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易赞义》版本错讹衍脱分析

2011-04-08邢春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宋本注疏周易

邢春华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周易赞义》版本错讹衍脱分析

邢春华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周易赞义》是明朝中期关中学者马理解《易》著作。马理说“《易》之为书有转祸为福之理,有以人胜天之道”,因为“孔子赞《易》于周”,故马理把其易学著作取名为《周易赞义》,表明了他学《易》解《易》尊孔学孔立场,也说明了他的学术传承和学术脉络。

周易赞义;版本;《周易译注》

本文研究的《周易赞义》是收在《续修四库全书》中,据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五年郑絅刻本影印,原书版框高225毫米,宽328毫米。故 本文页码是以《续修四库全书》的页码为准。本文的校勘是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宋本周易注疏》经传文字对比而言的。同时也参照了业师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的经传文字。

一 相异字

1、482页《乾·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宋本周易注疏》写作“大和”,黄张《周易译注》写作“太和”。

2、485页《乾·文言》“……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宋本周易注疏》写作“辨”,《周易译注》写作“辩”。

3、489页《坤·文言》“……故其所由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两个“辨”《宋本周易注疏》都为“辩”,此句应为“……故其所由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4、496页《需·彖九二·象》“……位乎天位,以中正也。”“以中正也。”《宋本周易注疏》为“以正中也。”

5、497页《需·彖》“……虽小有言,以吉终也。”《宋本周易注疏》写作“以吉终也”,《周易译注》本写作“以终吉也”。

6、498页《需·九五·象》“酒食贞吉,以正中也。”“以正中也”《宋本周易注疏》为“以中正也”。

7、499页《讼·初六·象》“……虽小有言,其辨明也。”“其辨明也。”《宋本周易注疏》为“其辩明也。”

8、503页《比·初六》“……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终来有他”的“他”《宋本周易注疏》为“它”。

9、503页《比·初六·象》“……有他,吉也。”“他”《宋本周易注疏》为“它”。

10、506页《履·象》“……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辨”《宋本周易注疏》为“辩”。

11、507页《履·六三·象》“……蚾能履,不足以有行也;”“有”《宋本周易注疏》为“与”。

12、508页《泰·象》“……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裁”《宋本周易注疏》为“财”,即“……后以财成天地之道……”

13、515页《大有·九四·象》“……无咎,明辨皙也。”“辨皙”《宋本周易注疏》写作“辩晢”。

14、516页《谦·彖》“……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宋本周易注疏》写作“踰”字,《周易译注》写作“逾”。

15、519页《随·彖》“……随之时义大矣哉!”《宋本周易注疏》写作“……随时之义大矣哉!”

16、522页《蛊·九三·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尤也。”“尤”《宋本周易注疏》为“咎”。

17、525页《观·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生以省方,观民设教。”“生”《宋本周易注疏》为“王”,即“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18、533页《复·象》曰:“……先生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生”《宋本周易注疏》为“王”,即“……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19、541页《大过·初六·象》曰:“籍在白茅,柔在下也。”《宋本周易注疏》写作“在”,黄张《周易译注》写作“用”,即“籍用白茅,柔应下也。”

20、542页《大过·九三》“栋挠,凶。”《大过·九三·象》曰:“栋挠之凶,不可以有辅也。”《大过·九四·象》曰:“栋隆之吉,不挠乎下也。”“挠”《宋本周易注疏》为“桡”,即“栋桡,凶。”“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21、558页《明夷·六二·象》曰:“六三之吉,顺以则也。”“六三”《宋本周易注疏》为“六二”。

22、566页《解·彖》曰:“……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解之时大矣哉!”《宋本周易注疏》这里“拆”应为“坼”。黄张《周易译注》本说:“坼”字,阮刻作“圻”,据《校勘记》改(《正义》文同)。

23、567页《解·六三·象》曰:“……自我致寇,又谁咎也?”《宋本周易注疏》“寇”写作“戎”。《周易译注》说:“寇小则为‘盗’,大则为‘戎’;任使非人,则变‘解’而‘蹇’,天下起戎矣。”

