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湖北“三万”活动的理性思考

2011-03-31贾廷秀周从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干部农民群众

贾廷秀 周从标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对湖北“三万”活动的理性思考

贾廷秀 周从标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湖北省从2011年3月起组织全省县以上7万多名干部,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简称“三万”)活动。活动中,工作组深入全省基层2万多个行政村,足迹遍及全省1000多万个农户的家中。湖北“三万”活动不仅是转变干部作风的实际行动,更是强化各级干部执政之基意识的生动的自我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

群众工作;“三万”活动;执政基础;理性思考

目前,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社会多元,利益格局空前复杂,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日益强烈并公开化;各种社会思潮竞相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社会矛盾加剧,公民民主参政意识日渐强烈。日益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不仅考验着党的应变能力和执政能力,而且要求我们的党不断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湖北“三万”活动,不仅是转变干部作风的实际行动,更是强化各级干部执政之基意识的生动的自我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

一、“干部进村入户”,是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是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有效举措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探索出来的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和传统。1930年,毛泽东同志阐述了群众路线的观点和方法。延安时期,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P899)后来,毛泽东把密切联系群众明确为我党的优良作风。[1](P1094)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胡锦涛多次强调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生连着人心的向背,人心的向背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交通发达了,一些干部却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而不愿到基层去解决实际问题;尽管通讯便捷了,但少数干部与人民群众缺乏共同语言,与群众的沟通没有以前顺畅了;虽然干部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重点解决当前领导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违背群众意愿的焦点问题,构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的长效机制,湖北省开展了“三万”活动。活动中,70000多名干部组成18000多个工作组,穿行在田间地头,脚踏实地地走访每家每户,努力做到手拉手、面对面、心连心地做农民的工作,把党的惠农政策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农民的心中。

湖北“三万”活动通过干部深入基层,走村进户访民情,直接与底层农民群众接触,在干群之间建立了畅通的信息通道。倾听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疑惑、化解群众怨气、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集中群众的智慧,定能密切新时期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湖北省开展的“三万”活动,不仅是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弘扬,而且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的良好途径,必将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干部进村入户”,是转变机关工作作风,锻炼和提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好渠道

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党风和干部作风建设问题。党风和干部作风问题,事关党的形象和生死存亡。作风不正,干群关系就紧张,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就有意见;作风正,干群关系就密切,党和政府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解决作风问题,就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标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不断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进村入户进行调查研究,是各级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深入到最困难的地方,才能同基层的干部和群众同心协力,解决矛盾,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只有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基层一线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干部只有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才能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在湖北“三万”活动中,干部走进农民家门,倾听农民家事,感受农民生活,关心农民疾苦,掌握农村基层的真实情况,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净化了思想作风。

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是基层干部最大的困惑。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才能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增感情才能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做好当前的群众工作,如果只是单纯地给钱给物,农民未必领情。只有真正转变干部作风,增强对农民的感情,才能真正打动农民的心。干部进村入户,只有饱含深情地开展基层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活动中真正树立群众观念,提升做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的能力;只有深入开展农村基本情况调查研究,才能准确、全面地掌握农村的客观实际,了解农民群众的忧虑和期盼,为“三农”发展号准脉、开好方;只有加强和改进农村的群众工作,才能密切党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湖北省大规模地组织全省各级干部走进农户,是增进党和人民群众感情的重大举措。实践充分证明,与社情民意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与客观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人民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事实充分说明,只有拜人民群众为师,各级党政干部才能增强政治智慧,提高执政能力和本领。

三、“干部进村入户”,是增进党和人民群众感情的重大举措,是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执政之基意识的生动的自我教育

人心向背始终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生死存亡的根本所在。历史证明,只有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基础,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党的事业才能获得永恒的力量源泉。

密切新时期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和支持,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它既是党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党只有大力弘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凝聚党心民心,才能汇集人民的智慧,将改革开放的大业进一步推向深入。

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工作的核心是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感情问题。人民群众是讲感情、懂感情的,只要带着真情去倾听群众呼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引领群众发展经济,就必然能赢得民心。

