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危机监测、预测与预警关系辨析

2011-05-31谢承华兰州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图书与情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预警系统突发事件预警

许 峰 谢承华 (兰州商学院 甘肃兰州 730020)

近年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一系列破坏性极大的公共危机事件,给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国务院意识到公共危机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后,要求全国建立统一的公共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监测、预警是该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而将这两项功能紧密连接的则是公共危机预测分析。理论上公共危机在发生之前都存在一定的迹象或征兆,而这些迹象或征兆就是帮助人类提前感知危机的线索。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唯有加强对危机发生迹象或征兆的识别和获取,建立完善可以涵盖监测、预测与预警的信息系统,才可以减轻公共危机带来的重大损害,甚至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

1 公共危机监测、预测与预警的界定

目前,政府和社会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公共危机事件的监测、预测与预警的重要性。危机管理中关口前移是国家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趋势,而预期那些以外的危机事件将防止人们在危机来临时不知所措。监测、预测与预警作为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前提。因此,公共危机的监测、预测与预警就是实现关口前移的必然路径。所谓公共危机监测、预测与预警就是对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前的迹象或征兆进行监控、预测分析,并由此做出警示的活动,其主要工作包括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并通过监测与预警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1.1 国内外关于公共危机监测、预测与预警的研究

国外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有关危机爆发前的研究,更多的侧重于公共危机监测与预警的研究,且一般将危机监测与预警联系在一起,称为监测预警系统(EWS)。公共危机监测预警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包括收集、分析和传播危机信息,且监测预警系统功能的实现以预测与监测为基础。总结国外各类公共危机管理的监测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内容,可以将其概括为四个主要部分,即公共危机信息的识别,公共危机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公共危机信息的综合处理以及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其中,公共危机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是公共危机监测的主要内容,公共危机信息的综合处理是公共危机预警的主要内容。对于公共危机预测的研究,国外学者普遍将其视为实现监测预警系统功能的手段和方法。

国内有关公共危机的研究中,学者们不仅将危机监测、预测与预警统一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而且还根据危机监测、预测与预警的不同功能,给出其各自独立的概念和内容。所谓公共危机监测就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可能诱发灾害的各种因素和灾害本身的变化进程进行适时观察、测定,及时了解其活动、变化规律和趋势的灾害管理活动。[1]公共危机的预测是指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人们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危机是否发生、发生何种事件、在哪里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等进行预见,并推测事件未来的发展趋势。[2]公共危机预警是指根据公共危机预测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依据可能发生公共危机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确定相应预警级别,标示预警颜色,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3]

1.2 公共危机监测、预测与预警概念辨析

目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有关危机爆发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危机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上。有些研究称之为监测预测系统,也有称之为监测预警系统,更有将其统称为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在各类公共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中,其主要内容始终围绕着公共危机监测、预测与预警三个方面。但对这三种的概念始终没有正确的界定,这势必影响公共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1)公共危机监测。公共危机监测也是公共危机管理中预警子系统的基础。在公共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中,公共危机监测是贯穿于“平时”和“战时”两种状态当中。“平时”状态下的信息监测,一般是突发事件还没有被感知和发现,或者刚刚被感知和发现时进行。此时信息监测主要是对监测范围内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以及进行日常数据的管理工作,力求尽早发现风险孕藏和生成的公共危机事件。当某个信息指标,即公共危机事件的征兆超过警戒值时,公共危机监测进入“战时”状态。此时信息监测力争掌握灾害产生的各个侧面的变化情况,并实时掌握可以体现突发事件发展变化的信息,为公共危机预测、预警工作提供条件。

(2)公共危机预测。公共危机预测的作用在于准确把握公共危机事件的脉络,为防范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在不同的公共危机类型中,用到的预测方法也不相同,例如可以通过卫星云图的跟踪分析,结合洪水发生的历史规律,对洪水的水位做出判断来预测未来时间里水旱灾害的级别和影响范围等要素;对于群体性事件、恐怖活动等社会安全事件可以通过对敏感地区的社会现象调查,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来把握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的相关信息。高精度的预测分析有时甚至可以避免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及时预测危机的发展速度和影响程度,以规划危机应对的总体原则和可行步骤。危机的“度”决定了危机管理的“度”,依据前者的变化趋势确定后者“行”与“止”的边界,是危机预测预警应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4]公共危机预测的作用是对通过监测系统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评估,并对突发事件发展趋向进行跟踪,预先对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及爆发的可能性做出估计。由此可见,预测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危机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对突发事件预警的成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整个突发事件预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3)公共危机预警。公共危机预警是在公共危机监测中信息采集、信息研判和信息编报三个环节后,根据公共危机预测的结果来确定预警级别,发布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的活动。公共危机预警从广义上讲是从公共危机监测到公共危机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公共危机预警决策,并发出预警警告,其目的是为了化解危机或缓解危机带来的损害。公共危机预警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在此概念下包含了公共危机监测与预测的内容。首先是对危险要素持续的监测并对警兆进行客观分析,做出科学的风险评估,如果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突发事件不会发生,则返回继续监测;如果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则向社会公众发出警示信号;当社会公众采取有效的响应行动后,预警结束(见图1)。公共危机预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及时向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和社会公众发出警报,使他们采取正确的措施避免或缓解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当发出预警信号以后,公共危机管理相关部门及公众开始突发事件的应对及处置,此时也就意味着突发事件预警的结束。