24、580页《升·九二·象》曰:“六二之孚,有喜也。”很明显属于刻印错误,“六”应为“九”,《宋本周易注疏》“九二之孚,有喜也。”《周易译注》也说:“九二之孚,有喜也。”

25、590页《震·彖》曰:“……震惊百里,震远而懼迩也……”《宋本周易注疏》写作“震远而懼迩也。”黄张《周易译注》为“惊远而惧迩也”。

26、593页《艮·六二》爻“艮其腓,不拯其随,我心不快。”《宋本周易注疏》“我心不快”写作“其心不快”。

27、615页《中孚·初九》“初九,虞吉,有他不燕。”“他”《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及诸本皆为“它”。

28、622页《未济》卦辞“未济:亨;小孤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小孤汔济”应为“小狐汔济”。《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为“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29、626页《系辞上》“是以吉凶者,失得之象也。”与《宋本周易注疏》同,而《周易译注》“以”为“故”。

30、630页《系辞上》“子曰:《易》其至已乎!”与《宋本周易注疏》同,《周易译注》“已”为“矣”。

31、638页“举而措之民谓之事业。”与《宋本周易注疏》同,“措”《周易译注》写作“错”字。

二 遗漏字

1、484页《乾·文言·九三》“……知至至之,可与几也。”“可与几也。”缺了“言”字。《宋本周易注疏》为“可与言几也。”

2、486页《乾·文言》“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乾乾因其时而惕”,少了“故”字,《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故乾乾因其时而惕”。

3、501页《师·六五》“……长子帅师,弟子舆尸,凶。”“凶”前少了“贞”字,《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4、504页《小畜·彖》漏掉,没有。《宋本周易注疏》:《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5、506页《履》卦辞少了一个“履“字,《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6、509页《否》卦辞少了一个“否“字,《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

7、511页《同人》卦辞少了一个“同人”,《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同人,同人于野,亨……”。

8、512页《同人·彖》“……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同人于野”之前遗漏了“同人,曰……”,《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

9、527页《噬嗑·彖》曰:“……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这里“狱”字后遗漏了“也”字,《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10、532页《剥·上九·象》曰:“君子得与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终不可”后遗漏了“用也”,《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君子得与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11、556页《大壮·上六·象》曰:“……艰吉,咎不长也。”《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艰吉”应为“艰则吉”。

12、558页《明夷·六二》“明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于”前少了“夷”字,《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13、570页《损·六三》“……一人,则得其友。”“人”后少了“行”字,《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一人行,则得其友。”

14、592页《艮》卦辞,艮卦画后少“艮”字,《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本都写作“艮,艮其背,不获其身。”

三 多 字

1、521页《随·上六》“上六,拘系之,乃从,而维之;王用亨于西山。”《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可看出“而”多余字。

2、539页《颐·彖》“彖曰:颐,贞吉者,养正则吉也。……颐之时义大矣哉!”《宋本周易注疏》和《周易译注》都写作“颐,贞吉,养正则吉也。……颐之时大矣哉!”可看出“者、义”多余字。

四 卦图画错

从上文四方面考析,由于明嘉靖之时,刻书业不被重视,公刻本私刻本良莠不齐,致使版本错讹多漏层出,依据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宋本周易注疏》校对之。

[1][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宋本周易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续修四库全书·周易赞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唐]李鼎祚,[清]李道平疏,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宋]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中国书店,1987.

(责任编校:王晚霞)

B221

A

1673-2219(2011)01-0001-02

2010-11-01

邢春华 (1973-),陕西渭南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学文献。

猜你喜欢

宋本注疏周易
清代重刊宋本《陶渊明集》黄国瑾批语钩沉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清代浦镗《周易注疏正字》“卢本”发覆
甜甜的“蝴蝶茧”
《周易》与《孙子兵法》
傅增湘藏宋本《通典》目录辨析兼论日藏北宋本的卷帙分合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论语》注疏之西方传承:从理雅各到森舸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