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澍有关《兰亭》传本研究略论

2011-03-10白福春耿晓宁

图书馆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王澍兰亭序兰亭

白福春 袁 丁 耿晓宁

(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34)

由于唐太宗的尊王,自唐代始,王羲之的书法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推崇。据载,宋末宗室赵孟坚(字子固)宝一定武《兰亭》,舟过嘉兴,“至昇山,大风覆舟,行李皆淹溺无余,彝斋(赵孟坚自号)立浅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介吾意也。’因题八字于卷首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1]正是由于社会上对《兰亭》书法的宝爱,《兰亭》由此得到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并通过临写、钩摹和刻搨等手段被广泛、大量复制。随着《兰亭》的不断大量复制,历代专门研究《兰亭》版本并写出著作的也不乏人。如宋桑世昌有《兰亭考》、宋俞松有《兰亭续考》、吴帅卿有《兰亭考辨》、清翁方纲有《苏米斋兰亭考》、清曾廷美有《禊帖绪余》。到了清朝,收藏《兰亭》成为时尚。甚至以此名室、名斋。如赵执端有“宝兰堂”、齐学裘有“宝禊室”、张兴斋有“宝禊斋”。有的学者还直接将收藏《兰亭》种数列为斋名。如陈元禄有“十二种兰亭精舍”、金武祥有“二百兰亭汉晋砖室”、吴云有“二百兰亭斋”。清初的书学思想禀承明朝后期的风气,《兰亭》在书家的眼中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王澍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其一生除了在《兰亭》的书法学习上用功颇深外,其书论中亦对《兰亭》的传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王澍,字若林,号虚舟,又号虚舟子、竹云等。江苏金坛人,后徙无锡。生于清康熙七年(1668),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乾隆八年(1743)卒(一说乾隆四年卒),享年76岁[2]。王澍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一生临古不辍,著述颇丰。著有《淳化秘阁法帖考正》10卷、《古今法帖考》1卷、《论书剩语》1卷、《竹云题跋》4卷、《虚舟题跋》10卷、《虚舟题跋补原》3卷、《论书剩语》1卷、《翰墨指南》两卷,并辑有《兰亭》12册、《积书岩帖》60册,且有其本人手书的《王良常楷书〈论书剩语〉》留传于世[3]。王澍对于《兰亭》传本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于:

1 《兰亭》的传本研究

清初的书坛,书法大家仍把《兰亭》奉为行书(或行楷书)的典范。在论述学书方法及范本选择时,往往将其列作首选对象[4]。王澍一生临古不辍,在研习《兰亭》时,王澍不拘于一个传本,而是就其所见,都一一临摹,且均作出详细的考证和论述。王澍在其《竹云题跋·兰亭二十种》中言:

金华王祎云:“《兰亭》自唐以后分为两派,其一出于褚河南,是为唐本;其一则出于欧阳率更,是为定武本。”余就所见欧得八种,褚得九种,欧、褚以外别派仅得三种,《兰亭》变态大略已尽,固用宣德笺精心摹勒,合为一卷[5]。

王澍把其临摹的这12种《兰亭》予以划分,欧派8种为:定武真本、东阳本、国学本、上党本、玉枕本、贾秋壑玉枕本、南宋重刻本定武本、赵吴兴临本;褚派9种为:颖上本、米氏袖珍本、洛阳宫本、婺女本、张界奴本、神龙本、良常于氏藏本、米元章临本、宋高宗临本;别派3种为冯承素本、慈溪姜氏本、开皇本。这些《兰亭》的拓本是一生中所见到的本子,其实《兰亭》的摹刻本何止于此。我们知道王羲之书法《兰亭序》在唐代盛极一时,传世的摹本有褚遂良、冯承素、欧阳询的摹本。宋代沿唐代旧制,对《兰亭》亦奉为至宝,官府民间争相摹刻多至百余种。南宋绍兴以后,《兰亭》的翻刻、收藏达到了鼎盛时期,赵孟頫曾言:

