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渔业产业化运营机制的理论架构与实践——以山东省为例

2011-04-11杜建军

海洋技术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渔民水产品渔业

杨 林,杜建军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渔业产业化运营机制的理论架构与实践
——以山东省为例

杨 林,杜建军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渔业产业化是实现我国渔业产业结构第二次调整、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理论构建渔业产业化运营机制的基础上,以渔业大省山东省为例,分析了该省渔业产业化运营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渔业产业化;运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

1 渔业产业化运营机制的理论框架

渔业产业化的实现,需要有一系列运行机制作保障。渔业产业化的内涵与核心决定了渔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如内部利益协调机制、风险保障机制、市场开发机制、科技进步机制、投融资机制等。

1.1 内部利益协调机制

发展渔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加强渔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内在联系,创造各产业要素自由流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市场所特有的契约关系把分散的渔户聚集在可控性强的体制之中,使渔户由小农经济的自然人变成商品社会的经济人,以提高渔户和渔业经济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建立健全产业化体系内的约束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使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及渔户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变松散型为紧密型,形成集渔、工、贸,产供销为一体的完整的生产经营体系,增强渔业产业化组织的活力。

1.2 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机制

“科技兴渔”是渔业产业化发展和渔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渔业,用现代技术装备渔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渔业,才能促使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渔业科技含量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渔业产业化经营中也极为重要。要迅速地将一批先进实用的养殖、捕捞和加工技术直接传输给渔户,使科技成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推广和运用。

1.3 风险保障机制

由于较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存在,使渔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更明显的弱质性。为了克服弱质性,规避风险,渔民以及渔业生产者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既能获利又能降低风险的体制或制度。因此,需要将渔业资源的产权明晰化,以产权机制来制约和降低渔业经营中的风险。以高科技手段使自然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产业化经营,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1.4 市场开发机制

渔业产业化经营将分散经营渔民与大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完善的市场开发机制成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机制。

1.5 资金融通机制

渔业产业化经营,一次性投资较大,资金短缺是大规模开发的一大制约因素,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以财政投资为导向,生产经营者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支柱,外资和其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设立渔业产业化发展基金,专门用于对水产龙头企业的扶持;各级财政、金融部门对龙头企业的发展在资金安排上要予以优先考虑;积极推进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广泛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加强内引外联力度,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和个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形式融资、入股。要制定相关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实行招商引资,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强化投入管理,提高投入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1.6 政府助推机制

渔业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产业的区域布局结构和规模,关系到渔业和其他各业的协调发展,政府的推动是渔业产业化必不可少条件。政府对于渔业产业化的推进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首先是政策支持。政府要在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上对渔业产业化经营进行有力支持与规范。其次是资金支持。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积极投入资金用于改善渔业的生产条件,促进渔业的科技进步。第三是组织支持。政府从行政机构的安排上为渔业产业化进行组织协调,成立渔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负责渔业产业化政策的落实、项目规划等组织工作。最后是法律推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渔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依法治渔、以法兴渔。政府应转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渔业法制体系,把规范渔业产业化经营、保护渔业企业与渔户的权益纳入法制化轨道。

1.7 服务保障机制

渔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环节多,专业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渔业产业化经营中不可缺少的。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渔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提供综合优质的配套服务,它是衡量渔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适应渔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应建立科技、信息、运输、仓储、物资等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水产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发挥社会化服务优势,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渔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保证渔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积极组织广大渔农民参与兴办不同类型的渔业合作经济组织,使渔民享受产业化经营多个环节的经济收益和利润,推动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2 山东省渔业产业化运营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利益协调机制尚未使利益各方结成经济共同体

首先,山东省现有渔业生产基地规模偏小,缺乏特色和优势,加工企业数量不足,缺乏主导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活力和辐射能力,生产、加工、销售三大环节衔接不够,缺乏互相促进和制约机制。另外,大部分水产品加工企业是以开展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企业,无法与渔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影响渔业产业化的发展。

其次,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衔接,规模效益低。这种分散经营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制约了新品种、新技术普及推广,也使渔业经济难以形成规模和合力,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且影响了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不利于管理,浪费了渔业资源,大大削弱了渔业功效和渔民利益,并制约了渔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少,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不大,辐射带动力不强,对渔业产业的拉动、带动能力不够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三次产业联结不紧密,停留在产品买卖关系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的形式较多,没有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未能真正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2.2 科技创新机制滞后于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

