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蛋白质电化学研制的若干生物传感器

2011-04-09李根喜

化学传感器 2011年4期
关键词:课题组电化学研制

李根喜

(南京大学生化系,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44)

蛋白质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主要成分,是细胞内各类代谢和调控等生命功能的执行者,而电子的运动是生命的基本运动,电子传递、离子迁移在生命过程中普遍存在,化学信息分子的功能、神经传导、生物催化、蛋白质的氧化还原过程等等都与这一基本电子运动相关联,因此,研究蛋白质的电化学不仅是揭示生命本质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了解生命过程中的众多信息,发展新型的生物传感器,为生命科学研究及医疗诊断服务。另一方面,随着蛋白膜伏安法的不断完善,各种功能材料、尤其是纳米材料的广泛使用,以及近年来表面修饰技术、分子标记与分子识别技术、纳米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蛋白质(酶)的直接或间接电化学得以实现,为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提供了方便。该文课题组近几年在蛋白质电化学研究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并进一步提出了若干新型生物传感器,借此全国传感器学术会议,报告该文课题组近两年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以便与同行进行交流,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在电极界面对蛋白质定向组装、层层吸附、共价键合、分子包埋、聚合掺杂等技术手段,获得了一些蛋白质的直接或间接电化学响应,考察了这些蛋白质的界面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蛋白质及一些催化底物的定量测试方法,研制了多种生物传感器。二是基于酶催化反应,通过酶催化及/或电化学催化所获得的信号,以及在电极界面或测试体系引入的信号标记物,并采用一些信号放大策略,研制了几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检测对象不仅有钾、汞等无机离子,肿瘤标记物等生物大分子,而且针对多种种类的细胞甚至不同生理状况的细胞进行了检测。

(略)

猜你喜欢

课题组电化学研制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关于量子电化学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电化学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Na掺杂Li3V2(PO4)3/C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课题组成员
接地线通用接地端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