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富罗莎葡萄温室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11-04-10芳,张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扣棚枝蔓浆果

郭 芳,张 武

(张家口市宣化葡萄研究所,河北 张家口 075100)

失富罗莎别名粉红亚都蜜、兴华一号、早红提,由日本引进。果实大,平均穗重650g,果实长椭圆形,平均粒重9~12g,果皮红色或紫红色,果肉较软多汁,味甜,含糖17%~18%,不易脱粒,植株生长健壮,果枝率较高,丰产,抗病力较强,在各地栽培均较适合,在张家口地区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开花,8月下旬成熟。

1 栽植

株行距1.5m×1.6m,起垄栽培,垄高20cm,南北行向。单篱架,架高1.2~1.5m,架2道铁丝,最下面铁丝距地面50~60cm,第2层距第1层60cm。实行多年一栽制。

2 棚架的基本结构

在露地生长2a的葡萄行上直接建棚,用无缝镀锌管与钢筋焊接成拱形骨架,每隔4m设1个骨架,骨架上南北向每60cm拉1道8号铁丝,铁丝上每隔50~60cm东西向绑1道3cm粗的竹杆,竹杆上覆塑料长寿无滴膜。棚跨度 10m,高 2.5m,长60m。

3 扣棚前管理

3.1 生长前期管理

春季萌芽后,每株壮苗培养3~4个健壮蔓,蔓长80~100cm时摘心,留顶端副梢3~4片叶反复摘心,以促进花芽分化。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450~675kg,萌芽前、开花前、幼果膨大期分3次施入,追肥后配合浇水。

3.2 生长后期管理

7月中旬后,控氮控水,促进花芽分化。每公顷施磷酸钾复合肥300kg。落叶后施腐熟有机肥4.5~6t/hm2,于翻耕行间平整畦面后,封冻前灌足封冻水。

3.3 病虫害防治

生长季节,为了保护叶片喷保护性杀虫剂,落花后喷内吸性杀虫剂防治蛀梢害虫。

3.4 休眠期修剪

落叶后,对培养的健壮蔓留7~8芽修剪,疏除细弱蔓、病虫蔓,清扫枯枝落叶,然后全园喷洒3~5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菌、虫卵等。

3.5 覆膜

扣棚前1个月,葡萄行间覆地膜,提升地温,以确保扣棚后葡萄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协调。

4 适时扣棚

在当地一般于2月上旬扣棚,即可满足失富罗莎需冷量(1100~1200h),过早,需冷量不足,过晚,影响经济效益。

5 扣棚后的管理要点

5.1 低温催芽

扣棚后至萌芽期间,棚温应缓慢有序升温,防止升温过急过高,升温1周,适时放风,使棚内温度由自然条件下的0℃以下逐渐回升到12~17℃,第2周升温至17~20℃,以后缓慢上升,最高不超过25℃,每隔5d对枝蔓喷1次0.5%~1%尿素,直至芽萌动,可明显提高萌芽率,且萌芽整齐。

5.2 枝蔓管理

当芽萌至1~2cm时,抹除超过所需芽量的弱枝、副芽、畸形芽、晚发芽、过密芽。新梢长20cm时,留足预备枝蔓,疏除弱蔓、密集蔓,将枝蔓量控制每平方米架面10~12条,确保架面通风透光。花序分离后,将果穗顺到架上,将新梢水平绑缚,对花序以上弱枝进行扭梢、旺枝留2~4片大叶摘心,还可以进行结果枝基部环切,并对营养枝留4~5片大叶摘心,蔓长80cm左右时再次摘心,顶部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留2片叶摘心。

