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接衔接与议论文质量的关联研究*

2011-04-12李修江

关键词:连接词因果关系样本

李修江 王 群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前言

连接词就是在语篇中起连接作用的词、①词组和短语,“不管在口语中还是书面语中,你帮助人们理解信息,显示思想如何从一个方面转向另一个方面。发挥这种连接作用的词和短语就像旅程中的路标,给旅行者指明前进的方向。”[1](P139)连接词与作文质量的关系历来吸引了众多语言研究者的注意,但其研究的结果却相互矛盾,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情况:

Mauranen的研究发现学术作品中有连接词可以使其更具逻辑性、说服力和权威性。[2](P167)M ilton &Tsang注意到相较于公开出版的英语,[3]香港学生过度使用连接词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随体裁和语体的变化而有所不同。Marie Tapper对瑞典高级英语学习者和美国大学生的作文作了对比研究,[4]发现两者在连接词的使用上的确存在差别:瑞典学生整体上倾向于过度使用连接词;而且得分情况表明,在瑞典学生方面每篇作文中的连接词数量与得分之间有一定关联性,而美国大学生作文中这种关联却很低。

在国内,徐玉臣的研究却表明总体上高低水平的作文之间连接词的使用频率差别不明显。[5]梁茂成也发现由于某些表面特征的过度使用,[6]像代词、连接词这样的衔接手段对作文的连贯贡献不大。

本研究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理论基础,[7](p226-273)利用SPSS软件的独立样品 T检验方法,对40篇200X年考研英语小作文中作为重要衔接手段的连接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搞清楚以下问题:第一,高分作文与低分作文在连接词使用方面是否有差异?有哪些差异?第二,连接词的使用与作文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理论基础

连接是一种运用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不同成分之间具有何种逻辑关系的手段。“通过连接性词语的运用,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8](P92)韩礼德和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7](P226-273)对连接词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根据语言形式,可将连接词分为三种:1)副词,包括简单副词,如but,so,then,next等;以-ly结尾的复合副词,如 accordingly,subsequently,actually等;其它复合副词,如therefore,thereupon,whereat furthermore,nevertheless,anyway,instead,besides等。2)介词词组,如on the contrary,as a result,in addition等。3)带有指示词的介词词组,如as a result of that,instead of that,in addition to that,in spite of that,because of that等。

根据连接词行使衔接功能的语境,分为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两种。内部关系指的是语言用来谈论的现象的内在关系,外部关系内在于交际过程中,以讲者和听者之间互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意义,又可将连接词分为四种:增补连接词,转折连接词,原因连接词和时间连接词。具体来说,这四种表示意义关系的连接衔接又包含很多分类。

(一)增补连接

增补连接可以分为:表简单增补关系的,如and,and also;表否定增补关系的,如 nor,and, no t;表选择增补关系的,如o r,o r else;表强调复杂增补关系的,如furthermore,moreover,in addition,besides,again,w hat’s mo re,alternatively;表非强调复杂增补关系的,如incidentally,by the way;表同位解释说明关系的,如that is,I mean,in other words;表同位举例说明关系的,如for instance,for example;表相似比较关系的,如like wise,similarly,in the same way;表差异比较关系的,如on the other hand,by contrast等。

(二)转折连接

转折连接可以分为:表简单转折关系的,如yet,though;表“and yet”含义的but一词;表强调转折关系的,如 how ever,nevertheless,despite this;表内部语境下承认比较转折关系的,如in fact, actually,as a matter of fact;表外部语境下比较转折关系的,如but,how ever,on the other hand,at the same time;表意义修正转折关系的,如instead, rather,on the contrary;表措辞修正转折关系的,如at least,rather,I mean;表封闭式不予考虑转折关系的,如in any case,in either case,whichever it is;表开放式不予考虑转折关系的,如in any case, anyhow,at any rate,however it is等。

(三)因果连接

因果连接可以分为:表一般因果关系的,如so, then,hence,therefore,consequently,because of this;表具体因果关系的,如for this reason,on account of this,as a result,in consequence,for this purpose;表倒装因果关系的,如for,because;表内部语境下具体因果关系的,如it follow s,on this basis,to this end,arising out of this;表条件因果关系的,如then,in that case,that being so,under the circum stances;表倒装对立因果关系的,如under other circum stances;表直接方面因果关系的,如in this respect,in this regard,w ith reference to this;表倒装对立面因果关系的,如otherwise,in other respects,aside from this,leaving this aside等。

