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水养鱼鱼儿活

2011-05-14钱理评

前线 2011年9期
关键词:活力公益事业单位

钱理评

据悉,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进入倒计时。谈到事业单位改革,不免使人想起当年的国企改革。1984年3月,《福建日报》发表《55名厂长、经理呼吁:请给我们“松绑”》一文,诉说“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遇”,呼吁上级把企业内部的干部任免权、奖励基金支配使用权等五项权力下放给他们。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中央部署,北京市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行业体制改革,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总的看,事业单位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本刊在本期“记者走基层专栏中”刊发了《公益类事业单位“内动力”缺失调查》一文,客观反映了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提出的困境和困惑,指出了当前公益类事业单位需要“松绑”的问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公益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政府予以高度的重视。长期来政府投入大量财政予以扶持,这种“输血”,使得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硬件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民也深受其益。然而,随着公益类服务的进一步扩大,矛盾也不断地显现,突出表现在从事公益类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如何进一步调动的问题。仅举一例,现在有的大医院患者进一步集中,就诊量急剧攀升;博物馆免费开放,观众量陡增。这些单位职工的劳动量大了几倍,但他们的收入却增加有限,职工众说纷纭。其原因,正如他们的领导所说,多劳多得道理简单,但要这样做,实在太难了。

难在哪里?捆绑太多,自主权太少!调查中了解到,眼下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总额有“天花板”封着;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数量有配额卡着;进人甚至是个普通专业人员也有上级部门管着;项目招投标,别人干可以,本单位有能力干也可以干,但是不能计劳动报酬;经营有了盈余,不花就要冲抵政府拨款等等。事业法人可谓“戴着镣铐”跳舞,职工可谓在“一潭死水”里游泳,何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如中央某部门一位领导同志所说,事业单位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管理体制框架,政府部门仍然对事业单位实施直接的具体管理,事业单位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

当然,政府全额拨款的公益类事业单位一定要管好控好,否则纳税人的钱就会失去监督。以往对公益类事业单位制定实施的政策较好地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促进了事业的稳步发展。而目前,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制度设计如何更能体现科学性,把管好和搞活有机地统一起来?如何让政府财政投入产生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如何最广泛地调动这些单位的领导和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激发这些单位的动力和活力,保证公益目标的实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和深入思考。

加大公益惠民的力度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这个任务要通过公益类事业单位来实现。为了让公益类事业单位更加有生气、有活力,让他们在政府扶持的同时,形成自身的造血和补血功能,我们不妨借用当年国企老总们呼吁改革的心里话——“请给我们‘松绑”。据悉,市委市政府已经制定出分类推进事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其中包括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探索多种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建立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监督制度等。可以预见,新一轮的改革,必将会更大地开启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活力之门。

猜你喜欢

活力公益事业单位
活力
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