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FO、TrFO技术应用研究

2011-03-26王红线李泳赵杰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1年7期
关键词:编解码话音现网

王红线,李泳,赵杰

(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 210029;2 爱可信(南京)技术有限公司,南京210009;3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100876)

1 引言

随着软交换IP承载话音的实施,端到端话音的编解码转换次数也有所增加,造成了话音质量的降低。TFO、TrFO技术有助于减少话音编解码转换的次数,从而提高话音质量,并有助于节省编解码等资源。为此我们选择实际的网络开启开启TFO、TrFO功能,并进行测试、统计与分析,通过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种方式评估了在现网情况下开启TFO、TrFO后的话音质量实际改善程度,以确定在A口尚未IP化的现阶段引入实施TFO、TrFO技术的方式和可行性。

2 TFO、TrFO技术

TFO是一种带内的编解码协商协议[1],即在呼叫建立后通过两个TC(编解码器)对所使用的编解码进行协商。协商成功后TC被旁路,直接将空中传输的话音映射在64kbit/s的PCM(Pulse Code Modulation)帧上传送。由于在发端和收端不再需要通过TC的压缩、解压缩处理,从而有效改善了话音质量。

与TFO技术不同,TrFO采用带外信令,建立免编码器的连接,建立后完全不需要TC参与工作,可以提高话音质量,节约编解码器资源;由于核心网中话音采用的是AMR方式,而不是64kbit/s PCM方式,可以大大的节约网络带宽。TrFO的建立过程是采用带外信令编解码控制功能(OoBTC,Out-of-Band Transcoder Control)实现。

TFO和TrFO技术都是在核心网直接传送AMR编码的压缩话音,避免了移动呼叫间的两次编解码转换,提高了话音的QoS,但是两者的实现机制和应用场合却不相同。首先,TFO不是3G特有的技术,可以在GSM网络中应用,而TrFO则是转为3G R4版本设计的,采用了控制与承载相分离的思想。其次,对于TrFO方式,因为局间只传AMR码流,可以节省带宽,而TFO的AMR码流是映射在64kbit/s的PCM编码中的,局间传的还是64kbit/s的G.711码流,因此并不能节省带宽,传送速率也没有改善。第三,带内TFO连接是在呼叫建立后进行,而带外TrFO连接是在呼叫建立前进行,如果建立TrFO的尝试失败并且已经插入了需要的TC,则在呼叫建立完成后,可以使用带内TFO,带内TFO必须是TC不能避免时的一种退却机制。而且带内TFO提供更快的回退至普通工作模式的机制。第四,TrFO在路径中完全不需要TC,编解码协商由BICC(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控制并执行;对于带内TFO,需要完全处理和终止TFO协议,因此,TC不能被绕过。而且就算建立了免TC的连接后,也需要TC用于监视TFO消息中的信令。

3 TFO、TrFO技术测试与评估

3.1 测试环境

测试组网如图1所示。

组网说明如下:

图1 测试组网图

(1)测试用 MSC Server(爱立信 MSC Server1/2、华为MSC Server1/2、卡特MSC Server)均以FE接入IP专用承载网,Nc接口、Mc接口、SIGTRAN消息承载在IP承载网之上。爱立信MSC Server1、爱立信MSC Server2处于同一本地网,其间开设直达BICC链路,华为MSC Server1、华为MSC Server2和卡特MSC Server处于同一本地网,其间也开设直达BICC链路,爱立信MSC Server1/2和华为MSC Server1/2、卡特MSC Server之间的BICC信令通过CMN转接。

(2)测试用MGW(爱立信MGW1、华为MGW1、华为MGW1、华为MGW2、卡特MGW)均以FE和GE接入IP专用承载网。Mc接口、SIGTRAN消息承载在IP承载网上,各测试MGW之间的媒体流也直接通过IP承载网疏通。

(3)爱立信BSC1下挂在爱立信MGW1下,它与爱立信MSC Server1之间开设2Mbit/s直达信令,与爱立信MGW1之间通过155Mbit/s光口连接。爱立信BSC2下挂在爱立信MGW2下,它与爱立信MSC Server2之间开设2Mbit/s直达信令,与爱立信MGW2之间通过155Mbit/s光口连接。