《兰亭》帖,当宋末南渡时,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6]。

据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

《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宋理宗(1225~1265)内府所藏,每板内盖有内府图书钤缝玉池上,后归贾平章。至国朝有江南,八十余年之间,凡又易数主矣。往在钱塘谢氏处见之,后陆国瑞携至松江,因得再三披阅,并录其目,真传世之宝也[7]。

南宋理宗时,内府收藏了这些《兰亭》拓本117本,据陶宗仪在其《南村辍耕录》的记录,这117本见表1。

表1

《兰亭》的翻刻可谓多矣,然而实际上《兰亭》的摹刻本何止于此。王澍终其一生只得见20种拓本,表明历史上的拓本到清代已不多见。因此,他有关《兰亭》拓本的研究只能受制于其所见。

与王澍同时代的陈奕禧亦把《兰亭》分为两大系统,他认为:《兰亭》刻本不下数百,大约有二源,“定武”与“神龙”是也。“定武”欧模,“神龙”褚模,各以己意掺之,其派分矣。清初的书家大多持论如此。造成《兰亭序》摹刻骤减的原因还在于元、明两代对《兰亭序》摹刻的骤减,且《兰亭序》多收于汇刻之中所致。

2 《兰亭》传本的比较

现存最早的《兰亭序》分为两大系统,一为唐人摹本,一为定武刻本。唐人摹本,清代皆收入内府,并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汇刻于御制《兰亭八柱帖》中。主要有唐虞世南临本、唐褚遂良临本、唐冯承素摹本等。宋以后,临摹墨迹本已不多见。所以南宋姜夔在《兰亭考》中说:“《兰亭》真迹隐,故临本行于世,临本少,石本行于世,石本杂,所以定武本行于世。”宋以后,《兰亭》流传最多的是石本系统,而石刻系统中最早、逼真、影响最深、最广的则是定武本,它甚至被视为《兰亭》的偶像。有关《定武兰亭》的历史,宋人赵与畤在其所著《宾退录卷》叙述较为详实,他认为:

《兰亭》石刻惟定武者得其真,盖唐太宗以真迹刻之学士院。朱梁徙至汴都,石晋亡,耶律德光辇而归,德光道死,与辎重俱弃之中山之杀虎林,庆历中为士人李学究所得,韩魏公索之急,李瘗诸地中(按:即第一石),而别刻以献(按:即第二石)。李死,其子乃出之,宋景文公始买置公帑。熙宁间,薛师正向为帅,其子绍彭又刻别本(按:即第三石)留公帑,携古刻归长安。

据此可知,《定武兰亭》实际上是定本、定州本、定武本3种的总称。定本实是唐太宗刻在玉石上的刻本,即定武最早的刻本,第一石也;定州本为李学究所刻的别本,即第二石也;定武本是薛道祖别刻本,亦称为长安本,即第三石也,《定武兰亭》因黄庭坚的推重而声名大振。

王澍不但就所见《兰亭》都一一临摹,而且就每一复本都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但他将《定武本》推为“众妙俱来”、“大而化之,无所不有”,并言“《兰亭》之有《定武》,犹十二律之有黄钟……细研《定武本》,始知崑崙为万派之原,河南妙腕犹为所盖,《东阳》以下皆其支流矣。”[5]