(四)时间连接

时间连接可以分为:表简单时间关系的,如then,next,previously,after that,just then,at the same time,before that;表外部语境下推论时间关系的,如finally,at last;表相关时间关系的,如first,then,at first,in the end;表复杂时间关系的,如at once,thereupon,soon,next time,after a moment,on an other occasion,next day,an hour later,meanwhile,until then,at this moment;表顺序时间关系的,如first,then,next,secondly;表内部语境下推论因果关系的,如finally,in conclusion;表“此时此刻”时间关系的,如 up to now, hitherto,at this point,here,from now on;表总结时间关系的,如to sum up,in sho rt,briefly,to resume,to return to the point等。

此外,韩礼德和哈桑又总结了另外几个称为接续词(Continuatives)的连接词项(Conjunctive item s),例如:now,of course,well anyway,surely等。

三、试验

(一)实验对象和数据采集

本研究认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学习背景各异,其写的作文都是即兴创作,现场发挥,未经指导与培训,更能体现学员的真实水平与写作特点,典型性强,信度高。因此,本研究从参加200X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学员中随机采集了6分、7分、9分、10分作文各10篇共计40篇小作文,将6分、7分作文分为一组, 9分、10分作文分为一组,形成两个高、低分对比组。两组的句子数量和词汇数量基本相当,具有可比性,基本情况见下表:

表1 两组基本信息

(二)实验数据

在两个对比组4612个单词中,共计有196个连接词,平均每100词4.2个。总体而言,高分组同学比低分组同学用的连接词多(109:87),这是否意味着滥用连接词作文质量就高呢?这将通过软件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为使读者对本研究有更清楚的了解,两组连接词的使用情况见表2。表中“种类”指样本中出现的连接词种类数,“错误”指连接词使用不当的数量,“得分”指该样本在考试中的实际得分,其中1—20篇为低分组,后21—40篇为高分组。

表2 对比组连接词详表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6.0作为分析工具,运用的是独立样品T检验的方法。

1、基本分析

研究首先分析了两组作文在作文质量和连接词的数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基本比较

表3表明,一方面,两组作文在作文质量上差异显著,(t=-18.493,p=0.000〈0.05),这说明两组样本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在连接词的使用上两组差别不明显(t=-1.657,p=0.107>0.05),因此,本研究的初步结论是作文质量与连接词的使用数量上没有关联性。

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别连接词的分布频率,得到结果如表4:

表4 不同类别连接词在两组中的分布(每百词)

表4表明,两组同学使用大量增补型(2.21每百词)和时间型(1.13每百词)连接词,另外两种类型的连接词则少得多。但总体而言,除增补型外,其他类型的连接词在两组中的分布频率基本相等。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品T检验,结果如表5:

表5 两组连接词T检验结果

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两组在增补型连接词使用上有显著差别,(t=-2.132.300,p=0.040〈0. 05);但在其它三类连接词使用上,两个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因为在这些方面P值均大于0.05:转折型连接词t=-0.425,p=0.673;因果型连接词t= 000,p=1.000;时间型连接词t=000,p=1.000.另外,表5还告诉我们,两组在使用连接词的种类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别(t=-0.476,p=0.637),这意味着两组在连接词的使用总量和使用种类上都没有显著差别。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在考研小作文这种议论文中,连接词使用的多寡和种类与作文质量之间没有关联性,即连接词使用的多寡和作文质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错误分析

两个对比组在连接词的使用数量上差别不大,本研究接下来对两组使用连接词的恰当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组在连接词的使用上存在滥用、少用和误用等情况。

(1)连接词的滥用

两组作文平均每百字4.2个连接词,高分组比低分组略多一点(4.5:3.9)。议论文中的连接词的数量多少为宜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但据 Philip Morrow的分析,英语商业新闻中每百字约有0.39个连接词,而学术期刊文章中这个比例是1.03。[9]与此比较,本研究样本中的连接词数量明显偏多,且在很多情况下并无必要,属于滥用。

样本1

Iam w riting to show my opinion about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p lastic bags.①Because some peop le don’t follow the regulation,②our environment is till suffering“w hite pollution”③and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这段话共含有四个陈述命题:①“我写此信是要表明我对限制塑料袋使用问题的看法”;②“有些人不遵守规定”;③“我们的环境还在遭受白色污染”;④“应该给予重要性”。命题①说明写信的目的是要告诉读者自己关于限制塑料袋使用的看法,但后面的三个命题没有一个说明他的看法是什么。命题②与③是因果关系,这儿的because用的还算合适。④好像是本段结论,尽管不知道要把重要性给予什么。此处的and显然应该是therefore才合适。从形式上看,四个陈述命题用两个连接词连在一起,实际上连接词的使用并没有对议论的逻辑发展贡献多少。