(4)华为BSC1/2分别下挂在华为MGW1/2下,它们与华为MGW 通过2Mbit/s电路相连,它们与华为MSC Server1/2之间的BSSAP信令通过华为MGW1/2转接,MGW工作在M3UA代理方式。

(5)为完成爱立信MGW下的爱立信BSC与华为BSC的TFO配对测试,华为BSC1/2通过2条2Mbit/s长途传输电路分别接入爱立信MGW1和爱立信MGW2。

3.2 测试项目

本测试主要完成三种场景的测试。

第一,验证A口尚未IP化的现阶段仅开启TrFO功能时,Nb口采用不同编码时的话音质量变化情况,及相对于现网话音质量的变化情况。

第二,验证A口尚未IP化的现阶段启用TFO&TrFO interworking时,Nb口采用不同编码时的话音质量变化情况,及相对于现网话音质量的变化情况。

第三,验证A口尚未IP化的现阶段仅开启TFO功能时,无线侧采用不同编码时的话音质量变化情况,及相对于现网话音质量的变化情况。

3.3 测试结果

3.3.1 仅开启TrFO功能时,Nb口采用不同编码时的话音质量变化情况,及相对于现网话音质量的变化情况

A口尚未IP化的现阶段,A口仍然采用G.711编码。随着2G软交换IP承载话音的全面实现,MGW之间的媒体流均直接通过IP专用承载网疏通。现网IP化改造后的软交换网元均已开启TrFO功能,但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TrFO编解码协商,在进行话音编解码协商时Nb接口强制选择AMR2编码,本测试从实际出发,考虑到现阶段无线侧的编码通常为EFR和HR,因此本节测试完成了Nb口强选AMR2、EFR和HR时开启TrFO功能时的话音质量变化情况。本节测试的编码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仅开启TrFO功能时的编码示意图

(1)无线侧采用AMR编码。

当无线侧采用AMR编码,开启TrFO功能,且Nb口强选AMR2编码时主观测试结果均为清晰,客观测试结果(PESQ值)如表1所示。

当无线信道使用的话音编码类型为12.2kbit/s FR AMR、有TrFO支持且Nb口话音编码类型为12.2kbit/s FR AMR,这种情况与现网无线侧采用12.2kbit/s FR AMR编码、Nb口采用AMR2编码的情况下PESQ均值都在4以上。这种情况比现网情况PESQ值略高(约0.07),即比现网提高了1.8%。

表1 仅开启TrFO功能,无线侧采用AMR编码的话音质量

(2)无线侧采用EFR编码。

当无线侧采用EFR编码,开启TrFO功能,且Nb口强选EFR编码时主观测试结果均为清晰,客观测试结果(PESQ值)如表2所示。

表2 仅开启TrFO功能,无线侧采用EFR编码的话音质量

无线信道使用的话音编码类型为EFR,有TrFO支持时Nb口话音编码类型为EFR,这种情况与现网无线侧采用EFR编码、Nb口采用AMR2编码的情况下PESQ均值都在3.8以上。这种情况比现网情况PESQ值略高(约0.036),即比现网提高了0.1%。

(3)无线侧采用HR编码。

当无线侧采用HR编码,开启TrFO功能,且Nb口强选HR编码时主观测试结果均为清晰,客观测试结果(PESQ值)如表3所示。

表3 仅开启TrFO功能,无线侧采用HR编码的话音质量

无线信道使用的话音编码类型为HR,有TrFO支持时Nb口话音编码类型为HR,这种情况与现网无线侧采用HR编码、Nb口采用AMR2编码的情况下PESQ均值都在3以下。这种情况比现网情况PESQ值略低(约0.2),即比现网降低了6.7%。

综合上述无线侧分别采用12.2kbit/s FR AMR、EFR、HR 3种编码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A接口尚未IP化的现阶段,A接口只能保持G.711编码,即使无线侧和Nb口选择相同的话音编解码,其话音质量与现网无线侧分别选择上述3种编码且Nb口强选AMR2编码时的话音质量相差无几甚至略低。

3.3.2 启用TFO&TrFO interworking时,Nb口采用不同编码时的话音质量变化情况,及相对于现网话音质量的变化情况

本阶段,启用TFO&TrFO interworking的编码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启用TFO&TrFO interworking时的编码示意图

