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1-04-09黄银英

海南医学 2011年22期
关键词:蝶形耳廓鼻孔

黄银英

(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的固定常采用胶布固定法,由于患者躁动或皮肤分泌汗液多等原因,引起胶布固定不牢而导致胃管脱出,同时长期鼻饲患者频繁更换胃管固定胶布,极易造成患者皮肤损伤。为避免反复插胃管对患者鼻腔、食道、胃黏膜的刺激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留置胃管的成功率,提高治疗效果,广大护理工作者对胃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

1 留置胃管的固定方法

1.1 胶布固定法 常规的胃管固定方法是采用胶布固定于两侧鼻翼及颊部[1]。孙文霞等[2]报道胶布对粘法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法。孙燕华等[3]报道,取医用橡皮膏4 cm×6 cm长方形胶布制成“L”形胶布,将制成的胶布长边粘贴在两侧鼻翼上,短边粘贴在胃管上,无需固定于面颊部,固定性好。尹雪梅[4]和邰阴琴等[5]报道面颊部的胶布固定改粘贴在耳廓前后,使胃管固定牢固,患者舒适。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部,再用另一条胶布横向加固于鼻翼上,可有效避免胃管的脱落[6-7]。三叉胶布胃管固定法取一长8 cm,宽2.5 cm的胶布,将一端平分3等份剪开至5 cm处,胶布宽的一端贴于胃管侧鼻翼上方,将三叉胶布中间一条缠绕胃管,两侧胶布交叉固定胃管,再反折向上交叉贴于鼻部胶布上[8]。近年来3M透明高强度外科胶布用于固定胃管,不易松脱和遗留胶布痕迹、无色无味,不易出现过敏,同时保持了患者面部清洁卫生,舒适、美观[6,9-11]。笔者经过临床实践认为,3M透明高强度外科胶布剪成蝶形固定胃管在鼻翼,保留胃管合适的弧度,用另一条胶布将胃管固定在耳廓前后,能有效使胃管固定牢固,患者感觉舒适,可随意活动。

1.2 棉线绳固定法 传统胶布固定法由于胶布固定于腺体分泌旺盛的鼻翼、面颊部,且胶布黏性易受气温、湿度、固定部位的洁净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局部皮脂分泌物的产生,其黏性明显降低,增加了胃管脱落的危险性。棉线绳胃管固定简便、经济、牢固、环保,可定期更换。棉线绳胃管固定美观、舒适,与患者皮肤接触面积小,对皮肤无损伤和刺激,不影响鼻腔的正常呼吸,便于清洁面部,有效保证了胃管留置的目的[12-14]。梁云萍等[15]报道用1.5 cm长中间剪有小口的止血带,胃管穿过止血带至所需长度插入胃管后,在止血带外侧处用一条细棉绳在中央打一死结,两端细棉绳分别套上小硅胶管,并在硅胶管两端将棉绳打死结,防止硅胶管移位,最后将两端棉绳拉至枕后打一活结,单纯的棉绳固定法引起局部组织摩擦伤,段止血带使用及棉绳固定起到增大胃管留置脱出的阻力,套用硅胶管的棉绳可防止耳廓摩擦伤。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取长约两侧耳廓连线2.5倍的细棉绳一根,插入胃管至所需长度后,在胃管距鼻孔0.5 cm处用一条1 cm×2 cm的胶布缠绕胃管一周做标识,用细棉绳在胃管胶布标识处打一双套结,胃管一侧细棉绳长度是另一侧的两倍,长侧绕过双耳至面颊或下颌部打一结,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该方法有上述优点外,因双套结是套在胶布标识处,胶布增加了该处胃管的硬度,使其不易被双套结拉扁,确保胃管通畅,松紧度也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另外胃管插入长度处有明显标识,可及时发现胃管滑出现象。

1.3 其他棉质用物固定法 有研究报道,利用一次性口罩带代替棉绳固定胃管,一次性口罩带宽度适宜,材质舒适,对皮肤无刺激,固定牢固,不易滑脱[16-17]。高云等[18]取棉质系带1根,长度约两侧耳廓连线的2.5倍,用系带在胃管靠近鼻孔处打一死结,稍拉紧后将系带分别经面颊绕过双耳至下颌处或枕后打一活结,使用棉质系带,质地柔软,对皮肤无刺激性,系带绕过耳后类似于带耳挂式一次性口罩,固定牢固,松紧度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更换方便,患者翻身咳嗽也不受影响,可随意活动,应用于胃肠道手术后可有效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早期恢复。尤倩[19]报道的胃管固定带,是将海绵带裁成两条长30 cm、两端宽分别为0.5 cm和2.0 cm,并用单层棉布包缝,即制成由窄渐宽的薄海绵带。再将长10 cm棉线绳两端分别缝合连接于两条海绵带的窄端,在宽端缝长约10 cm、宽约2.0 cm的尼龙粘,即制成胃管固定带。将固定带中段的棉线绳打成双套结固定胃管近鼻孔处,拉紧套结,将固定带两端分别沿两耳上方绕至枕后或一侧颞部,至合适长度后固定尼龙粘,松紧适宜。自制胃管固定带皮肤受力面积较大,有效提高局部皮肤的舒适感,能避免局部皮肤过敏现象发生,两端为尼龙粘,松紧可随意调节,该固定带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消毒后能反复使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1.4 塑料软管固定法 有学者报道利用回收的静脉输液延长管、输液管、头皮针管或吸氧管等软管代替棉绳固定胃管,软管有一定弹性,使用在脸上,患者无不良感受,而且不影响患者的面部清洁,另外,免去了使用胶布固定在鼻翼两侧对皮肤的刺激损伤,取材方便,胃管固定牢固,外观美观大方[20-22]。如取吸氧管或输液管均可从中间反折,从反折部位同向剪开约1 cm长的小口,然后将插好的胃管外端从软管的小口穿过去,形成“十字形”,用胶布把软管和胃管以十字形固定好,将软管的两端向后拉系到头后面,松紧可根据患者舒适程度调节,如晚上睡觉时解开软管两端,绕到耳后系到下颌部位即可。此方法能稳妥地固定好胃管及胃肠减压器,有效地防止管子脱出[22]。