连接词滥用的原因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大学里没受到英语写作方面的训练,因为我国的大学基本上没有专为非英语本科生开设英语写作课的;另一方面,考生在大学期间参加四六级考试时或考研前好多人都会参加辅导班,或是买一些所谓的黄金模板来参考。这些辅导都大力提倡使用连接词以使文章显得逻辑性强且组织有序;而模板则干脆给出一套套有连接词组成的作文轮廓供人模仿。

(2)连接词少用

因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所以英语中的连接词要明显多于汉语。韩礼德和哈桑列举了英语中的110个连接性词汇和短语,这当然不是一个精确的统计,实际数字要比这多得多。然而在本研究的40篇样本中仅出现过40个连接词,其中15个仅出现过一次,10个出现过两次,考生们反复使用的连接词就集中在and、but、however等少数几个上。

连接词少用的原因,与前述滥用的原因相似。一方面,因为多数考生没有受过英语写作方面的训练和练习,很多连接词对他们来说从来都每听说过,更别说在作文中使用它们。另一面,辅导班和模板只提供少数几个常用连接词,且并不深入剖析这些连接词的含义和用法,这不仅导致考生滥用、少用连接词,还直接导致他们误用某些连接词。

(3)连接词误用

在考生作文中,几乎每一类别的连接词都有误用发生,下面仅介绍几种典型的情况:

①“however”和“but”

考生的作文中常常混淆了“However”和“but”,因为这两个词翻译成汉语意思十分相近,有些考生在使用时就不加区分了,也就是所谓的“过分概括”。而实际上,“however”是连接副词,用来添加一个令人意外的,或是与前面所说很不相同的事实或信息,可以置于句首,也可置于句中,用逗号与其它部分隔开。“But”是个连接词,用来连接两个并列分句,后句添加了一点不同于第一个或者是令人意外的信息;或者在口语中用来显示讨论的转折或主题的转变。由于考生对两者用法上的区别不了解,所以常常搞混。

样本2

Iam a senio r in the Computer Science Depart of Shandong University.Iam w riting to talk about my suggestions about“White Pollution”.

How ever,there are 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p lastic bags,the pollution is still serious.

样本2中由“how ever”连接起来的两段之间并没有转折关系,事实上,两段之间并没有联系。“however”连接的是两个存在让步关系的分句,因此的连接词应该是“although”。然而,替换上“although”之后,两个段落从形式上看组织无序,逻辑上也不连贯。这不仅反映出考生缺乏写作技能,而且也反映出他们的不合逻辑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样本3

M any peop le follow ed the right(rule).But w e also found in some regions the plastic bags were used as often as before.

样本4

Everyone brings their ow n bags w hen they go to the supermarket.But,it’s no t been so successful in other p laces.

样本3、4中的“But”都应该是“How ever”,因为后句添加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发现,而不是主题的转变或者讨论的转折。

②“there fore”和“so”

与“however”和“but”相似的是“so”和“therefore”。作为连接词,“so”的用法与上文解释的“but”,连接的是两个并列分句,后句是前句的结果或后果。“Therefore”是连接副词,表示前文讨论问题的结果,可以置于句首或句中,如在句中的话其前后用逗号与其它部分隔开。

样本5

“White Pollution”is still going on,which does great harm to man.So,it’s high time for us to take drastic actions.

样本5中是两个并列分句,其中“it’s high time for us to take drastic actions”是因为“‘White Pollution’is still going on”,从语义上讲,此处用“so”是正确的,但其后的逗号表明,考生混淆了其与“therefore”在用法上的区别。在口语中这样使用“so”是可以接受的,但在正式书面语中是不可接受的。

样本6

In my opinion,we should talk to people the gooding of use of plastic bag and make some actions to make more and more people use the plastic bags.So the“White Pollution”may be imp roved than the earlier times.But it’s only my opinion.

“不管在口语中还是书面语中,连接成分帮助人们理解信息,显示思想如何从一个方面转向另一个方面。”[1](P139)但样本6中的连接词却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三个连接词中两个用法不当。“So the‘White Pollution’may be imp roved than the earlier times”是汉语“这样‘白色污染’就可以比从前得到改善”的直译。“so”在这儿引导的不是结果,而是目的状语,所以应该是“So that”。“But it’s only my opinion”是汉语“但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的直译。这是句中国人常用来表示自谦的话,因此这儿的“but”并不表示话题的转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连接词,而更像是插入语。这是由母语负迁移造成的语间错误。正如对比分析理论所表明的,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与目标语里的相似之处或相互干扰从而造成积极迁移或是负迁移。这种错误考生很难发现,因为写作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机械地、逐字地翻译成英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很少注意英语句法,更谈不上修辞。

③“and”

“And”是考生作文中使用最多连接词,不仅因为其简单易用,而且因为其用法众多;但考生作文中仍然有很多误用的情况:

样本7

I have bought your news papers for many years and I read it every day.It was perfect for me and I can get many useful new s from it.