整体上来看,山东省渔业发展还没有摆脱依靠生产规模扩张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粗放式经营方式。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日渐突出,如地区性的结构不平衡,品种层次的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二、三产业严重滞后,渔业经济总产值中,大部分是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第一产业创造的,水产品深加工和产业化水平较低。渔业占全省海洋总产值的60%以上,而海洋医药、海洋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所占比重尚不足30%。

2.3 风险保障机制尚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近年来渔业作业范围越来越广、航程远,渔船遇险、发生意外事故和涉外事件的几率很高,渔业保险补贴已成为渔民的迫切要求,这不仅关系到渔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更关系到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山东省渔业政策性保险起步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

另外,随着新海洋制度的实施,大批海洋捕捞渔船要撤出部分传统作业渔场,使近海渔场变得更为拥挤,海洋捕捞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压力。但由于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渠道狭窄,资金缺乏,减船转业的难度大;加之资源衰退,渔业生产成本上升;渔民生产生活面临很大困难。同时由于渔业管理制度的变化,渔民难以完全适应,涉外渔业事件增多,渔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涉外渔业管理难度加大。

2.4 市场开发机制滞后限制了渔业产业化的正常进行

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改革经营体制、转换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市场体系和完善宏观调控手段等一系列的重大措施,目前己初步奠定了山东省渔业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其他产业或西方发达国家渔业市场相比,还存在着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市场管理不规范,缺少对过剩生产能力和低级生产能力的淘汰机制和促进产业竞争力提高的机制。渔业市场体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渔业贸易能力的提高。同时,绝大多数渔民资本积累水平很低,加上文化素质、经营能力有限,以及过于分散的经营格局,给渔业信贷、科技推广带来许多问题,渔民很难得到新上项目的投资和科技的支持。所有这一切,导致绝大多数渔民尚不具备独立应对市场变化、并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而正确反应的能力,客观上降低了渔民作为主体对渔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效果。这也是造成我国渔民组织和发现优势资源的能力缺乏的重要原因。

2.5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不健全,局部海域的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最基本条件,水域环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渔业资源的生存、繁衍和养殖业的发展。山东省尽管在海洋环保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岸海域污染面积有所减少,但是从目前情况看,陆源污染、河口海域污染、油气开发形成的石油类污染、海水养殖海域富营养化,严重威胁着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2.6 政府助推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山东省渔业发展迅速,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渔业强省这一目标的关键时期。具体包括实现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第二次转变,发展优质水产养殖业,提高远洋渔业比重,推进水产加工业,扩大休闲渔业、设施渔业,发展高效渔业、生态渔业、品牌渔业,这样全方位、整体性的结构性调整必然要求财政投入的加大和政策导向作用的发挥。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财政支渔认识不足,造成山东省政府对渔业的财政投入都很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资金不足是制约高标准、高品质项目建设的关键问题。同时,从财政投入结构看,财政对渔政、渔港、转产、环保、种质等方面用途的投资比例比较大,有力改善了山东省渔业经济的发展环境和基础。但综合开发、水产科技、病害防治、技术推广等支出比例仍然很低。由此导致:渔业科技创新进程缓慢,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成果不多,高新技术研究明显滞后,许多制约渔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7 服务保证机制建设滞后,不适应渔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山东省渔港码头、专业批发市场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加工业落后,流通渠道不畅,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渔业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的前瞻性开拓难以为渔业经济提供快速发展的有效保证。

同时,科技成果储备不足,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良种化程度普遍较低;养殖品种的病害防治技术仍然比较落后,至今仍没有十分有效的控制措施。山东省每年因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另外,基层渔技推广服务体系不稳定,影响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影响渔农户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渔业产业化经营的稳定发展;社会公益性服务不配套,渔业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渔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水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出口贸易壁垒增多,影响了山东省水产品海外市场的开拓。近年来,山东省虽然采取了许多应对国外针对我国水产品的贸易壁垒措施,但由于企业的产业化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低,加之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质量安全监控手段,使水产品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影响了水产品国际市场的开拓。

