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锐性剪开子宫切口缝合时由两侧角开始向中间连续锁边缝合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2011-04-08王羡玲杨秋玲齐敏

河北医药 2011年21期
关键词:全层血肿剖宫产

王羡玲 杨秋玲 齐敏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再次剖宫产也逐年增多。为提高缝合技术,减少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我院在二次剖宫产时采用锐性剪开子宫切口,缝合采用由两侧角开始向中间连续锁边全层缝合,在中间打结的方法,取得很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至2010年收治的二次剖宫产1826例。其中第一次剖宫产皮肤切口采用Joeh-cohen切口,子宫切口采用反折腹膜下2~3 cm下段横切口847例。将其中2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6例,观察组140例,2组年龄、孕周、距前次剖宫产时间、胎儿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进腹暴露子宫下段,采用原子宫切口瘢痕上1.5~2.0 cm处横行切开子宫肌层2~3 cm。观察组:在手指指引下用剪刀向两侧上方剪开切口至10~12 cm。破膜吸净羊水娩出胎儿。缝合子宫切口时采用由两侧角开始向中间连续锁边全层缝合,在中间打结。对照组:将切口向两侧上方钝性撕开至10~12 cm。破膜吸净羊水娩出胎儿。子宫切口自一侧连续锁边全层缝合[1]。后续步骤相同。麻醉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1.3 观察指标 术后病率(术后48 h~10 d内,无论何种原因,间隔24 h,2 次体温≥38℃[2])、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伤、子宫切口愈合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率 其中观察组发热2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例,宫腔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1例,余体温升高无症状。发生率14.3%。对照组发热50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宫腔感染10例,泌尿系感染2例,余体温升高无症状,发生率34.2%。2 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P<0.01)。

2.2 出血 对照组切口不规整均有活动性出血,术野模糊。产后出血21例,发生率14.3%,平均出血量350 ml。观察组切口整齐,出血不多,发生产后出血5例,发生率3.6%,平均出血量250 ml。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1)。

2.3 子宫切口撕裂伤 对照组发生切口延长,撕裂,甚至伤及子宫侧壁血管29例。膀胱损伤2例,发生率19.9%。观察组发生子宫伤口延长11例,无其他脏器损伤。发生率7.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1)。

2.4 子宫切口愈合情况 术后1周B超检查子宫切口。观察组子宫复旧好疤痕回声均匀,回声欠均匀,无血肿4例。发生率2.9%。对照组疤痕回声欠均匀16例,血肿5例,发生率10.3%。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P<0.01)。

3 讨论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及麻醉剖宫产技术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发展,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及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其安全性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剖宫产率逐年提高,相应的再次剖宫产的几率也在升高。传统的再次剖宫产术时子宫切口采取钝性分离,缝合时子宫切口自一侧连续锁边全层缝合,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伤、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3]。我们采用原子宫切口上1.5~2.0 cm锐性剪开。缝合时采用可吸收线的两侧角外0.5~1.0 cm连续锁边缝合向中间打结。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于原子宫切口上1.5~2.0 cm切开子宫切口将切口向两侧上方剪开至10~12 cm。此处因位置较高即使子宫切口稍有撕裂也不易伤及子宫两侧的大血管引起大出血或阔韧带血肿。而于原切口上2 cm行钝性撕开切口。因下壁切口为瘢痕,肌层薄弱,弹性差。钝性撕开时可能造成切口向下方肌层薄弱处撕裂,取头时也极易导致切口撕裂,造成出血甚至血肿。又因止血反复缝扎,使组织缺血,影响愈合,增加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甚至切除子宫的机会[4],由于瘢痕的影响,极易形成切口上下缘厚薄不均,层次对合差或缝扎过密切口愈合不良甚至裂开出血[5]。剪开子宫切口避免了上述弊端,观察组平均出血量250 ml,明显少于对照组。

缝合子宫切口时采用可吸收线的两侧角外0.5~1 cm连续锁边缝合向中间打结。因此处肌层较厚,血管丰富,两侧角处血管易回缩,避免血肿,连续缝合反折腹膜。锁边缝合对合好,时间短。

总之,疤痕子宫再次手术时采用锐性剪开子宫切口不易引起切口撕裂及损伤两侧血管。出血少,缝合时间短,对合效果好,切口整齐愈合好,值得临床推广。

1 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7.

2 邓珊,郎景和主编.协和妇产科临床备忘录.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7.

3 吴跃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6例临床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743-2745.

4 周汝娥,伍宗惠.剖宫产子宫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61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学杂志,2007,23:249.

5 李春梅.56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分析.重庆医学,2006,35:1787.

猜你喜欢

全层血肿剖宫产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全层心肌线性消融术治疗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深松全层施肥后置种带旋耕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的试验研究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