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进警察文化的建设与新型人民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

2011-03-20孙晓媛

文教资料 2011年19期
关键词:人民警察公共关系民警

孙晓媛

(乌鲁木齐边防指挥学校 训练处,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警察公共关系是以提高警察自身影响力为基点,为促进警察组织与公众的良性互动而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职能与管理活动。作为警察公共关系主体的警察组织与作为警察组织内部公众的警察成员的各项素质的提高,是建立和发展新型人民警察公共关系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我国入世以后,我国市场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及各种相关的管理机制与国际接轨,政府职能转变,时代迅猛发展,国民综合素质提高,都对警察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技能素质、体能素质、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等各项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设先进警察文化,对于提高警察组织和警察成员的素质,以及与入世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建立和发展新型人民警察公共关系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建设先进警察文化是建立和发展新型人民警察公共关系的客观要求

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在依法行使治安行政与刑事司法职能和各项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警察组织和警察成员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塑造警察组织和警察成员良好形象的管理活动。先进警察文化是指人民警察在自己悠久辉煌的历史进程中,在履行职责的同时,积极创造自己独特的行业文化,形成自己的政治理念、价值取向、精神内涵、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警察公共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为基点,在公众心目中塑造良好的形象,以提高警察组织和警察成员在公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获取公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促进自己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以有利于各种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此而言,在警察公众关系中,不管是警察组织与警察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或是协调警察组织内部之间、警察组织与警察成员之间、警察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还是在警察组织活动中信息采集传播、宣传、咨询等功能的发挥,都有赖于先进警察文化的推进和支撑。

二、建设先进警察文化必须坚持促进警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国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内外文化的交流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先进警察文化,它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遵循社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固有规律进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公安机关和民警综合素质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与我国入世以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和公安机关所承担的 “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相适应,着眼于警察组织和警察成员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创新、深化和发展。警察文化的提出和定位,从根本上来说是警察队伍走向人文管理的深化。它更注重的是对职业习惯和情操的养成教育。贯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教育人的基本原则,强调在人的因素中,哲学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警察文化中的精神因素在公安队伍建设发展和警察公共关系的建立中处于主导作用。认为除了通过必要的组织、制度规章等手段对人实行硬性的管理外,更要采取启发、诱导、对话与示范等方法对人进行软性管理,以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民警共同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主体意识、形象意识,增强警察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先进警察文化归根结底是通过文化的熏陶,在无形中陶冶和影响警察的修养和素质,促进警察的全面发展,并且为这个目的创建一个适宜的氛围。

行为特征、价值观念、心理特征,是警察这个行业所特有的,应该是先进警察文化的主流。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民警,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民警,以优秀的作品鼓舞民警,以先进的警察文化,影响民警的人生观,改造民警的世界观,抒发他们对警察事业的崇敬之情,激发他们献身人民警察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事业心,揭示他们对民热情、疾恶如仇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在工作中勇敢无畏的真实感人的事迹,体现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当今先进警察文化的神奇魅力,在公安队伍建设和建立发展新型人民警察公共关系中发挥更为突出的支撑和推进作用。

三、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创新,是建设和发展先进警察文化的必由之路

先进警察文化要在构建新型人民警察公共关系、全面提高警察素质的过程中,切实发挥支撑作用,必须打开视野,拓展空间,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既彰显个性又兼容并蓄,大力推进观点创新、体系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使之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始终富有生机和活力。

1.建设先进警察文化,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不可分割又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继承的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创新又是继承的发展,离开了创新的继承就意味着停滞不前。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一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织部分的警察文化,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弘扬其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成分,有益于后人前进的因素,如“知耻近乎勇”的明耻品格,“舍利取义”的道德修养,“高节不屈”、“尽忠报国”的浩然正气,“当说必说,激浊扬清”的求真态度,“忧国忘身”、“廉洁奉公”的敬业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胸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想追求,等等。同时也要继承公安机关在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如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牢记宗旨、执法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忠于职守、无私无畏、不怕牺牲的英雄胆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崇尚科学、睿智大气、健康向上的文化气质。还要善于从近几年公安机关开展的“创人民满意”、“三项教育”、“大讨论”、“大练兵”“开门评警”的活动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中挖掘符合先进文化要求的崇高思想、价值观念、行为特征、管理方法,使先进警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2.建设先进警察文化,必须坚持本国与学习外国相结合。一方面,与其他行业文化一样,警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文化分支,天然地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无法避免地会带有以东方管理文化为背景的色彩。因此,先进警察文化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立足国情,自觉融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使之置身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大背景。要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释家、兵家、法家有关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合理成分,将其提炼加工成具有明显的现代价值的文化理念。如“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为”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倡导人生健康、成功、自在,实现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和谐一体。提倡“以德为先”思想与“以德治国”方略的内在统一。在现阶段,要将警德教育与警德实践结合起来,用任长霞的品德、精神、人格、正气教育广大民警,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社区警务向农村延伸,更好地接近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推行人性化执法,等等,赋予人文管理理念新的内涵。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空间和领域日益拓展,东方管理文化也在不断地兼收并蓄西方管理核心内核的开放系统,使其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完善。因此,建设先进警察文化,还要继承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善于借鉴国外警察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随着国际警务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多,国外警察有许多成功之处是可供借鉴的他山之石,如在素质建警、强化训练,减少和避免警察的伤亡方面,在发展警察公共关系、强化社会防控机制方面,等等。我们要在开展国际警务合作交流的同时,不断延伸自己的文化触角,拓展自己的文化视角,扬长避短,在吸取国外警察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的同时提升自我、不断发展。

[1]孙永波.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塑造新时期警察精神.人民公安报,2003.10.18.

[2]傅是杰.用先进文化培育新型人民警察.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猜你喜欢

人民警察公共关系民警
向人民警察致敬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沦为恶势力“保护伞”
民警轩哥说案
逆行而上
——献给为战疫而奉献的人民警察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共关系功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