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类型及其评估方法探讨

2011-03-18新乡学院图书馆河南新乡453003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6期
关键词:收益权利资产

●李 静(新乡学院 图书馆,河南 新乡 453003)

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是指被拥有者所控制的没有物质实体的以价值形态存在,并能带给拥有者价值增值效益的可辩认非货币特殊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有了与有形资产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及创造价值的源泉。因此,根据特定的目的,遵循科学的原则与标准,采用既定的步骤和方法,从货币量角度对无形资产评估就有了必要性,即所谓的“无形资产评估”。近年来,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和评估问题渐受重视,但是从整体来讲,对图书馆无形资产评估特殊性和规律性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尤其是尚未有非常成熟的可以广泛推广应用的方法,这就有了继续研究该问题的必要性。本文仅就图书馆无形资产的范围、类型和评估方法的适用性,以及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步阐述。

1 图书馆无形资产的范围和类型

1.1 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

图书馆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使用的以人为载体的,用体力和脑力来表现能力的资源,这是图书馆无形资产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增值性的特殊无形资产,图书馆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特定的技术结构和人力资源存量。图书馆人力资源虽然以每位员工独立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资历、特长、身体条件、职业理念等为表征,但其人力资源实力却通过全体员工整体的素质得到反映。此外,图书馆内外部的人际关系、公共关系同样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包括“忠诚读者”、服务网络、信息资源供应商、政府支持、媒体关系、馆际协作、社会联络等。

1.2 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是指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这是国际公认的无形资产类型,主要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专有技术(非专利技术)等。图书馆知识产权以专利、著作权为主,尤其以著作权表现更为常见。比如,图书馆开发的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多媒体、录音录像制品等,而以传统的纸张为载体存在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著作权客体最多。但是在很长时期内,图书馆没有认识到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更没有采取保护或者促进其价值转化的措施。随着技术的发展,针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开发活动变得频繁,图书馆享有的知识产权会越来越多。

1.3 特许权利类无形资产

特许权是指政府特别许可图书馆能够从事某种行为以获得利益的权利,或者图书馆通过与其他授权主体签订合同得到的优惠权利。比如:图书馆由于具有公益性主体性质而享有合理使用著作权的权利;图书馆享有接收和利用呈缴本的法定权利;图书馆享有收藏、开发和传播文献的优势权利;图书馆享有利用网络的优惠权利;图书馆通过与供应商签订协议,而得到在设备、技术、电子资源等方面的特许权利等。对图书馆特许权利的评价应包括授权法律文件,特许权利名称,特许权的有效期限、适用范围,特许权的使用、保持、转让以及特许权利的收益等内容。

1.4 综合类型的无形资产

综合类无形资产是指其效益的发挥与图书馆整体有关,不能单独存在,但又无法指明它是某种有形或者无形资产而产生的附加价值的资产,这种资产与图书馆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紧密联系,不仅同有形资产相关,更重要的决定于图书馆的人文因素。其一,馆誉。馆誉是社会对图书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环境、社会形象的综合评价。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馆誉是图书馆的重要财富。其二,图书馆组织文化。图书馆组织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淀、凝炼与升华而逐渐形成的各种规范、价值与理念、习俗、礼仪、经验,是图书馆价值、文明、保障措施的总和。[1]图书馆组织文化不仅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馆誉的形成及其价值,并对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投资、引进和积累产生影响。

2 图书馆无形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

2.1 收益现值法

收益现值法是将评估对象在剩余寿命期间每年的预期收益,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现,累加得出评估基准日的现值,从而估算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运用收益法评估的实质就是将资产未来收益转换成资产现值,而将现值作为评估资产的重估价值。收益法是评估无形资产的最好方法,这是因为其基本原理符合无形资产的本质特征──无形资产价值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它能够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是多少。一般认为,收益现值法是评估无形资产的首选方法。[2]收益现值法的基本公式是:

评估现值=∑收益年限内各年的预期收益×该年的折现系数

影响评估值的参数主要有预期收益的界定、折现率的选取和预期收益持续时间的界定。其一,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往往难以分离,从而造成对无形资产收益的高估或者低估,而收益额又受到内在和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二,无形资产收益期限需要考虑法定期限、合同期限与经济收益期限三方面的原因,前两种期限易于把握,比如著作权、专利权都有法定保护期,而经济收益期限需要综合分析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量、先进程度、更新周期、市场垄断等因素而确定。其三,折现率是对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结果影响最敏感的因素,折现率的选择,实际上是对风险进行衡量。确定折现率尚无非常成熟的方法,主要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报酬率模型、累加法模型等。图书馆无形资产评估针对有偿服务和具体项目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时,可直接套用收益法。比如,各种购买或者图书馆自主开发的书目、索引、文摘等检索型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特色馆藏数据库、多媒体产品、录音录像制品、计算机软件,以及以传统的纸质载体存在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

2.2 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是按重新开发创造或者购置一项全新的无形资产的耗费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3]这种方法一方面考虑了资产使用年限内的磨损以及功能性、经济性贬值,另一方面又考虑了被评估资产的重置全价,因而有较强的适用性。重置成本法的基本公式是:

