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曲霉粗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011-02-27高鑫黄先智李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1年3期
关键词:量瓶苯酚光度

高鑫 黄先智 李竞

(1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400715;2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红曲霉(Monascus)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以能产生大量的天然红色素而著称。红曲霉广泛应用于酿酒、酿醋、食品发酵、化妆品、医药等行业[2]。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对红曲霉进行了大量研究,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远藤章教授从红曲霉中分离出Monaclin K,具有降胆固醇作用[1],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的日益提升,红曲霉生产的红色素在绿色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些年来,经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证实,红曲霉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增强免疫等功能[3]。本实验通过提取红曲霉发酵液和菌丝体内的粗多糖,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以期为红曲霉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试剂仪器

1.1 材料

红曲霉菌种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保藏编号:30344。

1.2 培养基

1.2.1 种子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为斜面PDA培养基。

1.2.2 液体摇瓶培养基 普通PDA培养基去琼脂配方,MgSO41.5mg/L,KH2PO41.5 mg/L,VB110mg/L,自然pH。

1.3 仪器与试剂

ZD-85A气浴恒温振荡器(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RE-52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U-1800紫外分析仪(日本日立)、752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HZ-ⅢD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KQ2200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H-6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三氯乙酸、苯酚、碳酸氢钠、浓硫酸、葡萄糖、铝片、活性炭等,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操作与培养方法

刮下斜面红曲霉菌丝体,放入已灭菌的研钵中,研成碎块,加入少许无菌水,研成均匀糊状,精密吸取3 m L加入含有350 m L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封口,整个操作过程在无菌操作台内完成。将5个摇瓶放在25℃,170转/min的摇床上往复式振摇7天。

2.2 红曲霉粗多糖的提取

发酵液滤过,得菌丝体,加入水500 m L,超声破碎细胞1小时,滤过,菌丝体加入500 m L水100℃浸提2次,每次1小时。合并4次滤液,减压浓缩至100 m L,用10%三氯乙酸溶液调节pH至3,滤液放置冰箱24小时后,经微孔滤膜滤过去蛋白质沉淀,滤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静置过夜。经微孔滤膜减压抽滤,滤渣加热水中溶解,依上法进行醇沉,重复3次。滤渣加热水溶解,加入1 g活性炭粉末除去色素,滤液浓缩醇沉,滤过,得浅红色红曲霉粗多糖,多糖平均得率为0.42 g。

2.3 红曲霉多糖含量测定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对照品25.78 mg,置25 m 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3.2 5%苯酚溶液的制备[4-5]取苯酚100g,加铝片0.1 g和碳酸氢钠0.05 g,蒸馏。收集182℃馏分5g,置100 m 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避光保藏在冰箱中备用。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红曲霉粗多糖9.68mg,置10m 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3.4 吸收波长的选择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3 m L、供试品溶液0.2 m L,置10 m L量瓶中,加水至3 m L,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 m L,摇匀;精密吸取硫酸5 m L迅速加入,振摇。冷却后于沸水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冷却,加水至刻线,摇匀。在400~550 nm进行波长扫描,得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都在490 nm,见图1和图2。

图1 对照品溶液波长扫描图

图2 供试品溶液波长扫描图

2.3.5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μL、50μL、100μL、200μL、300μL、400μL、500μL,置 10 m L量瓶中,加水至3 m L;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 m L,摇匀;精密吸取硫酸5 m L迅速加入,振摇。冷却后于沸水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冷却,加水至刻度,摇匀。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在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葡萄糖浓度 C分别为 0.005 2、0.010 4、0.020 8、0.031 2、0.041 6、0.052 0 mg/m L,其吸光度A值分别为0.110、0.180、0.324、0.439、0.590和0.699,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A=12.784 C+0.049 8,r=0.999 1。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在0.005 2~0.052 0 m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3.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连续测定6次,结果吸光度A的RSD为0.26%,表明实验仪器精密度良好。

2.3.7 稳定性试验 将供试品溶液,依法显色后,每隔0.5小时测定吸光度A一次,连续测定6次。结果A值的RSD为0.67%,表明显色后的样品溶液在3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2.3.8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红曲霉粗多糖6份,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定其含量,红曲霉粗多糖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63.81%,RSD为1.73%。

2.3.9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6份,分别按样品中多糖含量的80%、100%、120%比例加入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平行操作2份,再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6份,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根据所得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

2.3.10 样品含量测定 取红曲霉粗多糖样品5份,按照2.3.3项操作配制,精密吸取样品溶液0.2 m L,按照2.3.5项配制样品溶液,测定吸光度A值,计算出红曲霉粗多糖中多糖的平均含量,结果见表2。

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2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3 结论

3.1 本实验采用超声波破碎菌体细胞和浸提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提高红曲霉粗多糖的提取率,实验表明本提取方法效果良好。

3.2 制备多糖时常用Sevage法去蛋白,但此方法比较温和,去蛋白率不高,常需多次操作,本实验采用三氯乙酸法去蛋白质,去蛋白率高,但是三氯乙酸酸性强,需在低温下操作,以防止多糖降解。

3.3 多糖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多次水提醇沉的方法得到红曲霉粗多糖,并通过苯酚-硫酸法显色,在490nm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含量,结果具有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简便快速等优点,可作为红曲霉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1] 纪远中.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J].天津药学,2005,17(2):65-67.

[2] 赵东,胡晓龙,彭志云,等.浅谈红曲霉在白酒中的应用[J].酿酒,2010,37(2):11-13.

[3] 张建峰,昌友权,陈光,等.红曲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2):391-393.

[4] 郭小群.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多糖[J].广东化工,2010,37(5):207.

猜你喜欢

量瓶苯酚光度
高浓度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奶粉中的钙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一种苯酚焦油中苯酚与苯乙酮的回收方法
亚洲将引领全球苯酚产能增长
苯酚对典型承压装置材料的腐蚀行为研究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光度曲线反演空间目标形状的发展现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涂膜剂中布洛芬的含量*
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含量和有关物质