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2011-04-08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骨量骨质疏松症骨质

陆 晔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扬州 22500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骨骼疾病[1]。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中老年围绝经期的妇女,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2006年1月~2010年4月,我们分析了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均为绝经期女性,年龄60~76岁,平均67.4岁。均有自发性疼痛。腰背部疼痛30例,四肢痛12例,腰背部疼痛伴四肢痛18例。入选病例均符合WHO制定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1.2 危险因素调查 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饮食结构(进食奶、蛋、肉、菜类情况)、自觉症状(有无腰腿痛、疲乏、抽搐等)、有无不良生活习惯(饮酒史、吸烟史)及锻炼运动情况等。问卷由责任组长或护士长统一发放,调查对象完全理解后再填写,文盲者由调查人员代填写;发放60份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100%。

2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2.1 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本组26例吸烟,33例饮酒。酗酒与吸烟所导致的骨量减少将与伴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骨量丢失相互叠加而引起骨质疏松[2],吸烟会降低体质量、雌激素水平,并损害力量和平衡。吸烟者患髋骨骨折的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2倍,而且大部分这种增高的危险性随着戒烟而消失[3]。咖啡因也被认为是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2.2 性激素下降 本组老年患者由于高龄、性激素分泌不足而使甲状旁腺激素释放,导致骨代谢异常。女性患者绝经后卵巢萎缩,雌激素明显下降。雌激素维持成骨细胞正常活性和/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功能减弱,骨吸收增加。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对男性骨峰值的获得和骨量的维持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

2.3 饮食结构的不合理 饮食结构不合理可导致钙吸收不足,钙排出增加,导致骨量丢失。这些不合理因素包括低钙、低维生素、低微量元素、高钠、高磷、蛋白质过高或缺乏[5]。低钙摄入是一个全球性的营养问题。据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的资料,美国80%女孩和60%男孩的钙摄入不足以获得正常的骨量,75%成人的钙摄入量不足于维持其骨量。中国人钙的摄入量仅为需要量的半数。业已证明,低钙摄入是骨质疏松症诸膳食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起枢纽作用的因素。当血钙降低时,激发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促使溶骨增加。

2.4 户外活动减少 本组47例患者因年老体弱病伤等原因,户外活动和接触阳光的频率和时间减少。接受日光少的老年人,每日从膳食中摄取300~400IU维生素D,以维持骨健康。通常的膳食难以提供这个数量。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由于低维生素D摄入加上低日照,可导致不同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维生素D缺乏[5]。维生素D缺乏的老年人钙吸收量减少和骨脆性增加,容易跌倒。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饮食护理 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机能减弱,致使摄入量减少,更使钙、磷、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使其老年人常常处于“负钙平衡”状态,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因此要加强饮食护理[6]。鼓励老年人选择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类和豆类及豆制品类、海产品、芝麻酱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蛋类、瘦肉、鱼、虾、鸡等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注意低磷饮食,少食高磷食物,如可乐、汽水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戒烟、限酒、少喝咖啡。对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应结合具体病情合理安排饮食。

3.2 良好的生活方式 纠正偏食、挑食、节食等不良习惯,做到营养搭配合理;避免酗酒、嗜烟、饮过量的浓茶、浓咖啡及碳酸饮料;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户外活动,适当日晒。

3.3 运动指导 运动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及在骨骼内沉积,使骨小梁的形成符合人体生物力学需要,并能延缓骨质疏松发生[7],改善胃肠功能及钙磷代谢。长期不活动会使骨钙丢失,降低骨密度。对出现急性的腰背疼痛、或已发生骨折或其他疾病须卧床休息者,应取合适的体位,减轻疼痛,适当做些等长、等张运动,循序渐进,并根据病情尽早下床活动,积极功能锻炼。

3.4 用药护理 ①服用钙剂时要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服用时最好在用餐时间外服用,因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同时服用维生素D时,不可和绿叶蔬菜一起服用,以免形成钙赘合物而减少钙的吸收。②向患者说明性激素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剂量要准确,并要与钙剂、维生素D同时使用,效果更好。服用雌激素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反复阴道出血应减少用量,甚至停药。使用雄激素应定期监测肝功能[8]。

3.5 健康教育 教育项目包括疾病过程的各个方面:骨质疏松及其相关知识、骨质疏松对健康的危害性、骨质疏松症怎么预防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对已经或还没有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导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及自我保健,告诫他们尽可能避免外力对身体的撞击和震动[9]。在家庭护理中,护士让患者的家属了解护理内容,参与保健护理计划,促进患者健康。

4 讨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的原因,与女性绝经、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绝经后5~10年内骨密度水平每年丢失2%[11]。有报道女性一生中骨量丢失55%,男性丢失35%[12]。疼痛、驼背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3大主要症状,其中疼痛和骨折给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老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该采用综合手段,如适当日晒、合理补钙、适量补充维生素能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进展。

[1]刘 涛,张 昊,杜 宁.男性骨质疏松症研究概况[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2003,3(1):56

[2]王君鳌,林定坤.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72

[3]支会英.男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1,4(2):98

[4]祝 坤,刘忠厚.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与骨折预防[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4):81

[5]陈友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测定的临床价值与护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9

[6]郭亦超.补钙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3):268

[7]张 辛,席冠华,王云霞.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6B):1035

[8]薛 延.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4

[9]王 青.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11(4):22

[10]刘素珍.骨质疏松患者的知识和生活方式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4,17(7):51

[11]Gallaher JC,Goldar D,Moy A.Total bone calcium in normalwomen:effect of age andmenopause status[J].BoneMinertalRe - search,1987,2:491

[12]杨定焯,王洪复,安 珍,等.骨质疏松指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8

猜你喜欢

骨量骨质疏松症骨质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知多少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