3 山东省进一步完善渔业产业化运营机制的具体对策

3.1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巩固优势产业区和优势产业带

(1)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实施渔业资源可持续综合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对山东省而言,重点实施莱州湾、胶州湾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修复与治理,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及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巩固和发展海防林,修复和保护近岸湿地,形成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建立近海主要渔业资源捕捞总量控制制度,严格实施捕捞许可证制度和休渔制度,减少近海捕捞渔船数量,压缩捕捞强度,保护和涵养近海渔业资源。探索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对占用传统作业渔场造成渔民失海失水的,要给予合理补偿。

(2)适度增加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改善渔业共同生产条件。首先加强渔港建设。根据渔业资源、渔船数量、渔港自然条件、渔业经济比重等,合理布局沿海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和内陆重点渔港,因地制宜选择一批避风条件好、具有较大经济腹地的渔港,修建码头、护岸和防波堤,疏浚航道和锚地,建成港口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渔港。其次加快沿海公路、海堤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推进沿海地区城镇化建设。把沿海的海洋开发卫星镇、渔业特色专业镇建成经济实力较强、城镇设施完善、文化教育配套、生态环境优美、地方特色鲜明、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城镇,加快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

(3)尽快建立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和渔业环境监测网络。近期,按照《山东省优势水产品养殖区域布局规划》,对山东海岸健康养殖带的五大岸段进行渔业资源调查和常规性监测,建立渔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应建立健全地级以上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和一批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点),形成覆盖全省的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网。

3.2 强化内部利益协调机制,创新产业化经营体系

(1)培植龙头企业,加强产业环节的衔接。渔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将基地、加工、市场体系三个环节衔接起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要根据拉长产业链的目标,善于在水产主体品种三个环节的发展中抓住苗头,重点扶持,让运营机制活、辐射能力强的企业担当“龙头”。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渔户,是渔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代表着渔业产业化的水平,其经济实力、辐射能力、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水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要多渠道、多形式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特别是正确处理好龙头企业和渔民的关系。共同利益是产业化经营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对渔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管理,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互利、平等、自愿和渔业工贸各方面兼顾的原则,处理好内部利益分配,建立生产者有利可图,加工经营者利润合理,消费者经济划算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

(3)大力发展行业协会,提高渔业的组织化水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自身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民间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建设,为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如鼓励乡、村、渔民能人、龙头企业、乡村渔技站所以及各类社会团体组织,领办渔业专业合作社或渔业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倡导渔民群众自发、自愿加入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已建的应充实力量,完善其职能,制定和完善渔业行业协会开展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其责任、权利与义务,规范其工作和行业行为,充分发挥渔业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会员一起进行技术、品种更新,组织经验、信息交流,开展投资、贸易中介,加快市场、产业开拓步伐,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

3.3 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夯实渔业产业化运营的科技支撑

(1)加强渔业科技基础创新。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渔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因此,围绕水产主导品种培育、重大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健康养殖方式、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渔业节能技术等方面,搞好重点研究和技术攻关,切实解决渔业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问题。(2)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扶持渔业高科技的创新。如设立渔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基金;采取贴息的方式引导金融部门或企业投资农业高新技术;建立全球农业高新技术信息网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股本投入的方式为渔业科技企业提供资本金扶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直接科研资助,或通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协议给予其研究活动以财政资助;在产业政策制定和组织重大项目合作攻关等方面起主导作用。同时,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以税式支出方式诱导社会资本投入渔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增加自主创新的能力。(3)推进实施渔业良种工程,构建渔业良种产业化体系。研究开发水产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在品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方面实现新突破,培育新一代水产优质和特色品种。努力构建渔业良种产业化体系,重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原良种场,培育一批水产良种企业。

3.4 创新市场开发机制,完善水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渔业产业化的程度越高,对市场的需求也越高。完善的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应是一批以集市贸易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期货市场为方向的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水产品市场网络。具体包括:(1)建立良好的市场基础设施,为水产品流通提供服务,同时在管理和信息上也能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使经营者能站在市场知天下,以市场来指导生产经营活动。(2)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建立健全市场流通的法律法规,形成公开、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同时,要逐步采用国际市场上一些通用惯例,改变单一的销售形式,引进拍卖、期货、包销等方式,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使我国水产品流通走向世界。(3)发展水产品市场种类,完善内部结构。要迅速改变目前水产品流通中集市贸易、零售市场发展快,批发、期货市场发展滞后的现象。要在水产品主要消费地的大城市,进入超市,建立水产品专卖店,并冠以名特优水产品商标,以取得品牌效应等等。