5.3 花果管理

开花前7~8d,对叶片花序喷0.2%硼砂或硼酸液,隔5d左右喷1次,连喷2次。花前5~6d在保证要求温度的前提下,适度放风,提高葡萄花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棚内相对湿度,以利花粉散出,提高授粉能力。花前3~5d使花序处在枝蔓的最高位置,以利于授粉,结果枝蔓一般不留双穗,叶果比在17∶1或每千克果60片以上,花序枝穗分离时,掐去副穗、穗尖的1/5~1/4,花后20d疏除密、小、畸形粒,确保果穗紧凑、果粒均匀,浆果膨大期追施磷钾肥,并配合灌水,促进浆果膨大。着色期控氮控水,喷0.3%磷酸二氢钾,摘除枝蔓基部果穗挡光的老叶,及时疏除遮光的无用枝,果粒充分软化时喷200~300倍着色增糖剂,促进果实着色。

5.4 温度管理

花期对极限温度敏感,应特别注意调控,白天温度不超过28℃,最适温度22~26℃,夜间不低于10℃,以利于授粉受精,浆果膨大期,防止白天温度过高而造成梢叶徒长导致生理落果严重,浆果着色至成熟期,外界自然温度已开始回升,白天升温较快,应特别注意放风降温,白天温度维持在25~30℃,超过30℃即开始放风,夜间15℃左右,使昼夜温差达12~15℃,以利于浆果着色和糖分积累,葡萄生长期,气温勿超过35℃。

5.5 湿度管理

萌芽前,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萌芽后至花序伸出期,空气相对湿度可达70%~80%,花序伸出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花期空气相对湿度降至50%~60%,此期适度干燥,有利于花药开裂和花粉散出,但过分干燥则影响坐果,其他时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5.6 水肥管理

扣棚升温催芽前,每公顷追施复合肥450kg,灌1次水,覆地膜。花前灌小水,浆果膨大期追施磷酸二铵600kg/hm2,灌足水,浆果开始着色期,追硫酸钾复合肥750kg,适度减少灌水量。落叶后,施腐熟有机肥52.5~60t,混入尿素900kg、磷酸二铵450kg。采果后,及时追肥灌水,增加树体营养,恢复树势。11月上旬封冻前灌水。

5.7 增加光照

阴雨寡照天气,用日光灯补光,间隔6~8m按1盏,按在距棚顶50cm处。应及时对棚膜除尘,保持膜的透光量。

5.8 增施二氧化碳

除及时通风换气外,增施有机肥是提高棚室二氧化碳浓度的一条有效途径,另外,花后可于每天日后半小时开始,利用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燃烧液化气、施固体CO2肥等补充二氧化碳2~3h。

5.9 病虫害防治

棚栽葡萄,一般病虫害较轻,主要防治对象是前期的黑痘病,后期的白腐病、霜霉病、炭疽病等。扣棚后,植株及地面喷布3~5°Be石硫合剂。花前半月、落花70%~80%、花后半月各喷布1次百菌清、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防治黑痘病。生长初期喷科博预防霜霉病,发病后或采收后用乙磷铝或瑞毒霉喷雾防治。幼果期至采前半月防白腐病、炭疽病,可用百菌清、退菌特、白腐霜克悬浮剂、白腐霜克悬浮剂与安克锰锌混合液,7~10d喷1次,连喷5次。

6 适时撤膜

当露地气温升高至25~26℃时,棚内外气温已基本一致,应该逐渐撤去棚膜,撤膜后按露地栽培进行管理。

7 采收后管理

浆果采收后,对植株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保留法,仍用原来的主蔓,不修剪,让其继续生长;二是更新法,把原来主蔓在主干处剪掉,使主干上的芽重新萌发,长出的新梢经摘心、掐副梢培养为翌年的结果母枝。此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少量配合氮肥,加快树势恢复,促进叶片同化作用、树体营养储备及枝蔓成熟。9月上旬,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45~75t,并混入30kg硼砂,然后再行间覆地膜,增加地温,促进有机肥的分解。11月上旬灌封冻水后,将幼树下架埋土防寒。

猜你喜欢

扣棚枝蔓浆果
枝蔓牵引促进金艳猕猴桃优质高产
韭菜扣棚后的管理
设施浆果
猕猴桃枝蔓粉碎发酵还田试验初探
幽幽花雨
小老鼠采浆果
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
水热法合成枝蔓状CdS纳米晶
保护地樱桃休眠期的 管理
五味子浆果酚类成分提取与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