样本7中的第二个“and”显然属于误用。因为两个分句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添加新信息,而是因果关系,所以原句可改为:

I have bought your news papers for many years and I read it every day.It was perfect for me because I can get many useful new s from it.

④时间连词

由于写作任务要求“make two or three suggestions”,考生们用了大量的时间连词来列举建议。要列举建议,最恰当的是表顺序时间关系的连词,如first,then,next,secondly等;或是表相关时间关系的连词,如first,then,at first,in the end等。前者更好一些,因为它们表明了重要性的顺序,后者更多表明的是事件发生的先后。尽管多数考生都能正确使用,但有些却做不到:

样本8

In m y opinion,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hite pollution comp letely,there are two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First of all,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hibits from producing super thinner plastic bags.In addit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educate people to protect environment.

在“first of all”之后,合乎逻辑的顺序连接词应是“second of all”,或简单的“second”,而非“in addition”,因为“in addition”是添加衔接,不是顺序衔接。相似的错误还出现在下面的样本中:

样本9

Given all above,step s should be taken without delay.First,campaigns should be hold to foster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other,relevant law s should be passed to prevent the use of public bags.

另一个大量误用的连接词是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这是一对表示差异比较关系的连接词,连接的是两个对立的论点,使用时On the one hand常常省略掉。而考生则受其汉语译意“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影响,把它当作了表简单增补关系的连词来使用:

Samp le 10

There are some ideas that Iw ant to suggest in solving the p roblem.On the one hand,w e should be sensible to strengthen the enfo rcement of the law s to p rotect our environment49.On the other hand,it is demanding for us to launch a publicizing campaign to make peop le aw are of the impo rtance to p rotect our environment.

两组考生都有连接词少用、滥用和误用的情况,本研究对两组的错误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见表2),并运用独立样品T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表7:

表7 两组连接词错误比较

表7显示,两组在错误率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别(t=2.924,p=0.006),低分组错误率是高分组的三倍(0.9:0.3),表明两组学员在运用连接词的能力上有质的差别。

至此,本研究得出结论:在考研小作文这种议论文中,作文质量与连接词的多寡之间没有关联性,但与正确运用连接词的能力密切相关。连接词使用得好,作文质量就高。

四、本研究的不足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一)不足

基于一些主客观因素,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就语料而言,本研究只统计分析了两组40篇作文,数量略显不足;由于分析的是小作文,样本篇幅较短,这都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也由于样本篇幅的原因,只有连接词这一衔接手段比较丰富,所以本研究只关注了作文中的连接衔接。

最后,本研究只讨论了议论性书信这一种文体,其结果是否适合所有文体有待其它研究结果的支持。

(二)建议

上述不足也就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增加语料数量,扩大语料范围,对中国学生作文的衔接手段做一个综合性统计分析研究,从中发现经得起各方面检验的可靠结论,既可以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也可为考生写作提供借鉴,或可为计算机作文阅卷软件开发提供帮助。

[1]Geoffrey Leech&Jan Svartvik(2003)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Pearson ESL.

[2]Mauranen,A.(1993):Cultural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Rhetoric.A Text linguistic Study.

[3]M ilton,J.&E.S.C.Tsang(1993):"A Co rpus Based Study of Logical Connectors in EFL Students’W riting: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A].In Pemberton,R&E.S.C.Tsang (eds.),Studies in Lexis[C].Hong Kong: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15-246.

[4]Tapper,Marie.(2005):"Connectives in Advanced Swedish EFL learners’w ritten English-Preliminary Results"[A].In Fredrik,Heinat and Eva,Klingvall(eds.),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5[C].the Departmentof English,Lund University, 115-144.

[5]徐玉臣.英语作文衔接模式与衔接错误的对比分析[J].国外外语教学,2003,(3):54-60.

[6]梁茂成.学习者书面语语篇连贯性的研究[J].现代外语,2006 ,(8):285-292.

[7]Halliday,M.A.K.&Hasan,R.(1976):Cohesion in English [M].London:Longman.

[8]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9]Morrow,Phillip R.(1989)Conjunct use in business new s stories and academ ic journal articles:A comparative study[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v8 n3 p239-54.

猜你喜欢

连接词因果关系样本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因果关系句中的时间顺序与“时体”体系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宾语从句的语序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吸引阅卷老师的“连接词”
村企共赢的样本
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