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后汉文》作品系年举正

2011-03-18陈海燕西南石油大学学报中心成都6105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7期
关键词:后汉书汉文

●陈海燕(西南石油大学 学报中心,成都 610500)

清代严可均辑《全后汉文》,[1]是我国古代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后汉作品的收集整理工作,其中包括对部分作品的系年。该书堪称考辨精审,然由于卷帙浩大,任务繁重,严氏仅凭一己之力,且囿于历史条件限制,难免有所疏漏,本文即对其中一些作品的系年稍加考辨,以补严氏之缺漏。

1 《会葬宋汉策》(卷七,汉顺帝文,第510页)

该文乃宋汉下葬时汉顺帝所颁发的诏书,顺帝令将相大夫会葬,并赐钱十万,殡以全素丝羔羊之洁等。宋楼昉编《东汉诏令》卷十九题曰:“元年,见《宋弘传》”,明梅鼎祚编《东汉文纪》卷三,《全后汉文》卷七题曰:“永建中”,皆系年于汉顺帝永建中(永建共七年,126年—132年)。

按:严可均辑本与上述其他诸本系年皆参照宋汉传记所载(均据《后汉书》宋汉传记),[2]宋汉传记附于其族祖宋弘传中,见于范晔《后汉书》卷二十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宋) 汉字仲和,以经行著名,举茂才,四迁西河太守。永建元年,为东平相、度辽将军,立名节,以威恩著称。迁太仆,上病自乞,拜太中大夫,卒。”今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永建)四年,庞参迁大鸿胪,以东平相宋汉代为度辽将军。阳嘉二年,汉迁太仆,以乌桓校尉耿晔代为度辽将军。”知宋汉于永建四年(129年)迁度辽将军,阳嘉二年(133年)迁太仆,故宋汉之卒年不会早于阳嘉(133年) 二年,故此诏必作于阳嘉(133年) 二年(133年) 之后。严氏与其他诸本以本传为据,皆以为永建中作,然本传记载此事不详,应从《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所载,系于阳嘉二年(133年) 或三年(134年) 为宜。

2 《封谥樊重诏》 (卷七,汉桓帝文,第511页)

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七据“《东观汉记》桓帝永寿三年十月幸云梦,至新野公主、寿张敬侯主庙,乙丑谥”,系该诏于永寿三年(157年)十月。

按:樊重,即汉光武帝外祖父。据《后汉书·光武纪》及《樊宏阴识列传》《东观汉记》卷三、[3]袁宏《后汉纪》卷一,[4]知樊重女嫁与同郡南顿君,生世祖光武帝。《后汉纪·光武纪》曰:“湖阳人樊重女曰归都,自为童儿,不正容不出于房,南顿君聘焉,生齐武王演、鲁哀王仲、世祖、新野宁平公主。”《封谥樊重诏》乃汉桓帝出巡过云梦祭祀樊重时所颁,然该诏书中称为樊重为世祖元舅,又未提及祠光武元姊新野公主之事,上下文意不能连贯,多有讹误,故疑此诏书文字有所脱漏。

今据《后汉书·桓帝纪》:“延熹冬十月壬寅,南巡狩,庚寅,幸章陵,祠旧宅,遂有事于园庙,赐守令以下各有差。戊辰,幸云梦,临汉水;还,幸新野,祠湖阳、新野公主、鲁哀王、寿张敬侯庙。……十二月辛丑,车驾还宫。”《东观汉记》卷三曰:“七年冬十月,上幸云梦,至新野公主、寿张敬侯。诏曰……。”严可均《全后汉文》据《东观汉纪》所载系此事在永寿三年(157年),然考之《后汉书·桓帝纪》与其他史志,均未载此年帝有出巡之事,帝王出巡乃国家大事,史志不应漏载,故疑严氏系年有误,此当据《后汉书·桓帝纪》及《东观汉记》卷三,应系于延熹七年(164年)冬十月为宜,此亦吻合于《后汉书·桓帝纪》之整体行程之描述。

3 《因水旱减奉诏》 (卷七,汉桓帝文,第511页)

该诏颁于延熹五年(162年),《东观汉记》卷三曰:“五年,长沙贼起……以京师水旱疫病,帑藏空虚,虎贲、羽林不任事者主寺,减半奉。”下诏令减奉及冬衣。即此事也。

按: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七记此事在“五年七月”,然考之《后汉书·桓帝纪》《册府元龟》卷四八四、[5]《通志》[6]卷六下均载此事在延熹五年(162年) 八月庚子,严本未知何据,今似应从诸本所载,系于五年(162年)八月为宜。

[1]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国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 (南北朝)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 刘珍.东观汉记校注[M].吴树平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4] 袁宏.后汉纪校注[M].周天游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5] (北宋) 王钦若.册府元龟[Z].北京:中华书局,1960.

[6] (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猜你喜欢

后汉书汉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征稿简则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征稿简则
乐器名称汉文译名小议
《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中TK133叙录辨正
论白寿彝先生对范晔和《后汉书》的研究
《资治通鉴·东汉纪》史源探讨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英藏汉文《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考释
THE STONELIONS OF CHINA
《谢沈后汉书》鲁迅辑本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