(1)无线侧采用EFR编码。

当无线侧采用EFR编码时,启用TFO&TrFO interworking,主观测试结果均为清晰,客观测试结果(PESQ值)如表4所示。

表4 开启TrFO&TFO interworking功能,无线侧采用EFR编码的话音质量

无线信道使用的话音编码类型为EFR,有TrFO&TFO interworking支持时,Nb接口话音编码协商结果为EFR,这种情况比现网无线侧采用EFR编码、Nb口强选AMR2编码的情况下PESQ均值高0.304,即比现网提高了8%。

(2)无线侧采用HR编码。

当无线侧采用HR编码时,启用TFO&TrFO interworking,主观测试结果均为清晰,客观测试结果(PESQ值)如表5所示。

无线信道使用的话音编码类型为HR,有TrFO&TFO interworking支持时,Nb接口话音编码协商结果为HR,这种情况比现网无线侧采用HR编码、Nb口强选AMR2编码的情况下PESQ均值高0.6277,即比现网提高了21%。

表5 开启TrFO&TFO interworking功能,无线侧采用HR编码的话音质量

3.3.3 仅开启TFO功能时,无线侧采用不同编码时的话音质量变化情况,及相对于现网话音质量的变化情况

本阶段,仅启用TFO功能,话音编码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仅启用TFO功能时的话音编码示意图

(1)无线侧采用AMR编码。

当无线侧采用AMR话音编码时,仅开启TFO功能,主观测试结果均为清晰,客观测试结果(PESQ值)如表6所示。

当无线侧话音编码为AMR时,开启TFO功能时同一局内呼叫的话音质量比未开启时提高了0.18左右(PESQ值),即话音质量约提升了5%。

(2)无线侧采用EFR编码。

当无线侧采用EFR话音编码时,仅开启TFO功能,主观测试结果均为清晰,客观测试结果(PESQ值)如表7所示。

表6 仅开启TFO功能,无线侧采用AMR编码的话音质量

表7 仅开启TFO功能,无线侧采用EFR编码的话音质量

当无线侧话音编码为EFR时,开启TFO功能时同一局内呼叫的话音质量比未开启时提高了0.4左右(PESQ值),即话音质量约提升了10%。

(3)无线侧采用HR编码。

当无线侧采用HR话音编码时,仅开启TFO功能,主观测试结果均为清晰,客观测试结果(PESQ值)如表8所示。

当无线侧话音编码为HR时,开启TFO功能时同一局内呼叫的话音质量比未开启时提高了0.66左右(PESQ值),即话音质量约提升了22.2%。

表8 仅开启TFO功能,无线侧采用HR编码的话音质量

TFO、TrFO技术的应用分三步走:第一步,在A接口尚未IP化的现阶段打开TFO功能以改善局内呼叫的话音质量;第二步,在完成中国移动全网异厂家BICC IOT测试后启用TFO&TrFO interworking功能,以改善局间呼叫的话音质量;第三步,在A口IP化后,实现真正意义的TrFO功能。

4 结论

测试结果表明,在目前A接口尚没有IP化的情况下,仅开启TrFO功能对话音质量的改善程度并不明显。当启用TFO&TrFO interwoking时,无线侧选择EFR编码和HR编码时,话音质量较现网均有大幅度的提升。由于目前异厂家的BICC信令配合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完成全面的BICC IOT测试后才能在现网大规模启用TFO&TrFO interwoking。现阶段开启TFO功能时,由于局间需要强选AMR2编码,所以局间呼叫的话音质量并不会由于开启TFO功能而提升,但局内呼叫的话音质量由于开启了TFO功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1]江雯雯,谢亚丽,刘宏文.TFO与TrFO编解码协商技术及其在3G中的应用[J].江苏通信,2008,增刊.

猜你喜欢

编解码话音现网
1553B总线控制器编解码设计
为多重编解码世界做好准备
大型民机试飞遥测视频编解码方法研究
基于Relay架构的移动核心网方案研究
话音叠加中实时混音算法的FPGA实现
LTE覆盖的评估、定位和优化
IMS彩铃与现网彩铃的业务融合分析
IP语音报头压缩设计与实现
基于网优平台的数据话音均衡分析
2G/3G网络IP化语音编解码协商策略部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