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信用保险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2011-04-04

对外经贸 2011年11期
关键词:保险公司信用贷款

杨 明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富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中小企业也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正变得日趋重要。据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获悉,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48.2%,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已占到75%。然而,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所做的“五城市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显示,44.7%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比较困难,超过七成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必须以高于基准利率水平,大多企业认为竞争激烈和资金缺乏是遇到的最大困难。因此,市场环境虽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但由于其多而小的典型性弱势地位,其发展尤其是融资上面临着诸多障碍和约束。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1.民间融资的不确定。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主要是指民间借贷和民间集资,它不属于正规的融资渠道,不能得到现行法律的保护,不具有相关的法律保障措施,而且民间融资大多数是高利贷,融资成本大大高于商业银行贷款,这样就形成了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不确定性。

2.中小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在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之间对信贷资金进行竞争。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一方面考虑到贷款的成本与收益,给中小企业贷款形成不了资金的规模收益,由于中小企业贷款的每笔数额小,频率高,贷款的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贷款上的风险偏好。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制或业主制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务信息制度不全,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造成风险很高,而我国的商业银行要保持稳健经营的原则,因此贷款积极性不高。

3.中小企业不能借助资本市场解决融资问题。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用证券进行直接融资的企业在不断提高。但是企业实现上市流通的门槛很高,只有少数规模大、经济效益高、管理规范、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才能上市发行股票直接融资,而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进行直接股权融资,不能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对于债券融资,中小企业很难达到国家规定企业发行债券的标准,并且我国对发行公司债券的审批比较严格,规定了许多限制性条款,债券融资的投向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上。因此,中小企业也无法利用债券融资。

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处于规模扩张时期,仅靠初创时期原始积累等方式的资本投入已无法满足运转需求,资金供需双方的极度不对称,造成了融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对称,最终将限制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所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改善其融资条件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小企业引入信用保险的优势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由保险公司开发贷款信用保险来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保障,这的确是个好的方案,具有以下的优势:

在信用评估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贷款信用保险可以作为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的一个衡量标准。投保了贷款信用保险的企业,通过保单可以间接地告诉银行自己的资金状况以及信用状况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对于银行来说,贷款信用保险既分担了自身的风险,又降低了银行的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介入,可以有效克服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信用保险的保险公司以对中小企业的履约能力进行深入调查为基础,向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提供保险服务,通过提升这些企业的资信来改善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贷款信用保险为保险公司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大部分财产险公司的业务单一,主要集中于车险方面,使得自身的风险不够分散;开展贷款信用保险业务可以使保险公司的产品多样化,同时也可以拓宽自身的业务规模。

三、我国贷款信用保险发展概况

从1990年开始,我国信用保险逐步从政策性业务延伸到经营性业务。目前,国内针对企业贷款的信用保险大概有三类:第一是融资担保业务;第二是信用保险贸易融资业务;第三是信用保险项目融资业务。其中,第一类的投保人和受益人都是贷款银行,而且这种融资担保是无条件的,对于银行的保护更全面;后面两类都属于信用保险的范畴,前者是针对贸易行为的,后者是针对进出口以及海外投资项目的。从产品本身来看,第一类只是对向出口商放贷的银行提供担保,第三类产品也只是针对海外投资和大宗货物进出口的企业,只有第二类中有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下的融资项目。

总的来看,国内开发贷款信用保险产品的公司虽然逐年增多,但是信用险刚刚起步,保险的种类单一,再加上保险公司在核保与核赔时的谨慎规避风险与高门槛,我国目前的贷款信用保险并没有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起到本质性的作用。因此,这种业务虽然被看好,但是在我国的发展还是缓慢滞后的,要完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国外的相关保险的发展状况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很多国家都有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以英国为例,它的贷款担保计划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这个计划规定,中小企业贷款额度的70%由政府来做担保,但是企业要额外缴纳贷款额的2%作为保费,如果企业发生还贷风险,则由政府向银行支付贷款额度的75%。当然,该计划会对企业的贷款数额和期限作出一定的限制,而且也对该企业的年收入和建立的年数有严格的规定。

另外,在很多西方国家,保险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是不需要抵押的贷款保证保险。这种保险只针对个体所有制以及合伙制的中小企业,它所承保的风险也不是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而是由于贷款企业主、合伙人、重要员工的死亡或者伤残导致公司无法正常偿还债务的风险。这种保险也可以看成是雇主偿还债务的责任保险,或者是对雇主死亡的一种风险补偿。

可见,国外目前尚没有承保企业还贷的信用风险的保险产品,对这方面的担保主要还是依靠政府部门。

五、对策与建议

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已经通过降低利率等政策来拉动投资和消费,但是由于内部和外部多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仍然不畅通,这必然会严重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以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通过保险规避中小企业还贷风险,可以有效地预防不良贷款。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内的保险业建议如下:

首先,应该由国家为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提供担保服务,一旦企业发生信用风险,国家替企业向债权人还贷(部分)。

其次,国内保险公司尽快开发出不同种类的贷款保证保险,并且细化每种产品所承保的风险,这样既可以使自己的产品多样化,也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再次,由于目前金融一体化经营的趋势,有的集团下属银行有办理保险业务的能力,可以由这样的银行同时提供贷款业务和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既可以避免手续上的麻烦,又可以减少信息沟通的不通畅和沟通的成本。

最后,加强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保险公司可以获得相关企业的信用状况,作为是否承保的参考之一。这样既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保险公司的核保成本,又能够促进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加快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1]符戈.中国民营经济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7-36,64-130.

[2]赵江,冯宗宪.关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文献综述[J].学术界,2010(2):275-279.

[3]项银涛.借助信用保险舒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N].国际金融报,2004-11-19.

猜你喜欢

保险公司信用贷款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停止损失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