1.5 活动蝶形夹固定胃管法 资姣蓉等[23]取硅胶活动蝶形夹1个,一次性输氧管上小松紧带一根剪成相等两段,系在蝶形夹两侧小孔内,将活动蝶形夹夹在胃管靠近鼻腔0.5 cm处,将蝶形夹两侧的小松紧带挂在双侧耳廓上即可。笔者认为活动蝶形夹固定胃管法是利用两侧耳廓最高点的解剖位置高于鼻孔位置,将蝶形夹夹在鼻孔位置的胃管上,并用小松紧带挂在双侧耳廓上,形成3个稳定的支撑点,将胃管固定牢固。同时避免了胶布固定对皮肤的刺激和过敏反应,小松紧带有弹性,不会在面部压出勒痕,牢固美观,能随时取下更换,便于清洁面部。不影响鼻腔的正常呼吸和另侧鼻孔上氧,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保证患者的治疗。

1.6 新生儿胃管固定法 喻玲芳等[24]采用经口插胃管后,取一长8~10 cm,直径约2 mm消毒棉线,在胃管靠近唇边处系结,打结后两端棉线长度相等,将棉线尾端平放在口角两旁,用两块3M敷贴在靠口唇边0.5~1 cm处将棉线粘贴在皮肤上固定胃管,此固定法为新生儿进行持续胃肠减压,敷贴不易松动,胃管固定牢固,保证了胃肠减压的效果,减少患儿痛苦。吴丽元等[25]常规法插入胃管后,取美国3M公司6 cm×7 cm无菌透明敷料1块,剪去3/4,剩下的1/4块透明敷料将胃管固定在鼻孔外下方的面颊部,该法强调,透明敷贴固定的位置应在紧靠鼻孔外下处的面颊部为宜,如果在离鼻孔较远的位置固定,易导致胃管从鼻孔与透明敷贴之间的空隙处滑脱出。透明敷贴粘性、防水性、透气性好,透明便于观察,固定牢固,对患儿皮肤刺激性小,不易发生皮肤过敏现象。

2 小结

纵观国内有关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研究报道,胃管固定的材料从普通的医用胶布、3M透明敷料,棉线绳、其他棉质用物、塑料软管至自制的胃管固定带、活动蝶形夹等在不断发展,患者感觉较舒适,在确保固定牢固效果的同时,逐渐向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并发症等方向发展。胃管固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胃管留置的时间和治疗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胃管固定方法,仍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1]崔 炎.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5.

[2]孙文霞,赵香兰,董 颖.胃管固定法改进[J].护理研究,2006,20(8):725.

[3]孙燕华,郑碧环.胶布固定胃管改良[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300.

[4]尹雪梅.两种胃管固定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8(17):1558.

[5]邰月琴,孙 慧.胃管固定材料及方法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3):66.

[6]马春晖,杨从萍,朱云霞,等.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9,24(22):7.

[7]李 娟.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6,21(23):63.

[8]初连香.三叉胶布固定胃管法用于重症脑血管病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95.

[9]张海敏,孔容冰,陈秀英.蝶型“胃管贴”在胃管固定中的效果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1):71.

[10]孙焕杰.H型透明鼻贴用于留置胃管固定[J].护理学杂志,2009,24(22):67.

[11]倪 媛.成人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循证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12):47-48.

[12]吴春华.双套结胃管固定70例临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28.

[13]张刘洋,黄 琴.棉线绳胃管固定法的临床观察和探讨[J].当代护士,2007(11):112.

[14]蔡月桃,王云辉,刘凤英,等.改进留置胃管固定法的效果分析[J].现代护理,2005,11(22):1949.

[15]梁云萍,覃小轩.品质圈活动在胃管固定方法改进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7,6(3):69-70.

[16]吴俊霞,熊望霞.改良鼻胃管固定法[J].护理学杂志,2009,24(23):74.

[17]吕 娟,祝 贺.改良鼻胃管固定方法介绍[J].护理研究,2007,21(12):3107.

[18]高 云,魏 文.两种固定胃管方法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08,22(7):1855.

[19]尤 倩.胃管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9):88.

[20]胡叶文.用静脉延长管固定胃管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52.

[21]于海燕,李爱花,杜 伟.胃管固定新法[J].护理学杂志,2005,20(8):17.

[22]赵小燕,程晓莉,刘 芳.胃管固定小窍门[J].护理研究,2008,22(4):889.

[23]资姣蓉,蒋元英,贺顺华.活动蝶形夹固定胃管法的临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2):89.

[24]喻玲芳,胡永群.新生儿胃肠减压胃管固定新法[J].护理学杂志,2006,21(10):24-25.

[25]吴丽元,杨 红.一种新型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介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707.

猜你喜欢

蝶形耳廓鼻孔
Know Yourself你的秘密
蝶形引入光缆技术新进展
动物鼻孔照
蝶形腹板剪切变形计算与分析
搓耳
——护肾
不通气的鼻孔
浅谈耳廓缺损的法医学鉴定
喜欢抠鼻孔的人更聪明?
蝶形弹簧的受力分析及弹性拉压杆改造
My Forever Valen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