评估价值=重置成本-时效性贬值-功能性陈旧贬值-经济性陈旧贬值

自创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与外购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在构成上有所不同。自创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由创造该资产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劳动费用所构成,一般没有账面价格,需要通过财务核算法,或者市场调整法来评估。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和购置费用两大类,可以采用市场类比法,或者物价指数调整法来评估。在图书馆工作中,重置成本法可用于信息资源总资产的统计和管理成本的分析,也可用于具体类别和项目的资源及资产的评估,并与用户的使用率挂钩,以分析资产投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很多情况下,重置成本法和收益法相结合,用于图书馆享有的专利权、专有技术(非专利技术)和整体无形资产的评估。单独适用重置成本法的情况主要是用于成本摊销、价值保全,比如图书馆开发的计算机软件转让、收益额无法预测和市场无法比较的技术转让等。由于著作权的成本主要是创作者的智力劳动(活劳动)的投入,工资无法反映智力劳动的价值,而智力劳动的时间也很难计算,因此,重置成本法通常不用来评估图书馆著作权类无形资产的价值。另外,对于馆誉、图书馆组织文化、图书馆服务品牌、图书馆标识(馆标、馆徽等),以及特许权利和人际关系类无形资产,由于其成本无法识别,也不适宜用重置成本法评估。

2.3 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场法,又称为市场参照法,是指利用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供求关系决定价值论是现行市场法的理论基础。[4]现行市场法作为一种资产评估方法之所以能被接受,是因为这种方法是按照替代原理设计的。所谓替代原理,是指在同一市场上效用相同或相似的资产,由于竞争的影响,必然导致价格趋向一致,资产交易双方愿意支付的商品价格或投资的价值不会高于市场上具有相同效用的替代品的现行市场价值。现行市场法的基本公式是:

评估价值=市场上参照资产的现行交易价格+被评估资产与参照资产的差价

现行市场法的特点是直观、简便、合理。这种方法可用于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购、计算机技术许可与转让、信息资源总量、信息资源利用率等无形资产的评估,确定图书馆同类信息资源的市场价值,得出用户在图书馆服务中获取收益的资本量评估值。现行市场法还可以用于不同图书馆之间同类型有偿服务项目的分析。现行市场法的应用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掌握真实、准确、完整的同类无形资产市场价格信息。其二,被评估市场的市场参照物及其相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和近期交易价格等资料是可以搜集到的,且参照物应有三个或以上具有可比性。[5]但是,这些资料往往作为商业秘密处于保密和控制状态,图书馆不容易得到。对于一些特定的无形资产(比如供应商刚刚开发出来并首次向某图书馆许可使用的专业数据库)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可比性极强的参照物进行比较。这些问题都限制了现行市场法在图书馆的应用。在此情况下,图书馆可以比照咨询服务业、档案业等相近性质的行业的相同或相似无形资产现行市场价格进行评估。

3 图书馆无形资产评估的注意事项

3.1 明确无形资产评估的目的

图书馆开展无形资产评估,首先要明确评估的目的。这是因为,有的无形资产只有在特定的评估目的下才能成立。比如,一家图书馆同其他图书馆合作以集团方式购买电子信息数据库时,该图书馆原本从供应商那里享受的优惠权利就应当作无形资产。又比如,当图书馆向其他图书馆许可、转让自己享有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或者著作权时,由于产权可能发生变动,也应开展无形资产评估。还比如,近几年许多高等学校进行了合并,那么合并后的馆誉就可以成为无形资产评估的对象。

3.2 开展无形资产状况的调查

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掌握无形资产存在的现状,是图书馆正确开展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的前提条件。调查内容包括: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界定图书馆无形资产的范围、类型、数量;鉴别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权利归属与合法性;调查分析无形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比如,专利权、著作权等都有法定的保护年限,而图书馆通过同供应商订立合同享有的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权往往也有年限规定;调查、分析图书馆中不同类型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判断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物产权类无形资产、行为权利类无形资产、公共关系类无形资产等究竟能为图书馆带来多大的利益。

3.3 建立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于能为特定的图书馆提供服务,而无形资产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可以为图书馆提供收益的范围和图书馆受益的程度。无论是无形资产的获利范围与获利能力,还是图书馆的受益程度,都无不受到图书馆本身的运行环境的影响。包括:图书馆主体性质和服务宗旨;客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市场发育程度;无形资产竞争状况;无形资产前景与无形资产以往的产生、配置、交流,或者交易情况;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等等。所以,针对如此多的复杂因素,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无形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为评估提供合理的参数和座标。

3.4 科学选择评估的具体方法

有形资产具有确定性特征,因此其评估方法也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无形资产则不同,其依附性、动态性、易变性特征决定了对其价值评估不可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方法,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评估要根据情况科学选择具体的方法。如果评估方法不对,必然导致评估结果的失真。通常来讲,如果某种类型的无形资产可以适用数种评估方法,那么要使用这些方法分别进行评估,以最终确定评价结果。如果不同评估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差较大,则应选择综合评估方法,对成本、收益、现值、预期值、风险、折算等全面考虑。

[1]邓丽萍.浅议构建图书馆组织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189互190.

[2]周嫒嫒,陈建成.收益法对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应用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7(2):88互90.

[3]赵文华.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J].产权导刊,2004(4):30互32.

[4]朱雪忠.知识产权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06.

[5]王济霞.浅论无形资产评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2):89互91.

猜你喜欢

收益权利资产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我们的权利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权利套装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