向最后的结论。因此,这样的语感通常具有猜测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没有语言规则的指导,就无法具有正确性和实效性。此外,中国人缺乏运用英语的环境,难以获得足够的英语语言刺激,英语学习主要是有意识地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学者和学习者必须掌握英语语言规则,使大量的语言实践和感性材料有语言规则作指导,英语语感才具有正确性和实效性。

语感的培养是一个螺旋式循环往复的过程,远非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地提高语言输入和输出。英语语感是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1] 陈洪桃:略谈英语语感及其特性 [ J ]。新课程,2010。

[2] 俞冬伟:试论语感的特征和语感能力的培养 [ J ]。宁波师院学报社科版,1997 ( 1)。

[3]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 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杜,2000。

猜你喜欢

语感培养英语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读英语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