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对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附61例分析)

2011-04-08臧玉伟牛纪松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片状气胸肋骨

臧玉伟 牛纪松

(山东省沂水县人民医院CT室 山东 沂水 276400)

胸部外伤十分常见,尤其是各种复合损伤,患者往往病情危重,进行常规X线检查往往不能配合,并且由于前后重叠使诊断也不如CT明确。我院近来收治胸部外伤患者61例,将不同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探讨CT对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61例患者,男40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5岁。车祸伤40例,刀刺伤6例,拳击伤6例,坠落伤5例,挤压伤4例。均于伤后30min~10h行CT检查。全部病例均使用东软 CT-C3000型单层螺旋 CT扫描机。120KV,150MA,层厚10mm,5mm重建,螺距1.0。患者仰卧,尽量配合呼吸,自肺尖处向下连续扫描至肋膈角,用肺窗、纵隔窗及骨窗三窗观察,全部采用平扫。

2 结果

①单纯肺挫裂伤15例,表现为肺内散在的斑片状、甚至大片状略高密度灶,边缘模糊,不规则,内密度均匀,病灶与受伤部位一致。②胸膜损伤20例,包括气胸、胸腔积液(血)或液气胸合并存在。表现为胸膜腔含气、积液,可见肺组织压缩的边缘。其中8例含气量少,X线片漏诊。③胸壁损伤15例,包括胸壁血肿,表现为胸壁肌肉内椭圆形或圆形肿块,密度高于肌肉软组织密度,将正常肌肉结构撑开。肋骨、锁骨、肩胛骨及胸椎骨折,表现为骨皮质不连续、错位、椎管内游离骨片及椎管狭窄等征象。④复合损伤9例,包括肺、胸膜及肋骨等同时合并受累,同时发现2例合并外伤、义齿脱落误吸导致的支气管异物。⑤吸入性肺炎1例,表现为肺内沿支气管分布的点状高密度影,部分融合成片。⑥1例因外伤发现肋骨多处骨质破坏,进而检查颅骨、骨盆发现多发穿凿样骨质破坏,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3 讨论

肺挫裂伤常由胸部撞击或爆炸气浪的冲击引起,胸壁一般无损伤,冲力沿胸壁向肺内传导引起肺实质局部微小损伤,或由于神经生理反射作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或血浆进入肺间质及肺泡腔。临床上常有胸痛、咯血或痰中带血丝及呼吸困难。CT表现为散在斑片状甚至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大小范围不等,边缘模糊,有些病灶融合成较大片状阴影,呈地图状外观。病变一般不按肺段分布,而与外伤部位有关。这些病灶通常在伤后24~48小时开始吸收,如果伤后48小时继续发展可能继发感染[1]。

气胸最常见于肋骨骨折刺破壁层和脏层胸膜所致,是胸部外伤常见的表现形式。CT表现为肺叶实质受压、萎缩、向肺门处聚集。压缩肺组织的多少,可因胸腔内积气量的多少而出现不同的改变。如同时见到纵隔内出现气体,则为纵隔胸膜破裂所致,少量气胸X线胸片易漏诊。胸部外伤所致胸水常来至肋间血管、肺内横膈及肺门大血管撕裂,胸导管撕裂导致的乳糜胸少见。CT显示积液均为水样密度,肉眼观察不能准确区别各种积液的性质,只能借助CT值来帮助判定是否为血液,急性血性积液的CT值约为50Hu左右,并能大体估计出血量。肋骨骨折在胸部外伤中占有很大比例。肋骨骨折时,由于众多原因,胸部平片有时很难显示,而CT检查则是由于横断扫描,避免了胸部各种结构重叠的影响,能清晰地显示肋骨骨折的征象,并能同时显示由肋骨骨折所致的肺挫裂伤、血、气胸等并发症。特别对于胸椎骨折,可显示椎旁有无血肿,椎管内有无骨折碎片和血肿及脊髓有无受压。胸廓前部有胸大肌和胸小肌覆盖,后部肌群位于脊柱两侧,CT能清晰地显示各肌肉组织之间的间隙。胸部的肌群两侧都基本对称,当外伤致胸壁软组织损伤时,CT可显示肌肉肿胀,肌间隙模糊。血肿的CT表现为胸壁肌肉内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将正常肌结构撑开。由于血肿内血红蛋白内 蛋白含量高,因而急性胸壁血肿的密度一般均高于胸壁肌肉的密度[2]。另外胸部外伤也可引起气管、支气管断裂、肺扭转等。结合病史,胸部外伤诊断一般不难,由于CT的分辨力明显高于普通X线,可发现胸片难以发现的少量气胸、纵隔气肿及小斑点渗出灶,尤其对伤势严重的复杂损伤,CT可同时观察肺、纵隔、胸膜及胸壁改变,能快速准确地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及时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因此,CT检查是目前胸部外伤的最有效手段。

[1]殷泽富.胸部CT诊断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48-149

[2]依伟力,刘大荒.法医活体损伤鉴定CT诊断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267 -301

猜你喜欢

片状气胸肋骨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数值计算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控制片状α-Al2O3粉体形貌影响因素的研究
迷人肋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日安,白天
80例肋骨骨折X线及CT诊断体会
23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分析
膜式法片状固碱蒸发浓缩工艺安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