图1 公共危机预警的内容

2 公共危机监测、预测与预警关系辨析

综观国内外关于公共危机监测、预测与预警的研究,不难看出公共危机监测作为公共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正常施行的可靠保障。而公共危机预测则作为一种手段贯穿于整个公共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中,自始至终为公共危机监测的结果提供分析方法,为公共危机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有必要对突发事件预测与监测、预警的关系进行辨析。如图2所示,公共危机监测为公共危机预测提供信息资源,公共危机预测结果是公共危机信息编报的依据。危机管理部门根据由监测系统编报的公共危机类型、级别和发展趋势等判断是否进入公共危机预警环节。在预警环节中,首要步骤就是对报送的公共危机的相关信息进行深一步的预测,主要是预测公共危机事件的未来发展动向以及规避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或者减少其发生带来的损失;为了准确的预测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就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对公共危机的相关信息进行监测,也就是所谓的“战时”信息监测。公共危机预警决策时根据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以及预测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发出警报和发出警报的级别。

图2 公共危机监测、预测、预警关系图

2.1 公共危机监测与预测的关系

公共危机相关信息采集和监控均为公共危机监测的环节。公共危机监测中信息采集分为“平时”和“战时”状态,而公共危机预警中的信息采集已经进入“战时”状态。此时,信息采集着重于信息的长期采集(直至预警结束为止)以及对相关信息的跟踪。“战时”状态与“平时”状态下信息采集的区别在于:首先,“平时”状态下信息采集范围广;“战时”状态下信息采集针对性强。其次,“平时”状态下的信息采集凌乱无章;而进入“战时”状态,经过公共危机相关信息研判,已明确了公共危机的类型和级别,此时公共危机相关信息采集注重公共危机预警的目标选择和重点选择。

公共危机监测获得的信息和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是公共危机预测和预警的基础,准确的公共危机相关信息有利于公共危机管理后期工作的正确展开;预测就是通过对公共危机监测环节中的信息采集所提供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预测方法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以及公共危机事件的危害程度等进行估计,并预测危机的演变、发展和趋势等,为预警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由此可见,公共危机预测是以信息监测为基础的,且公共危机预测是信息监测的延续;信息监测是对公共危机事件状态的监控和描述,公共危机预测是对其发展态势的估计和判断。

2.2 公共危机预测与预警的关系

公共危机预测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危机是否发生、发生何种事件、在哪里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等进行预见,并推测事件未来的发展趋势,贯穿于整个公共危机管理的监测与预警活动中,对公共危机预测是对监测得来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定级和分析。

公共危机预警就是根据一些公共危机事件的特征,对可能出现的公共危机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设施规划,给出警示。根据管理学理论,决策分析分为三类,即确定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和风险性决策,公共危机预警本身就是一种决策分析,且属于决策分析的第三类——风险性决策。公共危机预警的决策分析就是根据信息研判、预测的结果,确定公共危机预警级别的临界点,决定是否发出公共危机预警信号和预警指令的过程。

从内涵上看预警的内涵比预测广,预警既包括对预警对象现状的评价,也包括对预警对象未来状况的预测。从结果上看预测的结果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仅仅表现为突发事件趋势和动向的估计,而预警的最终结果是向特定的受众体发出警示,并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给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3 结语

无论是公共危机的监测、预测还是预警功能,其实现都需要公共危机管理中各环节的紧密配合和相互协调。为了避免公共危机管理中各环节产生混乱,政府有必要建立公共危机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各种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监测、预测与预警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为避免或缓解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提供坚实的保障。

[1]王绍玉,冯百侠.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01.

[2]卢涛.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56.

[3]汪永清.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93.

[4]张成福,唐钧,谢一帆.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4-135.

猜你喜欢

预警系统突发事件预警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与思考
基于AI技术的高速公路行人误闯预警系统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学校肺结核流行趋势控制及预警系统监测分析
俄太空预警系统探测到64枚导弹发射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突发事件
预警个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