对于各种复本的考证,王澍认为,《东阳本》“乃南宋《定武》覆本,决非原石”;《国学本》“比《定武本》短二寸许,字亦差小而瘦,然精神意度奕奕动人,胜《东阳本》”;《上党本》“笔法圆劲,风神清朗,盖亦南宋佳刻,的为《定武》之子”;《玉枕本》有三本,其一为“唐文皇使率更令以楷法摹《兰亭》藏枕中,名《玉枕兰亭》”;其二为宋政和间营缮洛阳宫阙,内臣见后有役夫作枕小石有刻画,视乃《兰亭序》,只存数十字;其三则为秋壑使廖莹中以灯影缩小刻之灵壁石者。《贾秋壑玉枕本》,王澍所见乃“所谓《福州本》是也”,即文征明所言的二本中的一本,王澍对于没能看到另一本而深表遗憾;《南宋重刻定武本》为南宋覆刻《定武本》,但纯用秃笔,与《定武》又微有不同;《赵吴兴临本》独得《兰亭》之髓,“然亦不免稍纵,时露我法”;《颖上本》,王澍肯定“非河南妙腕焉能到此”,“今河南摹仿本最多,要无出此上者”;《米氏袖珍本》为米元章得褚摹仿黄绢真迹对紫金浮玉裁为袖珍,手装成卷者;《洛阳宫本》比河南他本笔法不殊,风神又别;《婺女本》,王澍定为褚遂良自临别本,“心闲手敏,意胜于法,此卷别有法外之意,格韵又微不同”;《张界奴本》亦为褚氏摹仿本,比《颖上》特为沈雄纵逸;《神龙本》,纸墨水皆古,比他本高半字,字亦较大,势极纵宕;《米元章临本》,笔法清圆飞动,特为超特;《宋高宗临本》,行列较宽,字尤秀腴。在各复本的特点比较进行分别论述之外,王澍亦进行了各复本之间的比较,他认为,“《颖上》变化似《定武》,而雄厚不及,《开皇》遒古似《定武》,而渊浑不如,大而比之,无所不有其唯《定武》乎!”王澍对各复本的精研详校,无非是在证明《定武》为“万派之源”,由此,王澍在临《定武》时“凡五易纸犹未肖其彷彿,信《定武》为天下妙也”,王澍对《定武》可谓推重之至了。然而王澍亦赞成米芾有关《颖上兰亭》“转折毫鋩备尽,与真无异,为于下《兰亭》本第一”的观点,对于褚摹逊于《定武》的原因,王澍在其《虚舟题跋·稻孙摹唐初四家禊序》中认为:

河南以超妙之才,变化之笔,不必规规依本,独取右军之神,故临本独多,然摹书必依本为正,褚虽超妙,终逊《定武》一筹[8]。

由于欧、褚临摹《兰亭》各以己意掺之,所以王澍在教其子习《兰亭》时要“损欧之凝重而以清和,去褚之飞动而易以渊静,不疾不徐,有韵有度乃适得其正”[9]。这是王澍告誓其子,要透过欧、褚,试图以还《兰亭》之真面目,这也许是王澍一生研究《兰亭》后落实到实际临摹时的一种最佳方法吧。

3 结束语

王澍一生以临书为主,自称腕有元章鬼,《清史稿》称:“(王澍)告归,益耽书,名播海内。摹古名拓殆遍,四体并工。于唐贤欧、褚两家,致力尤深,辄跋尾自道所得。后内阁学士翁方纲持论与异,谓其篆书得古法,行书次之,正书又次之[10]。”王澍在对传统书学用功颇多之余,受时风的影响,不断扩大自己的取法范围。上至秦汉,下迄晋唐,就其所见无所不临,王澍就其所临往往从文字演进、史料考证、辨伪等诸多方面题写题跋。因此,他的书学思想亦多体现于他的题跋及其所作的帖学研究之中。透过王澍有关《兰亭序》传本的研究,可以使我们窥探到王澍的一些书学思想,也由此可以窥视清初书学之一斑。

[1](明)钱士升.南宋书1-2.二十五别史15-16.济南:齐鲁书社,2000:311.

[2]王钟翰.清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5827.

[3]冯煦.重修金坛县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4]刘恒.清代书家与《兰亭序》[J].华人德,白谦慎.兰亭论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473.

[5]王澍.竹云题跋[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397.

[7](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76.

[8]王澍.虚舟题跋·稻孙摹唐初四家禊序.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827.

[9]张元济.四部丛刊.

[10]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887.

猜你喜欢

王澍兰亭序兰亭
向明月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狂妄与谦恭
狂妄与谦恭
书法作品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兰亭烧烤记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