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地区白斑狗鱼亲鱼越冬技术

2011-04-10时春明黄永平杜劲松

黑龙江水产 2011年6期
关键词:亲鱼增氧溶氧

时春明 黄永平 杜劲松

(新疆水产科研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白斑狗鱼自然分布于亚洲、欧洲以及北美北部的冷水水域,在中国仅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由于白斑狗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当年就能养成商品鱼。其营养价值高,市场价格好。2009年新疆地区产量已达到715吨,成为发展“新疆特色渔业”的主推品种之一。白斑狗鱼先后在河北、广东、浙江等省推广并进行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些地区甚至将白斑狗鱼作为发展当地渔业经济的主推品种之一。

目前,白斑狗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化白斑狗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生产技术。亲鱼越冬作为开展白斑狗鱼人工繁殖前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人工繁殖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近年来,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展了白斑狗鱼亲鱼池塘越冬技术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越冬前期的准备工作

越冬池塘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环境安静的池塘,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10亩左右为宜。

越冬池塘清塘:对越冬池塘清淤、晾晒,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检查越冬池塘渗水和漏水情况并进行加固,对有渗水的池塘每隔14天加注水一次,水位以2m~3m为宜。同时通过调节水质,使水体透明度达到50cm左右。

二、越冬放养密度及饵料鱼配比

白斑狗鱼越冬前应加强饲养管理和饵料鱼的投喂,经过强化培育,提高其肥满度,使其性腺在越冬前发育至Ⅳ期。白斑狗鱼亲鱼放入越冬池塘前,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用浓度3%的氯化钠溶液浸泡5~10分钟进行消毒,不得带病进入越冬池。白斑狗鱼亲鱼池塘越冬若放养密度过大,极易造成水体缺氧,且影响越冬亲鱼的性腺发育,而密度小又会造成水体浪费,建议白斑狗鱼亲鱼放养密度以每亩不超过200kg为宜。

根据近年对天然水域和越冬池塘中白斑狗鱼的解剖以及对越冬白斑狗鱼的生长情况测量发现,白斑狗鱼在冬季不停止摄食,并且在饵料充足的条件下保持缓慢生长。因此,应在白斑狗鱼亲鱼的越冬池中投放适量的饵料鱼,以确保冬季饵料鱼的供应,促进白斑狗鱼亲鱼性腺发育,有利于翌年开春的人工繁殖。饵料鱼配比一般按重量3:5的比例投放于越冬池中。每一次投放的饵料鱼也必须进行消毒,避免通过饵料鱼携带病原体而传染白斑狗鱼。

三、保持明冰,避免“乌冰”

实践证明,越冬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于冰封水体的库存溶氧和浮游植物的增氧,其中以冰封后的浮游植物增氧为主。西北地区池塘一般在11月~12月封冰,冰下光照强度与冰质关系密切,明冰的透光率一般为20%~50%;乌冰(厚2~5cm)透光率仅为10%左右;冰上有20~30cm的积雪,透光率只有0.1%~5%。所以在池塘冬季封冰前需要一次加水到位,同时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清除冰上积雪,避免造成乌冰或夹层冰以提高透光率。同时每隔2米扫开一条宽2米左右的透明通道,最好南北走向,有利于透光。当出现乌冰时,要用泵将新结冰冲开或开冰槽,让冰槽处重新结明冰。

四、水体溶氧监测

根据测定,规格340~400g的白斑狗鱼在水温12~26℃时,耗氧率为0.068~0.126mg/g·h,窒息点为0.213~0.533mg/L。而窒息点鲢为0.172mg/L~0.134mg/L、草鱼为0.151mg/L~0.13mg/L、鲤为0.134mg/L~0.13mg/L,白斑狗鱼的窒息点明显高于鲢、草、鲤,这说明在池塘养殖过程中白斑狗鱼对水体中溶解氧的要求比一般的养殖鱼类高。此外,在养殖过程中发现白斑狗鱼在低溶氧环境中的死亡时间很短,发现浮头后增氧挽救的可能性很小。考虑到白斑狗鱼亲鱼性腺发育,越冬池塘水体中的溶氧应该保持在5.0mg/L以上。

西北地区由于池塘封冰期从11月中下旬至翌年的4月中上旬,长达140天以上,冰层厚度最大可达80cm~100cm,单靠越冬池的浮游植物增氧有限,应定期对越冬池塘进行水泵扬水等机械增氧、打冰眼和加注新水,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解氧。但水泵扬水增氧,容易降低水体温度,造成鱼类冻伤,所以时间不易过长。

通过近年来对白斑狗鱼亲鱼越冬池塘冬季溶氧的测定发现,溶氧含量:2月<3月<4月<1月<12月<11月。因为池塘前期加注的新水溶氧较高,在封冰后期,池塘水质老化,溶氧消耗较大,极易发生缺氧现象,此时应加强溶氧的监测和日常管理。

五、加强管理

1、巡池

每天应检查越冬池的堤坝、闸门和主排水系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观察越冬池渗漏情况,如出现冰面塌陷或水浅,应及时补水。

2、清扫冰面,保持安静的越冬环境

越冬池塘的冰面要经常清扫,以提高冰面下的光照强度,加强冰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亲鱼越冬池的冰面严禁冰上运动,尽量减少车辆和行人的行走,距离越冬池500m内不准爆破,以免鱼类受惊后乱窜,消耗体力,影响其性腺的发育。

3、定期检测

定期测氧有助于了解越冬池塘冰下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应每3天测一次溶氧。对淤泥较厚的亲鱼越冬池塘,应定期检测氨氮、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含量,严防超标。正常情况下,在冰面看不到越冬亲鱼,如果透过冰面发现有亲鱼上浮,应及时监测溶氧,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4、填写越冬日志

认真如实记录白斑狗鱼入越冬池的时间、亲鱼数量及质量、越冬期间每天的溶氧、水温、水色、冰厚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猜你喜欢

亲鱼增氧溶氧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7月增氧有学问,如何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物联网监控获得的溶解氧曲线与池塘水质指标的内在关系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溶氧对L-羟脯氨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增氧泵如何合理使用?
注水在四大家鱼亲鱼中繁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