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抗体、HCV-RNA、ALT联合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1-06-07彭泽军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阴性抗体

彭泽军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医院,湖北 十堰 442714)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小的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颗粒大致呈球形,直径约50nm,基因全长约9400个核苷酸[1],主要由输血和注射等途径传染,在HCV感染后,有75%~85%的病人转变为慢性肝炎,其中10%~15%发展为肝纤维化,最终每年有1%~4%成为肝癌,故建立一种针对HCV的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性和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对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丙型肝炎病毒含量与肝损伤之间的关系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检测丙肝病人治疗过程中血清HCV-RNA含量与抗-HCV及其ALT的变化,为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为不同病程患者提供有价值的检测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74例丙型肝炎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拟订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排除甲、乙、戊型肝炎,且在3月内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其中急性丙型肝炎者103例,男性45例,女性58例,年龄20~67岁;慢性丙型肝炎者71例,男性25例,女性46例,年龄23~62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抽取静脉血(HCV-RNA检测标本用带分离胶专用试管抽血3ml),静脉血标本离心取血清,放置于-80℃冰箱保存。

1.2 检测方法

1.2.1 抗-HCV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样品OD值/C0值(S/CO值)≥1为 HCV抗体反应阳性,试剂由德国欧盟公司提供,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1.2.2 HCV-RNA检测 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仪器用英国TECANE PC扩增仪,试剂由德国欧盟公司提供,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定量测定范围为103~105copies/ml, 低于 103copies/ml判定为 HCV-RNA阴性。

1.2.3 ALT检测 血清ALT检测采用干化学试剂条法,正常参考值:5~40U/L(37℃),用 Reflotron plus 快速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及专用试剂条,检测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HCV-RNA及抗-HCV检测 在急性丙型肝炎组中抗-HCV和HCV-RNA同时阳性所占百分率(30.09%)显著低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59.15%)(P<0.05);抗-HCV阴性和HCV-RNA阳性在急性丙型肝炎组所占百分率(56.31%)显著高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25.35%)(P<0.05);而抗-HCV阳性和HCVRNA阴性在急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的百分率均较低(13.60%和15.49%),两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急慢性丙型肝炎HCV-RNA及抗-HCV检测结果(%)

2.2 HCV-RNA含量变化与ALT异常率比较

在治疗前,根据HCV-RNA含量 (copies/ml)将174例HCV患者分为大于105copies/ml(高剂量组)、103~105copies/ml(中剂量组)、小于 103copies/ml(低剂量组),共有127例标本ALT异常,其异常率随着HCV-RNA含量的升高而增高,经相关性分析,ALT异常率与HCV-RNA含量呈正相关性 (γ=0.726,P<0.01),且ALT含量与HCV-RNA含量呈正相关性(γ=0.697,P<0.01)。 (见表2)。

表2 174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与血清ALT含量关系

3 讨论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尽早诊断和治疗可望终止或延缓病变发展,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对丙型肝炎筛查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是检测血清中的抗-HCV,而对现症患者的诊断多依据抗-HCV及HCV-RNA阳性结果,但抗-HCV检测存在 “窗口期”,HCV感染后血清中产生HCV抗体的平均时间即窗口期为82天[2],因此早期感染者易漏诊;而且产生后可长期存在,不能区别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受机体免疫水平影响、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或患其它严重疾病导致体内免疫低下的病人,均可致体内抗体无法检出。同时抗HCV ELISA法试剂盒采用的酶标抗体是广谱抗人IgG抗体,一些慢性和感染性疾病如结核、肝病患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体内IgG含量高,易产生假阳性结果。因此单凭抗-HCV检测容易漏诊。HCV-RNA能直接反映病毒是否存在及复制和传染性,其阳性是判断HCV感染和观察抗病毒效果的最直接、最可靠证据。感染HCV后1~2周即可在血中检出,阳性出现早,“窗口期”短。但感染后的病毒血症有持续、一过和间隙3种时间模式,此时可使HCV-RNA检测结果为假阴性。一些晚期肝病患者的病毒载量太低,也无法测出。ALT存在于肝细胞的胞质中,在肝细胞损伤时通过细胞膜释放入血中,造成血清ALT升高,血清ALT水平是反映肝脏组织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肝脏组织细胞的急性损伤越重,ALT水平越高。同时检测血清ALT,为临床诊断丙型病毒肝炎,判断病情和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抗-HCV和HCV-RNA同时阳性在急性丙型肝炎中显著低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而抗-HCV阴性和HCV-RNA阳性在急性丙型肝炎显著高于慢性丙型肝炎,同时发现在急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少部分抗-HCV阳性而HCV-RNA阴性的患者,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体内HCV-RNA虽已被清除,但抗-HCV仍然存在。ALT异常率及平均含量均随HCV-RNA含量的增高而增高。对患者血清含量的对数值与ALT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HCV-RNA含量与ALT含量及异常率均呈正相关,ALT水平升高反映肝细胞破坏程度加剧,提示HCV-RNA含量与肝功能损伤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抗-HCV与HCV-RNA及ALT同时检测可提高对丙型肝炎的诊断,HCV-RNA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ALT的结果可帮助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状况及肝脏的炎症状态。联合检测血清中HCV抗体、HCV—RNA、ALT在正确诊断和预测肝脏损伤及早期疗效观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桂亚萍,郑 惠,沃 垮,等.九江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5):514.

[2]史玉岭.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1):47.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阴性抗体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抗BP5-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