3.5 改革风险保障机制,完善渔业社会保障体系

在积极拓展渔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尽早实施政策性渔业保险。从国际通行做法看,发展政策性渔业保险事业,能有效改变生产者在各种风险面前孤立无援的窘境,是国家对渔业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部分,是完善渔业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运用政府的权威动员全社会分担农业风险、支持农业发展、保护渔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建议与财政部协商,设立渔业政策性保险初始准备基金和补贴专项资金,由国家和省级渔业主管部门研究确定补贴的种类、范围和标准,依托有关保险经营机构,以项目形式进行管理。目前可以依托的经营机构:一是政策性保险公司,直接经营畜牧业政策性保险;二是商业性保险公司,委托其代办政策性业务;三是渔船互保协会或农民养殖协会,由协会内部开展互保经营。

3.6 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健全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以渔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平台,加快建设现代渔业示范功能区,完善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同时,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加强渔民培训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渔业经营者的素质,使他们掌握渔业实用技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2)完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山东省需要加强陆地与海岛、海岛与海岛间的基础传输网络建设,不断提高网络化水平。扩大完善本地通信网,大力发展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等网络通讯。加快“数字海洋”建设,充分利用近海资源调查与评价成果和沿海省(市)在海域管理、环境保护、海岛和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等各个领域积累的丰富信息资源,建设海洋数据库,建立面向海洋经济、海洋开发管理和海洋决策支持的海洋信息基础平台和省、市、县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快海上预警预报、搜救抢险、环境监测等信息系统配套建设。

(3)完善融资、筹资服务体系。本着以渔农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为启动,信贷、外贸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投入体系,建设初期政府在给予资金投入倾斜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导向,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渔业生产与流通领域。山东省可在财政支出中留出一块作为渔业发展基础,为渔业产业化项目提供贷款贴息。同时,兴办渔业合作基金会。在渔村以股份合作制方式把部分集体资金和渔民手中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为渔业生产实行短期、小额资金有偿服务。设立渔业信用担保基金和机构,也可以保证和帮助渔民能顺利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3.7 改革政府助推机制,积极推进渔业产业化

(1)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在海域管理方面,要围绕优化审批秩序,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研究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严格把关、跟踪监管的制度和办法。在海洋环保方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探讨封闭式倾废新机制。要深入研究海洋生态补偿机制,适时出台《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补偿办法》。在渔港渔船管理体制方面,进一步完善渔港经营管理体制,实行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依法明晰渔港产权,实施渔港许可经营,完善渔港保护体系,更好地发挥渔港服务保障作用。在科技创新体制方面,加快科技工作由重渔业向海洋与渔业并举转变,精心研究谋划争取国家级海洋类的大项目。在水产品市场管理方面,规范市场秩序、有效竞争的政策;价格政策;推进产业化运营的财政金融政策。

(2)继续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渔业质量安全水平。一是依法履行水产品质量监管责任。要从源头抓起,加强生产全过程特别是养殖投入品的监管。二要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使水产品生产、经营各环节有标准可循。三是加快渔业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四要加快名牌水产品的培育和优势特色水产品的保护和挖掘。

[1]孟庆武.我国渔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国渔业经济[J].《中国渔业经济》,2010(4):144-148.

[2]易丽平.广东海洋渔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研究[J].当代经济,2008(12):98-100.

[3]王淼.从交易费用理论看我国渔业行业协会建设[J].中国渔业经济,2007(2):3-5.

[4]尹金辉.我国财政支持渔业发展的政策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91-94.

[5]杨林,王均环.渔业产业化经营的施行路径:问题与对策——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4):32-37.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Fishery Industrialization: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ractice——Take Shandong Province for Example

YANG Lin,DU Jian-jun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Shandong 266100,China)

Fishery industrializ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realize the second adjustment of fisher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 the modern fishery in our country.Based on construction of fishery industrialization operational mechanism theoretically,taking Shandong Province for example,the problem existing in current mechanism is analyzed.The countermeasure is brought forward finally.

fishery industrialization;operational mechanism;interest distribution mechanism

F224.5

C

1003-2029(2011)03-0103-05

2011-02-15

山东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09BJGJ39)阶段性成果。

杜建军(1966-),男,天津人,中国海洋大学项目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管理。

猜你喜欢

渔民水产品渔业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