在“三万”活动中,党员干部下农村、住农家、干农活、办农事,不仅锻炼了干部,而且缩短了干部与农民的距离,让干部与农民的心贴得更近了,增进了党和广大农民的感情,巩固了新时期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湖北省大规模地组织全省各级干部下基层、走进农户,绝不只是一件单纯的具体工作,更不是形式,而是增进党和人民群众感情的重大举措;不仅是转变干部作风的一次实际行动,更是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执政之基意识的一次生动的自我教育。通过这次活动,让每一个党员干部明白,只有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群众,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尊重、拥护和支持;只有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干部放在心上;只有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只有脚踏实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四、要将“三万”活动的经验加以推广,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

湖北“三万”活动受到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关注,也深受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次活动不仅对推动湖北的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具有广泛推广、长期坚持的价值。

干部下基层了解群众的困难、倾听群众的心声、掌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不仅农村需要,城市社区、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样需要。

只有领导干部心中装着老百姓,才能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充分考虑老百姓的需要和利益。衡量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根本的标准就是看他善不善于做群众工作,能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群众的智慧、集中群众的力量去发展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这就要求基层领导干部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更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加强爱民、亲民、恤民、为民的执政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效果。

客观而言,改革开放的确使部分群众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群众有一定的意见和怨言也可以理解,然而少数干部却不关心群众的疾苦,只是一味地抱怨群众不如以前听话了。实际上,人民群众跟党走、拥护党的根本立场并没有改变,问题是我们的一些干部丢掉了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热衷于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面对矛盾和问题,只知道以权势压服或发号施令,或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不知道群众所思、所想。事实上,密切联系群众不单单是访贫问苦,而且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权利是否得到尊重,利益是否得到实现、维护和发展。历史证明,只要党的干部办好事、办实事,都会温暖民心,都能稳定民心,都将赢得民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密切联系群众;也只有这样,党群、干群之间密切联系的基础才有可靠的保证,人民群众才能更加拥护、信任和支持党和政府。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厂矿企业还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需要干部下基层,联系群众。要总结和推广“三万”活动的经验,做好新时期各个领域的群众工作。

湖北开展的“三万”活动为期三个月,各级领导干部下农村基层,进村入户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活动中所了解和掌握的农村基层问题,为有关部门和领导做决策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材料。通过这一活动,农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更了解,对发展的方向更清楚,对发展的信心更充足。

毫无疑问,“三万”活动是受到社会和民众欢迎的活动,是利党利国利民的举措,应该让这一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以制度的形式来规定和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联系群众,了解民生问题,贴近百姓感情,解决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

将下基层、贴民心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使各级领导干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倾听群众呼声,就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接触普通群众,真正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在注重倾听群众呼声的同时,要善于理性分析群众的意见,善于把群众的呼声放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中考虑,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把群众的正确意见和根本利益体现在决策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是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根本途径。

将下基层、贴民心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使各级领导干部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出台之前,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把代价或难以避免的损失降到最低,及时发现和纠正决策中的错误,争取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成果。

将下基层、贴民心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尽心尽力解难事、诚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把服务群众的过程变为发动群众、凝聚人心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党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牢固。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Rational Thinking over“Tri-Thousands-of Campaign”in Hubei

JIA Ting-xiu,ZHOU Cong-biao (College of Marxism,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Hubei 434023)

More than 70,000cadres above the county level have been organized,across Hubei Province since March 2011,to carry out a three-month“Tri-thousands-of Campaign”,which in full name is“thousands of cadres visiting thousands of villages and thousands of households”.The working groups have gone down to grass-roots across the province,covering more than 20,000administrative villages and more than 10million households.This activity is not only apractical change in work style,but also a self-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governance,and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mass line.

mass work;“Tri-thousand-of campaign”;party’s governance;rational thinking

D422.0

A

1673-1395(2011)10-0092-03

2011-08-02

贾廷秀(1963-),女,湖北仙桃人,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发展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猜你喜欢

干部农民群众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饸饹面“贷”富农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